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人物。在前八十回里,他从未正式出场,但是前后几次有人提到,他与男主贾宝玉的相貌、性情极为相似。脂砚斋等人的评语则显示,八十回之后,这个人物将会正式出场,并在剧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个与贾宝玉几乎镜像一般存在的角色,正是江南甄家的嫡孙——甄宝玉。
贾宝玉镜像般的甄宝玉。来源/网络
《红楼梦》行文惯用“梦”“幻”“真”“假”等字眼遮掩读者的耳目,“真玉”“假玉”的设定就是其中一例。不过,由于八十回后文稿缺失,关于甄宝玉的情况向来存在着许多谜团。甄宝玉与贾宝玉到底是什么关系?曹雪芹为什么要写两个“宝玉”?有人说甄宝玉才是神瑛侍者下凡,而贾宝玉只是补天石的化身,这一说法又有几分可信?
今天就让我们尽力拨开作者布下的重重迷雾,窥得其中深意。
甄宝玉其人
《红楼梦》中,甄宝玉的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回: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甲侧]甄玉、贾玉一干人。
——《第一回·好了歌解注》
到第二回里,贾宝玉还没有出场,作者就借着贾雨村之口,先介绍了两个秉正、邪两气而生的“异样孩子”,其中一个便是“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甄宝玉。
雨村笑道:“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也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
——《第二回》
从这一段荒唐至极的描写来看,甄宝玉的言行举止,正应了“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这样一句判断,活脱脱就是另一个贾宝玉。
不仅性情上与贾宝玉如出一辙,相貌上,甄、贾二玉也达到了几乎神似的地步。书中第五十六回,甄家人进京拜会贾家,见到贾府里的贾宝玉,还以为是自家的宝玉偷偷进了京。
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了呢。”
——《第五十六回》
尽管甄宝玉在八十回里还未出场,书中对贾宝玉的相貌是有正面描写的: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第三回》
贾宝玉。来源/87版《红楼梦》剧照
甄宝玉和贾宝玉的相貌一般无二,因此这段描写贾宝玉相貌的文字,可以直接平移到甄宝玉身上。只不过甄宝玉虽称宝玉,通灵宝玉却只有贾宝玉脖子上戴着的一块,因此他必然是没有的。
除相貌之外,在贾宝玉的梦中,甄家同样也有一座花园,甄宝玉与一众姑娘们住在其中,甄宝玉同样也有一个整日为之胡愁乱恨的妹妹。
宝玉诧异道:“除了我们大观园,竟又有这一个园子?”正疑惑间,从那边来了几个女儿,都是丫鬟。宝玉又诧异道:“除了鸳鸯、袭人、平儿之外,也竟还有这一干人?”……
一个丫鬟笑问道:“宝玉,你不睡又叹什么?想必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宝玉听说,心下也便吃惊。
——《第五十六回》
经由上述几段描述,一个“复制粘贴”版的贾宝玉跃跃于读者们心中。而且,几乎是害怕读者忽略,曹雪芹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甄宝玉和贾宝玉无论是在相貌、性情还是遭遇上,都别无二致。这样一个似乎多此一举的人物,作者究竟为何要设置他呢?
甄家是谁家
前文提到,甄宝玉出身于贾家的老亲、世交——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所谓“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历史上并无此官职。按甲戌侧批说:“此衔无考,亦因寓怀而设,置而勿论。”可见,这一官职并非信口胡诌,其设置是曹雪芹有所寄托而成。
书中提到江南甄家的事迹,主要有这样两件,其一是接驾四次;其二则是犯了罪,抄没家私,进京治罪。
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
——《第十六回》
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
——《第七十五回》
依据现有的红学资料,曾经接驾皇帝四次,且后来均获罪被抄没家私的计有两家,一个是曾任苏州织造的李家;另一个是曾任江宁织造的曹家,也即曹雪芹之家族。在当时,两家所任的织造属于外差,革职抄家后必然要“归旗”,也就是回京城接受所属旗的处理安置。这样来看,甄家极有可能是曹、李两家中的一家。
关于甄家的身份,书中还有这样的描述,第五十六回时,宫里的老太妃生病。江南甄家府里的家眷进行探望,同时也给贾家带去了礼物,礼品单上一共是:
上用的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官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
——《第五十六回》
这样一色的礼物构成,几乎是在明着告诉读者,甄家乃是清朝时由内务府指派掌管织造的官员。
了解这些之后,再来看甄家所任官职——“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钦差、金陵省、总裁几个字,不难看出江宁织造的影子。所谓“体仁院”,则可能是“躬行仁道”之家的意思,这也与《江宁府志》中记载相符:
康熙间,尚衣监曹公寅深恤民隐,机户呼公奏免额税,公曰:“此事吾能任之,但奏免易,他日思复则难,慎勿悔也。”于是得旨永免。机户感颂,遂祀公于雨花冈,此织造曹公祠所由建也。”
将上述线索合作一处,则甄家的身份也便呼之欲出——甄家就是现实中曹家的写照,更进一步来说,甄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
曹雪芹画像。来源/网络
甄宝玉的隐喻
“真”和“假”的对应,在《红楼梦》书中出现多次。前有甄士隐(真事隐)和贾雨村(假语存)相对,后有甄宝玉和贾宝玉成双。另外还有一副对联,亦是言说真假之间的关系: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副刻在太虚幻境前石牌坊之上的对联,在书中异乎寻常地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甄士隐梦中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同行至太虚幻境前时所见;第二次是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时,这副对联连同石牌坊出场。
太虚幻境前石牌坊上的对联。来源/版《红楼梦》截图
《红楼梦》行文,很少有无意义的重复。这副多次出场的对联,无疑是曹雪芹向读者传递的一条重要信息。
按甲戌本第二回的脂评所说:
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者,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第二回·甲戌侧批》
蒙府本则在其后添了这样一句:
灵玉却只一块,而宝玉有两个,情性如一,亦如六耳、悟空之意耶?
