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说一说近期芒果台那个关于《红楼梦》的综艺节目。
其实这个节目的妆造真的挺好的,开头也挺正常的,如果只是他们只是顶着这美美的妆造唱唱歌,跳跳舞,哪怕只是念念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也好啊。
大概也没有多少人会较真的去计较:一群古代的外男竟然可以和大家闺秀们坐在一起吃席,以及早在第六回里就夭逝黄泉路的秦鲸卿,居然又奇迹般的出现在第六十多力宝玉的生日宴。
不过是万万没想到啊,我最忍不了居然是薛宝钗的部分,都别拦着我,我今天一定要给薛宝钗说几句公道话。
我虽然吐槽这姑娘很久了,也属实瞧不上她不择手段、嫁祸利己,冷血无情、双标虚伪的样子。但是《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动人的绝不只是美貌。
在原著中薛宝钗的签语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她也屡次用色相吸引宝玉,还想因此高嫁豪门上青云也没错!
但她的动人之处,绝不仅是色相之美,其实原著中她容貌到底算不算大美女都是个问号?毕竟如果“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就能艳冠群芳的话,那吴月娘就是西门庆最美的老婆了。
从原文来看薛宝钗这个人物最难得的是她的内在坚持和担当:是她放弃童年为家族和母亲哥哥撑起家业的牺牲;是她身处泥潭逆境却从未停止的挣扎向上,是她身如柳絮飘萍也敢于去追求的“青云之志”,是她拼尽全力想要逆袭反转命运的倔强。
《红楼梦》的作者是一点也不爱薛宝钗,给了她非常糟糕的原生家庭,古代士农工商,位于封建社会四民格局的底层,家里虽然有钱,但是身份地位距离贾府这样的权贵十万八千里。
她虽然有个出身贵族的母亲,却重男轻女,没脸没皮地只想把她“卖”个好价钱,给不争气的哥哥薛蟠当垫脚石。
都说薛蟠对宝钗这个妹妹好,可拿着不心疼的银子,买点土特产,做几身新衣服,帮她炸一炸金项圈就算兄妹情深的好哥哥了吗?
要不是薛蟠好色荒唐闹出了人命案子,让金陵一霸薛家的名声更加雪上加霜,臭名昭著。薛宝钗就算选秀不成,起码不会被王家那样嫌弃,被京城权贵官宦避之唯恐不及。她靠着舅舅姨妈的面子,带上丰厚的嫁妆,找个缺钱的没落贵族或想要攀高枝的官宦子弟完全没问题。
原著中薛宝钗虽然人设不好,言行讨厌,但她也是一个封建社会的悲剧女人。她美貌有才华,却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心高气傲,却只能在贾府隐忍委屈攀附权势。
她最终的失败不是因为她挑来挑去选了个最合适的贾宝玉不够争气,而是她一开始就根本没有资格挑。
她想要调理宝玉是不假,但她也不过是只以为掌握了规则,想要利用规则,却反被规则奴役伤害的薄命红颜。
“金簪雪里埋”是《红楼梦》的作者对薛宝钗最大的悲悯了,他虽然在很多细节中写出了薛宝钗在贾府经营的种种不堪,冷嘲暗讽,甚至吝啬到连一首单独的曲词也不给她写。
但是他也承认这个女孩子是“金簪”呀,如果没有糟糕的原生家庭拖累她,她不至于被埋没雪堆下的淤泥里,而是应该被佩戴在高高的发髻上闪闪发光。
再说说林黛玉,作为《红楼梦》的女主角,她才不是一个自以为没用的花瓶女。
原著中的林黛玉的确是喜欢对影自怜,但她只是哀叹自己薄命: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只有宝玉是个真正爱重她理解她的知己,两人的婚事还没有着落,她自己的病情又越来越重,又恐不久于人世。
林黛玉的悲哀也仅此而已了,她绝不是一个没用的人,更不可能自认为是个没用的人。她五岁就熟读四书,自幼接受的是古代男子仕途科举的教育,她华横溢,博闻强记,诗才冠绝大观园,不输给谢道韫和曹子建,格局韬略绝非一般闺阁女子见识,连贾政这个老夫子都赞赏不已,贵妃娘娘贾元春都夸她才学好;她教了香菱没几天,这个徒弟的才学都能博得满堂彩!
林黛玉的屋里满满一书架都是书,比那许多贵公子的书房还要好。别说柳湘莲、蒋玉菡、秦钟等几个男人没资格对她评头论足,就是贾宝玉在她面前也是自惭形秽,她连北静王的手串也嫌弃厌恶。
林黛玉根本不会嫉妒薛宝钗,一个贵族千金,探花郎嫡女,不可能嫉妒一个金陵破落商贾之女的有个“老鸨子”般的母亲和混账哥哥的。
她也不是小心眼,更不是小气的人,书中花袭人和史湘云当面背后说了她那么多坏话,挑拨离间,她亲耳听到都完全不计较,还能和薛宝钗和解做朋友,跟史湘云说心里话。她对人坦诚真挚,光明磊落,自省己身,照顾到对方的感受,这样的姑娘,我愿意称之为真善美的代言人。
关于林黛玉吃醋这件事,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好单拎出来说的?这难道不是恋爱中少女的正常表现吗?难道你们在恋爱初期,彼此试探的朦胧状态都不是这么过来的吗?
