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单看第七十回的标题就知道了:“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其实翻阅整回,我们发现,填柳絮词的,绝不仅仅是史湘云,她不过是起了个头而已,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薛宝琴都填了柳絮词。
所以,很奇怪,第七十回开始,说的就是如何重建桃花社的问题。林黛玉作了一首《桃花行》,引来大家的赞叹。以此为由,大家决定重起诗社,并命名为桃花社,推林黛玉为社住。林黛玉也说了,要做桃花诗“一百韵”。但其实,桃花诗就林黛玉作了一首,因为贾探春的生日,因为贾政说要回来,因为贾宝玉的功课等等原因,一直未能开展活动。直到史湘云赋了一首关于柳絮的小令,才引来大家兴起,纷纷填柳絮词。
这是为什么?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之前的诗社,初建海棠社,相继举办了菊花诗、螃蟹诗、芦雪庵联诗、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赏析等活动。但是,到第七十回组建桃花诗社的时候,至曹雪芹原作八十回其实只有十回了,桃花诗社的活动,真正意义上的,就是这一次填柳絮词了。如果勉强要算,就只能把第七十六回林黛玉、史湘云和妙玉的联诗活动算上。所以,第七十回这一次填柳絮词,实在是意义非凡。
第一,事实上桃花社是大观园众姐妹至少在前八十回的最后一个诗社;
第二,这个诗社活动极少,几乎名存实亡,只正式举办过一次填柳絮词的活动,第七十六回的林黛玉、史湘云与妙玉联诗,其实是非正式活动,不算是桃花社的活动;
第三,桃花社唯一的一次正式活动,填柳絮词,已经具有离散、分别和消亡的悲剧意味了。
首先,柳絮,本身就是无依无靠、漫无所依、随风飘零的;
其次,不管是史湘云所赋、还是林黛玉所作、还是薛宝钗所咏、还是贾探春和贾宝玉所合作、还是薛宝琴所写的柳絮词,都是在暗示她们将来的命运和结局,为各自的情感、志向和归宿做个了断。这些,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一一分析、证明。
所以,在我看来,桃花诗社填柳絮词,其实就是暗示着大观园美好生活的行将结束,就是暗示着大观园众姐妹的离散,就是暗示着最终的悲剧的来临!这种情绪,至第七十六回林黛玉、史湘云和妙玉的非正式的联诗活动而至于高潮!接下来而至于散失的八十回以后,就是贾府无可挽救的、不可避免的衰败和灭亡,及其大观园众姐妹的生死离别,漂流离散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