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新闻 >> 正文 >> 正文

明明相貌英俊,堪称美男子,为何却总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4/12/1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

《红楼梦》中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其中最奇怪的要数男主角贾宝玉,他的心态很怪异,总是喜欢妄自菲薄,张口闭口总是称自己是须眉浊物,尤其是第七回,贾宝玉和秦钟初次相见,曹公详细描述了贾宝玉的真实心态:我虽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

再有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薛宝琴、李绮、李玟、邢岫烟入驻大观园,贾宝玉前去看了一番后,回到怡红院就是一顿感慨: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人来!光看这些情节,似乎贾宝玉的外貌很差劲,所以看到这些长得帅的男子(秦钟、北静王、蒋玉菡等),以及长相美丽的姑娘便使劲感慨自己很差劲。

而事实上,贾宝玉的相貌放在《红楼梦》中,那也是数一数二的,比如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就曾详细描述过贾宝玉的相貌: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如刀裁,眉如墨画,眼似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这些容貌描写可谓描述的相当直接了,贾宝玉的外貌是极好的,《西江月》中评价贾宝玉“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这话虽然是批评贾宝玉的,但也从侧面认同了贾宝玉的外貌;再有第六十六回,小厮兴儿在跟尤二姐、尤三讨论贾宝玉的时候,给出的评价也是:外头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

所以,贾宝玉的容貌堪称用“帅哥”二字来形容,那么问题也由此产生,贾宝玉既然容貌如此英俊,为何却总是妄自菲薄,说自己是个须眉浊物,经常贬低自己,他的这种心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目前对于贾宝玉“妄自菲薄”性格的分析,其实并不严谨,有很多论者用贾宝玉厌恶仕途经济的论点,来解释他喜欢妄自菲薄的性情,因为贾宝玉讨厌国贼禄蠹之徒,他自己出生在豪门公府,不得不接触那些欺世盗名之徒,如贾雨村、孙绍祖等,所以贾宝玉觉得自己并不纯粹,因为他身边的环境就是如此世俗,所以他才妄自菲薄,总是贬低自己。

可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很不靠谱,为何?上文我们已经说过,贾宝玉在秦钟面前妄自菲薄、在薛宝琴、李绮、李玟面前妄自菲薄,贬低自己,高赞这些帅哥靓女,贾宝玉是怎么知道秦钟、薛宝琴、李绮、李玟就不是国贼禄蠹之徒呢?他们只是初次见面,并未深入了解,如何就能这般下定结论了,若真是如此,那么贾宝玉这个人可真的是太糊涂了。

所以,贾宝玉厌恶仕途经济,固然是贾宝玉性格的最大特点,但并不能用来解释他赞颂秦钟、薛宝琴等人,贬低自己的行为模式。回归文本我们再来看,就会发现,贾宝玉称颂这些人,贬低自己,其实就是出于最简单的一个原因——这些人长得好看,仅此而已!这也透露出贾宝玉的另一个性情特点——追求“美”!

贾宝玉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美”字,这是他的存在方式,书中有无数例子可以佐证这个观点,比如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中,正值跳井自尽的金钏的生日,贾宝玉便带着贴身小厮茗烟专门出城去井边祭奠金钏,就是因为这么做很“美”,很有诗意,很有意境;

再如第七十七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晴雯去世,贾宝玉专门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为此还专门跟林黛玉讨论了半天诔文的用词措句,很多读者觉得贾宝玉无情,晴雯都死了,他还能聚精会神地跟林黛玉一起探讨文章用词。

其实这背后也是贾宝玉追求“美”的性格因素在作祟,因为贾宝玉觉得一个丫环死了,自己写一篇诔文来祭奠,很有诗意,很美,所以他的重点就放在了诔文上,而不是晴雯之死上。

甚至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晴雯临死之前,贾宝玉曾偷偷探望过她,可在见到破炕上奄奄一息的晴雯,贾宝玉的注意力却一直在晴雯的指甲耗损了好些、晴雯枯瘦的手腕上带着镯子好不好看、茶水的味道怎么这么差劲上面......

贾宝玉的聚焦点始终不在晴雯的病上,因为晴雯病息奄奄的样子很不“美”,所以被贾宝玉自动忽略了。包括其后晴雯去世,有个丫环骗贾宝玉说是天上的花仙缺位,晴雯上天去当花仙了,贾宝玉就立刻很高兴地信以为真,还分析了半天晴雯是什么花仙,晴雯死去的消息反而成了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贾宝玉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晴雯成花仙”的故事别有意境,符合他“美”的人生追求。

因此,贾宝玉之所以一直妄自菲薄,贬低自己,称颂秦钟、宝琴等人,很大程度上是这种追求“美”的性格特点的变异,他对“美”的追求已然走火入魔,所以我们看到贾宝玉时常展现出“痴狂”的特点,他对着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飘零的花瓣自言自语,完全沉浸在这种“美”中,甚至忽略了人是有社会属性的。

所以,贾宝玉忽略自己的英俊外貌,只看到其他人的“美”,其实也是一种走火入魔的症状,他总是自惭形秽,妄自菲薄,最终成为一个集“痴”、“呆”、“癫”、“狂”为一体的贾宝玉。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