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情节梳理:大观园建成——贾政带清客游园——带着宝玉给园内各处拟匾额对联——贾宝玉展才——众仆人祝贺——宝玉黛玉拌嘴——买回戏子、小尼姑、小道姑——商量请妙玉
现在最流行的《红楼梦》版本有两个,一个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是以“庚辰本”为参照校订的版本,我们简称“人文版”《红楼梦》。另一个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是以“程乙本”为参照校订的,我们简称“广师版”《红楼梦》。“人文版”的第十七、十八回是合在一起的,而“广师版”是分开的。我们在这里以“广师版”为准。
这是贾宝玉和父亲贾政的第二次正面交锋。两次交锋,贾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庭暴君”。如果贾政第一次的凶暴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第二次的凶暴就让读者明显看出他封建守旧,顽固腐朽的本性。我们知道,第一次骂宝玉,是恨宝玉不读书。那么这一次呢?文中说得很清楚,是他想试试宝玉的才情的,可宝玉主动说了,他喝道:“谁问你来?”宝玉不主动回答,他又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当宝玉拟的匾额或对联非常恰当时,贾政往往是一边点头,一边骂道“畜生!畜生”!“无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古诗,敢在老先生们跟前卖弄”!“无知的蠢物……终是不读书之过”!这些描写,把贾政这个道貌岸然的家庭暴君形象展现无余。
贾宝玉在拟匾额对联的时候,引用了《离骚》《文选》《吴都赋》《蜀都赋》等书文里的句子,你还能说贾宝玉不读书吗?我们知道,这些匾额和对联都是草拟的,都必须等到元妃回来决定。下一回,元妃回来,贾宝玉拟的匾额和对联,大多都被选中,这些再次突出了贾宝玉的才华不凡。
大观园的建造,贾政看着,不由自主说了一句:“只是太富丽了些!”下一回,元妃回来见了,也叹道:“太奢华过费了!”又再三劝道,“以后不可太奢了,此皆过分”,“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这些语言都在侧面突出贾府的奢华。
贾宝玉在大观园里的正殿前,“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一般……”这里,作者在暗示我们,人间的大观园,就是仙界的太虚幻境。
大观园建成了,这将是主人公未来活动的舞台,用怎样的手法介绍大观园呢?像《三国演义》,见大雾迷江,写一篇《大雾垂江赋》来称赞;像《西游记》,见一座仙山,就写诗来赞扬。而《红楼梦》有自己独特的描写手法。作者让贾政领着一群清客来游览,用他们的眼睛当镜头,用他们的评价和拟写的匾额、对联当解说词,给读者展现了大观园的美。这是多么高妙的手法啊!
跟随的人都能看到,贾政对宝玉拟的匾额和对联内心是赞许的,所以,贾宝玉刚被喝令离开园子,一群仆人就围过来祝贺,抢走了宝玉身上的佩物。贾宝玉这里的表现,和第十五回里在庄农人家的言行举止结合起来,一次次表明:贾宝玉虽然身份是贵族,吃穿用度奢华至极,但他没有一点贵族心态。在我们的主人公贾宝玉心里,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这是多么可贵的性格啊!对比一下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文学形象,有这样超越世俗的思想吗?从这个角度讲,曹雪芹公的思想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竟然不谋而合!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还有,我们也要注意仆人的一句话。仆人向宝玉祝贺时,宝玉说每人奖赏一吊钱,仆人说:“谁没见那一吊钱!”前面我们提过,周瑞家的看不上刘姥姥的谢金,后面袭人说史湘云:金戒指能值几个钱?这样信手一笔的描写有很多,这是作者从不同侧面在衬托贾府的富贵程度。
林黛玉和贾宝玉“拌嘴”是家常便饭,之前有,之后还有。我们要注意几点:1.他们两个从来没有“隔夜仇”,往往都是很快化解,谁也没有放在心上,这才是有情人的常态。2.宝玉可能对很多人(甚至对丫鬟)都这样——对方生气了,就赔不是,这是宝玉的博爱之心,而林黛玉只对宝玉才这样使性子。3.旁观者都知道他们两个的关系与众不同,连贾母也说,他们两个“不是冤家不聚头”,甚至有人都开玩笑说他们两个结为夫妻很般配。可自始至终,所有人装聋作哑,不管不问。我们可想,林黛玉这个寄人篱下的孤儿有多么悲哀和可怜!
十二钗之一的妙玉只来了个侧面描写,根本没有安排出场,但这里未见其人,就先给读者留下了“高贵孤傲”的印象。还有,一群小戏子来了。她们是一群被买来的、聪明伶俐的、模样好看的小女孩,她们的任务就是学会戏,供贵族们赏玩。她们要先认贾府的一些过去唱过戏的老妇人为干妈,这样,她们的工资或赏钱就有了去处。注意这群孩子,到后面的命运也很悲惨。
我们也要注意作者不厌其烦地举,这一回中成百上千挂帘子的列举,下一回采办的家禽家畜、古玩器具的介绍,以及其它关于布置大观园需要的物品,这些都在为贾府这个豪华大厦增砖添瓦。
高原傍晚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