抄检大观园绝对是一件“错”事。只有在自家矛盾激化,互相不信任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自抄自灭”的丑事?而抄检大观园看似是邢夫人因绣春囊胁迫,实则是王夫人顺水推舟,利用了邢夫人的愚蠢做挡箭牌。
而抄检大观园主要体现了两层矛盾的计划。
一,邢夫人和王夫人为代表的荣国府两房利益矛盾的激化。
二,宝黛姻缘和金玉良姻的矛盾激化。王夫人已经对林黛玉“忍无可忍”。
由于以上两点,王夫人派王熙凤带人去抄检大观园,才会有抄检林黛玉的潇湘馆,不抄薛宝钗的蘅芜苑的区别。
其实,在抄检大观园这等丑事的前提下,“抄和不抄”都很尴尬。
不抄薛宝钗,是王熙凤做的决定。
(第七十五回)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
王熙凤提议不抄薛宝钗,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她不同意抄检大观园,但王夫人和邢夫人都想抄。她心灰意冷只是配合。
二,薛宝钗是贾府的客人,又是王夫人的外甥女,还是看好的“儿媳妇”,王熙凤不愿得罪人。
三,不抄固然是尊重薛宝钗客人身份。但抄了也未尝不好。比方林黛玉,就应该抄。
林黛玉和薛宝钗不一样。薛家在贾府是客居,住的时间再久他们也是客人。客人可以无礼,但贾家必须有主人的礼节,拿出待客之道。
所以,抄检大观园已经是错,薛宝钗的蘅芜苑绝对不能抄,不能面子里子都不要。
但林黛玉的潇湘馆要抄,且一定得抄。
首先,林黛玉在贾家不是客居,而是被收养。她的监护权在贾政、王夫人那里,等同是贾家女儿,没道理不抄。
其次,林黛玉如果不抄,就不能自证清白。抄检是一劳永逸的事。薛宝钗反而不具备抄检的资格。
最后,王夫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想抄林黛玉的意思尽管没说,但表达得特别清楚。
抄检大观园前,王夫人就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往林黛玉身上引导。
绣春囊一出来,王夫人先提了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何等金尊玉贵。
等王善保家的告状晴雯,王夫人又说“眉眼像你林妹妹”。
而见了晴雯之后,又说她好一个“病西施”,颇有给王熙凤洗脑的意思。
贾宝玉给林黛玉取表字“颦颦”,典出“病如西子胜三分”。贾家都知道病西施就是林黛玉。
(第七十五回)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们进去,好生防他几日,不许他在宝玉房里睡觉。等我回过老太太,再处治他。”喝声“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
曹雪芹再怎么替王夫人解释,她咒骂晴雯,扬言撵她都是不给贾母面子,针对林黛玉。
王熙凤看得一清二楚,抄检潇湘馆既是完成任务,也算是替黛玉洗清嫌疑。
反而是蘅芜苑不抄,让薛宝钗无法立足,不得已第二天就搬走。既是王熙凤保全贾家和王夫人颜面,何尝不是发泄心中不满,变相驱逐了薛宝钗?
否则以凤姐八面玲珑的处事方式,早亲自走一趟蘅芜苑打好招呼,薛宝钗也不至于走得狼狈了。
抄检大观园,邢夫人的私心是给王夫人难堪,出一口恶气;
王夫人的私心是借邢夫人挡箭牌整顿怡红院,彻底掌控贾宝玉,排除贾母的势力,并针对林黛玉和宝黛姻缘;
王熙凤的私心是尽快交差,心灰意冷不受连累,至于薛宝钗和林黛玉,她按程序办,结果如何各自承担。她回去就病了,只因不想再掺和。
文|君笺雅侃红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