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优势 >> 正文 >> 正文

我记忆中的大观园商场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6/4

济南时报·新黄河黄中明摄

  前几个月,改造后的大观园商场(以下简称:大观园)开设了早市夜市,允许商贩入场经营,再次红火了一阵,不过随着天气转冷,又成了老样子。我曾随父母在大观园东邻住了近半个世纪,亲眼目睹了它几十年的变化。

  大观园位于济南老商埠区,年9月正式开业,90多年栉风沐雨,几经兴衰,甚至还着过两场大火,都一一挺了过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观园仍是当时济南几大商圈中的佼佼者。

  大观园那时有6个出入口,一北一南算是正门,均为敞开式,两侧是商店。北门西边是药店,东边先是酱菜店,后改卖别的;南门东侧卖文具,西侧卖百货。商场东边3个出入口,除北口一侧是家水果店外,其他两边都是居民住家。商场西面一个出入口,南边是大观电影院,北边也住着居民。

  大观园北门向里缩进一块,门前是个喇叭口形缓坡。台阶上面两侧各有四根方形水泥柱,两两相对,上面一溜平顶,竖着“大观园商场”几个大字(“文革”中改为东方红商场);下面被隔成中间宽两边窄3个通道。北门里向南原有3排两层楼房,中间一排只在下层经营,店店相通,直到商场中心,后在改造中拆除。东西两侧也大多在一层经营,一边是食物店、钟表眼镜店、鞋店、回民饭店、自行车和五金店等;另一边是化妆品店、理发店、照相馆、服装布匹店等。商场中心原先也是各种小店,后拆掉建成中心广场。向南是又一片商店,分别卖百货、化妆品、服装、水果、土产等。

  大观园南门建在六七级台阶之上,带顶的过道两边是水果店。每到夏天,门口堆满西瓜,营业员从店里搬出长桌,一边放个里侧敞口的玻璃方罩,搁切开的西瓜;另一边是切瓜板和老式西瓜刀,周边另摆几张方桌。卖瓜者多是男性,穿背心,一条毛巾搭在肩上,边手挥蒲扇轰赶苍蝇,边高声吆喝。那时人们很少整个买瓜,大多买几块当场吃,尤其晚上逛商场买瓜的人更多。营业员用盘子端着切好的瓜在人群中穿梭,吃瓜人围在方桌前大快朵颐。父母也常带我们去买瓜,最让我注目的是,卖瓜者将半个西瓜四刀八块,切而不散,端到桌上几乎仍呈原样,吃一块掰一块,真是好手艺。

  大观园的东区混杂着居民住家和其他一些业态。从最南边入口进去,先是几户人家,向西是座长方形车间,透过玻璃门窗,可见几溜长台前坐满低头劳作的女工,锁边机缝纫机响成一片。再向西是邮局报亭,既卖报纸杂志和邮票,也能寄信、打电话。一旁是个摆画书摊儿的小房,门前几排梯形画书架,长条凳上经常坐满孩子。

  从中间入口进去,散落着几个诸如换锅底壶底、配钥匙、修钢笔、换拉锁的小铺,大些的是个修补更换针织内衣领袖口和裤腿的店。那时多数人家日子不宽裕,一件针织内衣穿好几年,领袖口坏了也不舍得扔,便来到这个店里。营业员将内衣坏的部分剪掉,锁上边儿,然后再换接上个新的,花不了几个钱又能穿一阵。记得父亲有件背心后面已破了几个洞,营业员接过后剪刀一挥,只留一拃多,换了上面大半截。父亲外出有上衣罩着看不出,在家不穿外衣就常露出上新下旧的背心,连一向节省的母亲都笑说父亲太会过了。

  从北边入口进去,路北是一溜低矮的平房,夹杂着居民住家和画书店、修鞋铺,以及卖缠蜜、琉璃球、洋画片等玩意儿的小店。

  大观园当年兴旺热闹的一个原因,是融吃喝娱乐于一体。在商场中心西侧六七级台阶上,耸立着二层的大观电影院(一度改名东方红电影院),票价大多为“贰角”和“壹角伍分”,学生集体票价只五分钱。当时它在全市不仅是最气派的,还是唯一能放立体电影的,我在这里第一次带着专用眼镜,看了彩色立体故事片《一个魔术师的奇遇》,那奇幻的感觉令我着迷了很久。

  大众剧场偏商场东南,坐东面西,也是两层,规模稍小,不过售票处单独在剧院入口西北侧,一座亭状小房,独特别致。剧场以演戏为主,我年纪小看戏少,不记得票价,倒是对“文革”初跟院儿里孩子爬墙蹭戏看的经历,印象很深。那两年演的基本是“样板戏”,或是市、区搞的文艺汇演,剧场管得松,边边角角常有些空位。剧场靠马路的南外墙一人多高,墙里隔个过道是剧场厕所,经常开着窗户,我们便从这里爬进爬出蹭戏看。偶尔也有刚爬进厕所,就被工作人员抓住赶出的糗事,同伴们相互取笑一阵,下次照旧。

  大观园的几家饭店里,被叫作“狗不理”的天丰园名气最大。它位于商场东北侧,二层楼,店门朝西,以卖包子为主,尽管价钱不低,但客人依然很多,经常买了牌后还要再挨会儿号。包子不大,圆形灌汤,咬一口那叫一个香,不知是当时肚里没油水,还是包子就是好,成人后似乎再也没吃过那么香的包子。

  父亲带我们下饭店最多的是电影院南边那一家,它的前身是有名的“赵家干饭铺”,但父亲常点的不是大米饭,而是阳春面、打卤面和麻汁凉面等各种面条,尤其是名字好听的阳春面,给我留下美好印象。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去南方出差,看到饭店里有阳春面,特意买了一碗,结果大失所望,不过是撒了点青蒜末的清汤面,以致我对儿时的记性产生了怀疑。

  大观园副食店在商场西南侧,正门朝东,西门连着小纬二路。店内东高西低分两段,东段卖生熟肉、干鲜水产、油盐酱醋、调味品等,西段卖蔬菜。这里经常人声鼎沸,尤其是赶上过节或卖紧俏东西,更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一直怀念那里的猪头肉和粉肚,它们在当时的熟肉制品中既便宜又可口,也是家里来客最常买的。

  商场最大的食物店在电影院对面,二层楼,门朝西。楼下南北各半,分别卖点心糖果和干鲜果品;楼上一边卖茶叶,一边是茶点社,经营茶水、油茶、汽水等。父母带我们兄妹逛大观园,经常被缠着来这里。另有个秘密,是偷着跟同院儿的孩子来这里喝油茶。钱是其中一个哥们儿的,他姥姥是街道干部,发补贴后偶尔给他块儿八毛,有时他也黏缠着多要点儿。热腾腾的油茶用雪白的小瓷碗盛着,勺子一搅,甜香扑鼻,至今难忘。

  如今的大观园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可论人气和旺相,总不尽如人意。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要悟透弄通,还真不容易。不过打心底里说,我还是愿大观园能薪火相传,以变应变,红红火火地去迎接它的百年华诞。(作者:任建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