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新闻 >> 正文 >> 正文

此诗背景成迷,却被历代诗人多次引用,究竟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2/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红豆为什么能代表相思

一直以来,我们都误认为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但是其实这首诗只是作者王维作来思念友人的。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误解呢?为什么我们不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产生误解呢?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在古代,红豆又叫相思豆。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情人。

而桃花所代表的范围很广,让我们的思维不至于狭隘。只是,为什么红豆会代表相思呢?最早的说法是因为相思的情人因为太久没有见面,所以流下了相思的泪。当流的泪多了,眼泪就成了血泪。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情景像极了红豆。后来,那里长出了一棵树,树上结满了红豆。这里需要科普一下,红豆有两种,长在土里的是可以吃的,长在树上的就是相思豆,不可食用。

诗歌中的典故

在古代,很多诗人在写诗的时候都会用上用典的方法,一方面是为了丰富文章的含义,另一方面是为了将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区别开,算是一种对其他阶级的排斥。很多文人不太希望大家都可以读懂自己的诗。但是这种人很少,大部分还是为了丰富自己诗的内容,加上意境,让人产生联想。这才是我们现在分析诗歌不可以被轻易翻译成其他语言的原因。

这些典故的出处各不相同。但是多是出自一些古人留下的典籍中,有少许的典故却是源于诗歌,用于诗歌。能将一首诗写成典故的,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诗歌呢?在得知现在并没有人知道这首诗的具体背景之后,是不是更加不可思议了呢?

这首诗的作者就像他的这篇作品一样神秘,据传,此诗的作者崔护是一位低调的读书人,他算是半个隐士。在他考上进士,回家的路上,他写下了这首诗。据说,这背后是一段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诗歌原版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短短的四句话,留下了很多想象。正是因为描述得模糊,不同人因为不同的经历会将它放入不同的场景中。根据后人留下的史料,我们可以依稀窥探出当时的情景。

年少正是得意中举的崔护在游玩的时候路过一家农舍,这家农舍的风景一定很美,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路过的时候去求了碗水喝,竟对农舍中的女子一见钟情。她温柔地转身,婀娜的身姿,给崔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含蓄的崔护只觉得冒犯了姑娘,赶紧收回了目光。

但是又忍不住回头看,只能假借看桃花看姑娘。阳光正好,姑娘站在桃花中,柔和的光线照在姑娘的脸上,粉红的颜色,像极了少年脸上的颜色。来年,再次路过这里,崔护有意无意地还是又经过一次农舍。但是可惜的是,姑娘已经不在了。春风吹来,这桃花还像原来一样美丽。殊不知,现在的桃花开得越好,现在的崔护心里就有多么遗憾。

后来,这首诗被频繁用在后人的诗歌中。尤其是宋词中,出现的频率极其高。

结论

这首诗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还是因为它的意境。白月光和朱砂痣几乎是每一个人心中的结。但是真的如果可以重来,就真的可以挽回了吗?有的东西正是因为模糊才显得美。就像是这首诗的描述一样,它越模糊,就越贴近每个不同的人的经历,让人将它代入到各个场景中。

也因此,这里的桃花不止是爱情的象征,更是可以用来表现遗憾,表现时过境迁。还可以从中品出很多很多的韵味。

不知道你在读这首短诗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呢?

国学大观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