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全国语文甲卷,是材料作文。题目先引用《红楼梦》17回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段内容。初初一看似乎云里雾里,特别是材料中的"压水”、""泄出"、"沁芳"等,一时更是似懂非懂,难以准确把握。所以有些高三语文老师说这些内容是干扰学生把握题目的因素,会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我们暂不做评判。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注意,题点就在后面的“或直接引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景独创”。三种艺术效果对比一般学生都知道“独创”最有价值,而且原材料中"点出佳境”,"不落俗套”,"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也明确地传达了这一观点。据此,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或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如一带一路,
新冠抗疫等生发开去。而材料中的《红楼梦》的人与事,只要稍加提点关联,就事论事。即使没怎么看原著,也不大影响本次高考作文。当然,如果你精读了《红楼梦》,文学功底深厚,理解“压水”就是贴于水面之上而建此亭。“泻玉”是指清亮碧透如玉的水急速的流下等等,那写起文章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你的高考作文就更可能有独创的艺术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