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有一种情分叫半师半友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2/21

在宝玉生日的第二天,他才看到了妙玉送来的生日贺卡:粉色的花笺上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

多么简单的一句话,简直比“Happybirthday!”还要言简意赅,可是又有无限深意在其中。花团锦簇的日子,她献上遥远祝福,却不敢亲身加入,因为身在槛外,所以只能“恭肃”,“遥叩”。客气规矩之间,带着淡淡的惆怅。

宝玉看毕,直跳了起来,忙问:“这是谁接了来的?也不告诉。”

袭人晴雯等见了这般,不知当是那个要紧的人来的帖子,忙一齐问:“昨儿谁接下了一个帖子?”

四儿忙飞跑进来,笑说:“昨儿妙玉并没亲来,只打发个妈妈送来。我就搁在那里,谁知一顿酒就忘了。”

众人听了,道:“我当谁的,这样大惊小怪,这也不值的。”

宝玉忙命:“快拿纸来。”当时拿了纸,研了墨,看他下着“槛外人”三字,自己竟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只管提笔出神,半天仍没主意。因又想:“若问宝钗去,他必又批评怪诞,不如问黛玉去。”

宝玉一向体贴女孩心意,虽说妙玉在她心里不定排到第几顺位了,他还是表现得一派小鹿乱撞的模样,倒是丫鬟们觉得妙玉不值得他这样大惊小怪。

宝玉不知该怎样写回帖,这种古灵精怪的项目不能找宝钗——双方都会不痛快,倒是找黛玉比较可行。这是宝玉心目中唯二的两个在文学造诣上能与妙玉匹敌的人。事实上,偌大贾府,妙玉能看上眼的女孩也就只有这两个——看请喝茶的一幕就知道了。

可是,在去潇湘馆的路上,宝玉遇到了邢岫烟,并由此问到了最佳答案。

岫烟的文学造诣不如黛玉,但是正确答案未必永远出自学霸,有时,懂得比技巧更重要。

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胜当日。”

邢岫烟原来也是苏州人,所以,她也有着南方水乡女儿动人的气质和外形,成为能与宝琴、李纹、李绮几位千金小姐相提并论的“四根水葱”之一。在诗社上,她参与咏红梅花,丝毫不落下风。

虽然她是邢夫人家的穷亲戚,父母都是酒糟透的俗人,但是她自己洁身自好,始终大度从容,自有一番闲云野鹤的气度,并由此获得薛姨妈的青睐,被定给薛蝌为妻。

岫烟的出色,按宝玉的话,是有本而来。这个本,就是妙玉。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妙玉出身是苏州的读书仕宦人家,而且,从她的日常饮食起居派头来看,只怕富贵程度还在贾府之上,甚至有可能就是造反兵败的义忠亲王的孙女……无论如何,她不得不出家,而且无法还俗。她的内心是郁闷的。

有文化、有美貌、饮食讲究、青丝犹存,更兼“天生成孤僻人皆罕”的性格。可以想象,妙玉在蟠香寺里是很难有朋友知交的。旧时出家的尼姑大多是生活所迫,恐怕不会与妙玉有多少共同语言。

而此时,租住庙产的俗家小女孩邢岫烟偶然进入到妙玉小师傅的生活,两个年纪相仿、资质非俗的女孩自然而然成了朋友。妙玉算是房东,又是邻家小姐姐,岫烟性子柔顺,自然事事听妙玉的。妙玉乐于教授她文化,岫烟也就勤勤恳恳地学。连岫烟这个美丽的名字,多半也是妙玉给起的。

因为有了文化,才有了后来闲云野鹤一样卓然的岫烟。可以说,是妙玉造就了岫烟。也因此,很多读者认为,岫烟应该对妙玉感恩戴德,奉若神明。

然而岫烟并没有这样。

岫烟笑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宝玉听说,忙笑道:“姐姐不知道,他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方给我这帖子。我因不知回什么字样才好,竟没了主意,正要去问林妹妹,可巧遇见了姐姐。”

岫烟听了宝玉这话,且只顾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又怪不得妙玉竟下这帖子给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原故。他常说:‘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在很多读者看来,做徒弟的批评老师“放诞诡僻”,简直是大逆不道了。其实这是因为,岫烟与妙玉并非纯粹的师徒。

她们结交时,彼此都还在幼年,各自还在成长。岫烟从妙玉那里获得了知识和文化,妙玉也因岫烟而丰富了自己的修行生活,慰藉了空虚的情感。岫烟家贫、漂泊无依,也没有亲情温暖。妙玉无奈遁入空门,虽然衣食讲究,却没有能说得上话的知己。所以,二人各有各的落魄,并非妙玉的单方面施舍。岫烟说她们是贫贱之交,其实岫烟的贫贱是生活上的,而妙玉是精神上的。

所以,她们的朋友之情更多于师徒之情。话说回来,她们能成为师徒,更大主动权必定在于妙玉。如果岫烟本身是个平庸愚蠢不求上进的孩子,就算她再上赶着拜师,妙玉也不会搭理她。