男人们理解不了的,难道你们的女友/老婆看见你和别的女人亲近,一点也不介意,你们真的会很高兴吗?难道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头上长了草?
女人们理解不了的话,那……你相信爱情吗?
林黛玉的确是红了几百年了,但我们喜欢她不只是因为她美丽的皮囊,更是因为她有趣的灵魂,她外柔内刚,性情高洁,才华卓绝,聪明灵秀,活泼机敏。
她对爱人一往情深,待朋友真诚磊落,对檐下的燕子怜惜关怀,为毫不相关的尤二姐暗暗担心,她不会轻贱底层丫鬟,她会耐心教香菱学诗,也善待善待紫鹃雪雁。
她自己更是难得出淤泥而不染,自尊自爱,她在一眼望就能望见悲剧结尾的十几年生命里,无惧死亡,仍然努力活得有情有爱又有趣。
林黛玉的一生虽然很短,但是她却几乎曾真实地拥有过人世间一切的美好,当然还有失去这一切的悲哀。
林黛玉葬花也不是为了吸引宝玉,她是悄悄地一个人哭着去给落花收葬,那是她对美好生命的悲悯仁慈,是她对自己和大观园里那些青春美好的女孩子注定悲剧命运的预感与哀悼。
李清照说:花自飘零水自流,李后主说:流水落花春去也,汤显祖说: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只有情感充沛,敏锐细腻的人才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写出这些千古绝唱,至今仍然可以轻易击中人心。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如污淖陷渠沟”,是林黛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和勇气,她悲情的一生,是封建社会对最美好的女性的无情摧残,不是什么“美美的来,美美的走”。
中国古代,无论是真实的历史里还是文学作品里,从来不缺的就是绝色美女,但却只有一个林黛玉,她的聪明才智,她的风神气度,当得起“林下之风,女中名士”,她是几百年来照在无数读者心头的一道不可替代的白月光。
贾探春的庶女身份在原著中并没有那么明显,她自己也没有因为庶出自卑多么自卑。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姑娘,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她有自信,有才干,有勇气,敢作敢为。
面对家族败落,她只恨自己不是个男人,能出去立一番事业,挽救贾府于危难。虽然她只是个女孩儿,但她也敢在管家理事中兴利除弊,勇于反抗抄检大观园,并且怒骂愚蠢的嫡母王夫人:自杀自灭,一家子亲骨肉斗的像乌眼鸡一样!还给了大伯母的心腹婆子一记响亮的耳光,事后更是毫无惧色,还讥讽薛宝钗: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着才好。
贾探春想要改变命运,的确只有高嫁这一条路可走,但她也不会一听见自己会得贵婿就喜形于色,高高兴兴和宝黛干上一杯。
原文中探春抽中这支花签,自己一瞧,便掷在地下,红了脸,笑道:“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许多混话在上头。”
林黛玉也不过打趣了她一句“命中该着招贵婿的”,探春就要让李纨帮忙打她。
古代的庶女和嫡女在婚嫁的时候区别没有那么大,探春想要改变命运,不是付不付代价就好使的,古代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的婚事是王夫人贾政和贾母决定的。比如原文中媒婆来给探春求亲,王夫人说一句话就能给她把这件事情压住。
史湘云是娇憨贪玩的,但是她的诗才仅次于林黛玉,还可以很好地应酬南安太妃等王公命妇,可见她不是纯粹的傻白甜,只会调皮捣蛋。而且她也有伤感的时候,不然不会被宝钗迷了心窍,还说出:“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地”的话来。
妙玉虽然是身在佛门,心系红尘,带发修行却自称“我们闺阁面目”的姑娘,但她做得最过分的事儿,就是宝玉过生日的时候,派人来给送了一张粉红色拜帖,还自称是“槛外人”。
她孤洁高傲,有严重的精神洁癖,世俗万物皆难入她的眼,她根本连一门二国公,贵妃的娘家贾府都瞧不上。
别说她不知道自己排名是老六,就算知道,她会在意吗?
金陵十二钗可是薄命司的册子呀,借用之前评论区的一位读者回复说:“金陵十二钗不就是一群苦命的女人在比惨吗?”难道真的有人会恨自己居然不是最惨的那一位?
