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也因为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而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则是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月夜清江图,简洁而生动,被称为千古绝唱,丝毫不逊于《春江花月夜》。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题中江是哪里呢?长安的郊区有一个曲江,很多诗人在那里聚会,考上进士后再那里喝酒,有人就说是在曲江写的。但是这首诗的气象非常宏大,应该是长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道残阳斜射到江面上,江水一半是绿色的,一半是艳红的。这首诗描写的事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活像一幅油画。这句的“铺字”用得极妙,形象地展现了太阳的斜射。
“瑟瑟”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诗人在江上冻得瑟瑟发抖,又或是孤单寂寥。大家可别用现代的语言解读古诗。“瑟”是一种美玉,碧绿色的。大家都知道真正的美玉晶莹透亮,在古代有钱人家都会佩戴玉佩,用作装饰,而现代人们佩戴的玉镯也是玉石材质,给人非常温润的感觉。这句中的“瑟瑟”指的是碧绿色的江水,而这江水如美玉一般,美的醉人。
江水则一半是绿色的,一半是红色的,红绿对比,色彩鲜明显得画面感十分强。古诗中,带有颜色的诗句非常多,比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描写了江南仲春的花红柳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了夏日荷花的艳丽多姿;而白居易的这句仅用简单几个字,就勾勒出动人的秋天夜晚的江景图,且生动传神。
第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即可爱、美好、惹人怜爱。诗人感叹九月初三的夜晚那么可爱、美好。露水像珍珠,月亮像弯弯的弓箭。接着诗人不再描绘黄昏景色,此时夜已经深了,露水已经出来了。
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是白露和寒露。古人这是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体会天气越来越冷,才会有下句的露珠。天上的的月色跟草间的露水相互辉映,显得那么唯美、柔和,那么有神韵。九月初三的夜晚,这个时间,也因为这首诗,现在被广为熟知。
这首诗我们读完了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出现了两次语言的反复,两次“半江”,两‘次’似一次是“月似”,一次“露似”,这么短的诗,竟然这么重复啰嗦。但是诗人啰嗦的非常有水平。两次“半江”写的是两种不同的色彩,两次的‘似’,一次是地上的露珠,一次是天上的月,诗人处理得非常好,在复沓之中给人一种节奏感,令人感受到诗人在江边的流连忘返。从夜幕到深夜,从地上到天上,久久不愿离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