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情节梳理:芒种节祭饯花神——薛宝钗捉蝴蝶——听见小红坠儿说话——薛宝钗嫁祸黛玉——小红帮凤姐办事,被凤姐看中——宝玉和探春聊天——宝玉找黛玉——黛玉葬花,吟诵《葬花吟》
这一回开头,先承接上一回,介绍了黛玉的哭已经使丫鬟们习惯了。还记得第一回一僧一道讲的故事吗?林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她来到人间就是用一生的泪水报恩的。直到泪尽,生命也就结束了。
曹公笔下的人物是最耐人寻味的。这一回写薛宝钗,先写她的善解人意:见宝玉去找黛玉,自己很识趣,没有跟着去。再写她可爱的少女情怀——追着蝴蝶玩。紧接着,给人的印象急转直下——为了金蝉脱壳,竟嫁祸于林黛玉。
前面我们说过,薛宝钗的天性始终是被压抑着的,她经常吃的“冷香丸”就具有深意,那是束缚她的思想、压抑她的少女天性的药。薛宝钗在封建礼教的调教下,最后成了封建家长最理想的媳妇。当然,她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然而,薛宝钗在这一回里,有一段追蝴蝶的情节,这在薛宝钗身上是很难见到的,这是她少女天性的偶然流露。
薛宝钗在大观园里闲走,看到两只漂亮的蝴蝶在飞舞,童心萌发,追着蝴蝶,一直追到湖心的滴翠亭。亭子的窗子关着,里面两个丫鬟正在说悄悄话,说的是与男子传情的事。薛宝钗在窗下全听到了。这时,一个丫鬟说:咱俩这些话,要是让别人听到,可就没命了,把窗子打开吧,若是有人在外面偷听,也能看得见。两个丫鬟说着就打开了窗子。薛宝钗一下子走不掉了,她急中生智,突然大声喊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两个丫鬟吓了一跳。薛宝钗笑着问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到哪里去了?”丫鬟说没看见啊!薛说:林姑娘刚才在这里弄水,我悄悄过来想吓她一跳呢,怎么一绕就不见了?准是看见我来,藏到哪儿去了。说着还故意进亭子里寻了一寻,才走了。薛宝钗走后,两个丫鬟惊呆了,都深信她们的私密话被林黛玉听去了。这样,她们的秘密不暴露便罢,一旦暴露,人家一定怀疑是林黛玉说出去的。这也太恶毒了吧!自己想要金蝉脱壳,却要嫁祸于人,并且坑的是表面上亲如姐妹的林黛玉!你要说这种心机的美女可爱,我实在不敢苟同。对比一下,爱使小性子的林黛玉有害人之心吗?
小红和坠儿在亭子里谈论的还是她和贾芸的爱情故事。这件事在小说中是次要的,作者把这个故事穿插在主要故事中,让它若隐若现地发展。这是《红楼梦》最突出的写法之一。有时候,好几件事都在发展,它们并行不悖,时隐时现,互相交织在一起。例如上一回写贾芸托坠儿送手帕给小红,一般的写法应该是接着就写坠儿去找小红传手帕、要谢礼,但曹公却没有,而是放在这一回以薛宝钗为主线的事件中,省去了很多笔墨。当然,这种高明,会使初读《红楼梦》的人理不清头绪,感到困倦。
这一回,二等丫鬟小红是第二次被一等丫鬟骂了。第一次是在第二十四回,小红去给宝玉倒茶,因为自己没有这个资格,被宝玉的大丫鬟秋纹和碧痕骂了一顿。这一次,又被晴雯、碧痕和绮霰训斥。这两件事,体现的是贾府下人之间的贵贱之别和勾心斗角。还有两件事,一是十七八岁的贾芸认十三四岁的贾宝玉为干爹,二是小红的妈妈认王熙凤为干娘。这体现的是下人的趋炎附势、阿谀逢迎。后面还有那些有老资格的仆人之间的纷争。这些小小的细节,都如涓涓细流,最后汇成大河,成为冲垮贾府这座贵族大厦的力量之一。
下人如此,贾府的主人呢?前面赵姨娘毒害凤姐和宝玉的事就是例子,自家的人已经到了互相要致对方于死地的程度。后面还有很多贾府主子之间的勾心斗角。
而林黛玉正无依无靠地寄托在这样的大家庭里,而且她既没有钱收买下人,又直言快语不小心还得罪人,再加上别人有意无意地陷害,这样,“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就不足为怪了。
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也是“三春”中最有才华的女子,在“金陵十二钗”中排在第四位。她开始渐渐走近舞台中央。这一回,有大段的关于她和贾宝玉的对话。这些对话有如下信息:1.探春和哥哥贾宝玉趣味相投,专让宝玉给她挑选购买小饰品;2.她愿为宝玉哥哥效劳,做鞋;3.她讨厌亲生母亲赵姨娘,也讨厌亲弟弟贾环,不认赵姨娘为母亲,只认王夫人为母亲;4.赵姨娘实在太猥琐,连亲生女儿也嫉妒。嫉妒探春给宝玉做鞋,误会探春省钱给宝玉,抱怨探春。
作者太爱林黛玉这个形象了,甚至可以说是在用血和泪精心塑造着这个形象。作者把最美的外表赋予林黛玉,把最高的诗词才情赋予林黛玉。第一次在元妃面前写诗,林黛玉初露才华,写的诗已经非常美;这里,一首《葬花吟》,让多少读者心醉。
借“花谢花飞”和“花开易见落难寻”,来比喻红颜易老,青春难再;用“柳丝榆荚自芳菲”和“梁间燕子太无情”,来对比落花的无助;用“冷雨敲窗被未温”来衬托自己的孤独;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来表达无尽的伤感;同时,还用“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和“一抔净土掩风流”,宣示了自己的尊严和傲骨,这为她后来毅然赴死埋下了伏笔。
这首饱含感情的《葬花吟》代表了林黛玉的心声。黛玉葬花,其实也在预示着自己的青春将被埋葬。因为,高傲如林黛玉者,宁可“一抔净土掩风流”,也不会让自己绚烂的青春染上尘埃。这首诗之后,更多的读者开始同情林黛玉,乃至喜欢上了林黛玉这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