合欢酒在《红楼梦》里的确是有的,是合欢花浸过的酒,但却不是出现在宝玉生日宴上,也不是妙玉喝的。
合欢酒是出现在螃蟹宴之后,是贾宝玉让人拿来给黛玉喝的。
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宝钗也走过来,另拿了一只杯来,也饮了一口。
这个细节我在前面的视频里提过,感觉是隐喻了宝黛钗三人的姻缘和结局。宝玉和黛玉是两情相悦,渴望相守,但有缘无分,宝钗是不请自来截胡的。
《红楼梦》原著里的王熙凤的确是个狠人,管家理事,手段凌厉狠辣。在家不但压丈夫一头,把小妾通房撵走,弄权揽钱,手里有好几条人命。
但是王熙凤对大观园里小姑子小叔子们是真的挺好的,倒不是她的爱无处安放,而是她和这些少男少女们没有利益关系,把大家照顾好了,还能同时讨好贾母和王夫人。
她丈夫贾琏将来是要袭爵的,平时也在外面代表贾府应酬人情社交,将来小姑子们出嫁,夫家也可以成为贾府的新人脉,反正做诗社也好,烤鹿肉也罢,或者大观园建立小厨房,都是花官中的钱。
贾母曾经精准地评价过王熙凤:“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所以王熙凤可以开心地和大家一起作诗赏雪,甚至还让平儿也和大家一起同乐。
另外王熙凤和林黛玉的关系,在书中是很好的,两人相互打趣,处得跟妯娌一样亲近。王熙凤贪了林黛玉的家产这件事,我是没有找到什么证据的。我只看到王熙凤典当了自己的金项圈和自鸣钟等嫁妆,贴补贾府的家用,打点宫里的太监,做管家媳妇做到这个地步,真是悲辛无比。
李纨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她也不是甘心认命的。她在大观园里带着众姊妹结诗社、做字谜的时候,明显能看出来她并非是一个死灰槁木,她依然渴望鲜活有趣的人生,只是她被礼教和恶婆婆压制的太狠了,她不敢,也不能过的开心。
至于那一桌子外男:北静王、柳湘莲、蒋玉菡、秦钟。且不说封建社会等级,一般情况下这几个人不可能坐一桌,也不说秦钟死而复生的bug。
咱就只说说这期节目中这几个男的凑在一起,对着那些女孩子评头论足的样子,实在是像极了我们村头那一群婶子大娘家长里短八卦是非嚼舌头讲究别人。
就连讨论的内容都几乎和长舌妇们差不多,无非就是谁家的闺女,多大了,什么脾气性格,上了什么大学,什么工作,工资多少,适不适合娶回家里当老婆做媳妇?谁家的老婆厉害,谁家老婆会勤俭持家过日子?
三句话不离男女和婚姻那点儿事,真的没别的话题了吗?这么多优秀的女孩子,难道就只能被简单的划分为:适合娶的和不适合娶的,有利用价值的和花瓶吗?
说的就好像他们想娶谁就能随便娶到一样。
真是“今儿又说张家的好,明儿又要李家的,后儿又议论王家的。这些人家的女儿她也不知道造了什么罪了,叫人家好端端议论。”
真是应了原著中贾宝玉说的那句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要为了寡妇守节喝一杯,赞一句妇德典范,古代的贞节牌坊,难道不是应该被唾弃的古代封建社会迫害女性的糟粕玩意儿吗?
北静王居然认为薛宝钗是大观园里最值得娶的女人,他难道也有财政危机,已经支付不起府中那些“海上众名士高人”幕僚的工资,然后想找薛宝钗做侧室兼职免费狗头军师,并且毫不介意接盘包庇薛蟠的葫芦案吗?虽然书中的北静王年纪轻轻,但是人家可是有官配王妃的,想知道这事儿北静王妃怎么看?
柳湘莲是爱好贞洁绝色美女做妻子没错,但他退婚也是因为瞧不上宁国府荒淫糟乱,除了门口的石头狮子,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尤三姐死后,他震惊感动,出家去了。
如果他真的自恋到认为黛玉葬花、妙玉清高都是搞花样为了吸引宝玉的注意,那尤三姐为这种男人抹脖子也算千古奇冤。
还说探春出身低,却爱出风头肯定没啥好下场?探春跟柳湘莲真的是毫无交集,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为什么被这样刻薄?
节目中的蒋玉菡好像是来比美的,秦钟好像是来相亲的,可原文第十六回的标题明明叫做“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就算秦钟活着的时候,他姐姐秦可卿都是宁国府重孙媳妇辈分的,和薛宝钗、林黛玉、三春都差着辈分呢?他想啥呢?
贾兰明明是个低调的学霸,为什么突然要来凑这个热闹?还张口闭口“我妈说了”,一会儿要学习这个,一会儿那个不适合当老婆。
可是,这位贾兰同学,你妈有没有告诉过你:金陵十二钗里的女子多是你伯母、姑姑和姨母辈分的,要讲个长幼有序,非礼勿言呢?你小小年纪不好好学习,居然瞎琢磨娶媳妇儿的事儿,一定是功课不够多吧。
为了做这期视频,我昨天晚上从头到尾地把这个综艺看了一遍,谨防有人说我断章取义,虽然开了1.5倍速,但是我没有跳着看,本视频的稿子是半夜三点写完的,心好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