——《第二回·蒙侧批》
由这两句批语,结合前文中甄宝玉原型即作者曹雪芹自身的判断,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推论——《红楼梦》明面上写的贾府是以曹府为原型,却是大有删改的版本;作为暗线出现的甄家,则隐晦地影射曾经接驾四次、最后被抄没家产的曹家本身。而贾宝玉之于甄宝玉,既可以理解为平行时空中的“另一个自己”,也可以理解为互为表里的虚实转换。
毕竟,曹家的衰亡太过敏感。曹雪芹在写作时,既想通过文字将自己半生潦倒的经过讲出来,又不能直接将家族的过去平铺直叙。因此,他设想了一个“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巧妙办法——对主人公贾宝玉的经历、人物、地点、对话等加工,他不能是一个具体的人,而只是一代人的影子,或许包括曹雪芹自己,或许也包括苏州织造李煦的后人。他具有一个富三代的典型特征,又被作者赋予了很多哲学思想与人生感悟。
但仅仅这样还无法一舒作者心中的感怀,他又暗中带出甄家的故事,暗示读者这才是曹家真正的故事,代表了曹家真正地命运,而甄宝玉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真实书写。不仅如此,甚至小说一开始出场的甄士隐家,也是作者对家族故事的一次影射(感兴趣者可翻阅邓遂夫相关著作)。
这样隐晦的、多段隐喻的描写方式,正是曹雪芹在批阅数十载,增删数次之后寻找出来的,记录家族故事最好的途径。
甄宝玉的结局
在七十一回时,作者已经暗示甄家的故事将会逐渐浮出水面:
好,一提甄家。盖真事将显,假事将尽。
——《第七十一回·庚辰双行夹批》
通行本《红楼梦》中,甄宝玉在大病一场之后,大彻大悟,立志功名,实意读书。最后考取功名,重振家业。然而,依第一回《好了歌解注》中伏下的“展眼乞丐人皆谤”,曹雪芹断然不会替作为自己化身的甄宝玉设置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由于八十回后的文稿丢失,八十回后甄宝玉的故事将会怎样发展,也很难再做推断。
历来红学家谈到甄宝玉这条故事线的走向,都会自贾元春省亲时点的四出戏谈起。这四出戏分别是: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作为大过节、大关键之一的“甄宝玉送玉”情节,在通行本《红楼梦》中被附会成甄宝玉无意中得到了贾宝玉丢失的通灵宝玉,并亲自送回给贾宝玉,助其悟道成仙。这一说法是否符合原作之意呢?
要明白这一点,还需从上述戏剧之中来看。
所谓《仙缘》,即明代汤显祖《邯郸记》第三十出《合仙》,演出本称为《仙圆》,亦作《仙缘》。《邯郸记》或作《邯郸梦》,取材于唐人小说《枕中记》,描写卢生在梦境中出将入相,历尽升沉荣辱,因而大悟,便从吕洞宾出家学道。《合仙》一出,描写的是吕洞宾等忠县人度引卢生出家修仙的故事。然而,这一出戏中,并未出现任何物品。也就是说,如果仅将甄宝玉送玉理解为现实的“送通灵宝玉”,与戏曲的映射只能合上一半。
贾宝玉与通灵宝玉。来源/87版《红楼梦》剧照
如果以另一种更为天马行空的解释来看,甄宝玉作为作者的化身,其既定的结局脱不开在家族被抄没后潦倒一生。而贾宝玉作为艺术创作的结合体,蕴含了作者一切的顿悟与了然,于是,在甄宝玉这一引路人的帮助下,贾宝玉得以悟空一切,恢复神瑛侍者身份,重回仙界。所谓“送玉”,即是此意。
假作真时真亦假
对甄宝玉的分析,从一开始的据理推测,到后来已经只有缥缈难测的信息可供利用。这既是源于《红楼梦》文稿的丢失,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曹雪芹时刻意使用的模糊处理方式。
所以才有甄宝玉是神瑛侍者,林黛玉还错眼泪的推论;才有甄宝玉送玉,度贾宝玉得道成仙的揣测;才有甄宝玉“以身度玉”的假说。
而甄宝玉更多的细节究竟如何,在曹雪芹去世、文稿佚失之后,恐怕再也无法考证,只能存在于读者的心中了。
作者丨拙笔旧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