妙玉当时自己年纪也小,也还在学习和成长,所以,她教给岫烟的,更多是学习的方法,比如读书习惯的养成和判断思维的应用等等。岫烟离开妙玉时,未必已经有了能写红梅诗的水平,她多半是在之后的几年中持续勤学苦练才有如此成就。

因为这种各取所需的半师半友关系,岫烟对妙玉既有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敬重,也有朋友之间的理解和批评。

‘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这是岫烟对妙玉的评价,虽然刺耳,但也是客观事实。妙玉的身份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这样矛盾而尴尬的存在,说她是僧,她却留着长发,饮食考究。说她是俗,她却身在空门,不食腥膻不穿绮罗。说她是女,她却不梳辫子不戴簪环不示脂粉;说她是男,她却又以闺阁自称。

而这次,她又违背常理,在拜帖上下别号,难怪岫烟也要感叹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岫烟说出妙玉的实际情况,并不证明她不喜欢不尊重妙玉。

有人说,岫烟在宝玉面前批评妙玉放诞诡僻,是恶意的别有用心,挑拨离间。在我看来,是恰恰相反。

前文宝玉告诉岫烟,自己因为妙玉的一件事为难,所以给她看了拜帖。此时妙玉是贾府客卿,宝玉是少东家,让少东家在自己生日次日一大早就为难,还焦头烂额找人请教,这不是给人家出难题吗?所以岫烟先批评妙玉放诞诡僻,是为了缓解宝玉的情绪。好像小孩子打架,打人那方的家长自然要先说自家孩子不好,下句就是期待对方能原谅自家孩子。

因为岫烟并不了解宝玉与妙玉之间微妙的情感,所以第一反应是帮助宝玉宣泄,以免他对妙玉不满。而宝玉后来的一句话证明了他对妙玉的理解:“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

岫烟听了宝玉这话,且只顾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方笑。

这说明岫烟很惊讶,原来这世上除了自己,还有另一个懂得妙玉的人。于是后边岫烟连说了三个“怪不得”,因为她之前对宝玉并不了解,且有隔阂。

贾府上下追捧的凤凰蛋,别人都主动亲近,岫烟却自动保持距离,交往不多。为什么?自重,避嫌。

而妙玉对宝玉却是如此另眼相看,可见宝玉果然非同一般。所以岫烟说:“既连他这样,少不得我告诉你……”岫烟至此才明白,宝玉是值得妙玉的青睐的,于是也就不再说客套话,直接把妙玉的诗词喜好告诉了他。

如果你结交了一个世人所不能理解的朋友,你要做的不是满世界宣扬他的优点、解释他的行为,而是客观承认他的缺点和不容于世的原因,同时,帮助他所爱和看重的人,而你自己,只需要保持你们的交往就好。

妙玉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性子的人,所以才会“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她当初进大观园,其实是为了需求寄居避难的场所,可偏还要王夫人下帖子请她,确认不会仗势欺人,她才肯来。

当日与岫烟交往,二者一个是房东一个是租户,一富一贫,一长一幼,妙玉占尽优势。而到了大观园,妙玉成了客卿,岫烟是贾家的亲戚小姐,无形中,双方地位对调了。

“更胜当日”,也就是说,妙玉对岫烟,比当日更加热情了。这里或许有他乡遇故知的因素,或许也有地位对调的因素,但这都是“承他青目”,而在岫烟自己这一方,“旧情竟未易”。

可能在蟠香寺时,岫烟就当面说过妙玉的“怪僻”,而妙玉只怕也未必生气,反而得意洋洋,说:“我天性便是如此,谁看不过便由他去。”之类的话吧?

岫烟为何会遇见宝玉呢?因为她要去拜访妙玉。

前一天不仅是宝玉的生日,也是岫烟的生日。妙玉不仅给宝玉写了拜帖,多半也写了一个给岫烟。在蟠香寺时代,也许妙玉不会有这样的礼貌和热情。“人间清醒”的岫烟自然也能看透这个,所以说“他也未必真心重我”。

邢岫烟因为自己的贫贱地位,早已阅尽世态炎凉。

平儿的镯子被宝玉的丫鬟偷了,众人偏怀疑是她的丫鬟偷的,她不辩解也不怨恨,静待真相大白。

迎春的仆人抱怨要伺候她这个穷亲戚,她忍气吞声,自己省钱买酒食打点他们。

宝钗见她贫寒,平日生活上多有照应,但也因为她将成为弟媳而特地打预防针,生怕她在富贵人家染上生活奢靡的恶习。面对这样的“谆谆教诲”,岫烟坦荡表示不再佩带探春给的玉佩,反而让诲人不倦的宝钗有了一点儿意外的小尴尬。

而岫烟的为人就是宠辱不惊,别人怠慢了,她不会怨恨,还是记着别人待她的好处。而别人看重她,她也不会飘飘然,以为自己真的身价百倍了。

所以,她对妙玉的感情,不会因为时移世易而改变。

而情分的厚薄,原也不在词句的精准绝妙动人与否,还得看当事人是怎么做的。

宝玉收到妙玉的生日贺卡,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