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台应新
银座八一店在“八一立交桥”西南角这座大楼里,经营了接近20年之后,被一纸“闭门改造”的公告,毫不留情地闭门谢客。
大家都知道,在银座八一店入驻之前,这座营业楼的主人是山东省华联,它的前身是人们俗称的“济南军区服务(部)大楼”。
(作者本人拍摄)
这个“房东”漫长的转化过程,只有老济南人可以捋一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期,山东华联商厦与济南第一百货商店、济南大观园商场、济南百货大楼、济南人民商场一起,在济南国营商业战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长期占据了济南商业95%以上的份额,几乎垄断了整个济南国营商业的经营份额。
后来由于山东华联商厦的快速崛起,它们一同被誉为济南商业战线里的“五朵金花”。
准确地说,“五朵金花”的起始叫法,应该是从年山东华联商厦营业楼实行更名并整体改造后才开始的。
从年英雄山综合服务部改称为济南市第二百货商店(山东华联商厦前身)算起,到年济南第一百货商店衰败截止,在这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里,“五朵金花”经过红火经营、单打独斗、抱团经商、联合经营、腾笼换业、帮扶解困等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目前这五朵金花的现状是:一个销声匿迹,两个名存实亡,一个仍然健在,还有一个在脱胎换骨的改造和蜕变之中。
山东省华联,既是“五朵金花”里最后一朵盛开的,也是“五朵金花”中最先一朵凋谢的。
凋谢的直接原因,受传统营销模式的束缚,销售业绩日益下滑。于是忍痛割爱,被整体出租给当时人气旺盛、四处扩张的银座商业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说山东华联商厦开花晚,枯萎早,经营不善,显得有些不公平。实际上,在山东华联商厦的前身,也就是在年以前,位于八一立交桥西南角儿上这块地儿上的济南市第二百货商店,无论是经营状况还是销售人气,这朵花开得还是很旺盛的。
40多年前,从八一礼堂向南,过了英雄山(四里山),就是“仲宫、柳埠、八里洼、土屋”的农村田野和山石坡道,基本上没有像模像样的百货商店,更没有现代化的八一立交桥。
在我的记忆里,山东华联商厦这个位置最早是济南军区的驻军服务部,我们很习惯称它为“济南军区服务大楼”。那时的服务大楼里的商品除了部队的生活用品(比如,军用水壶、军用搪瓷缸、军用棉被、军用大衣、军用鞋袜手套等)多一些外,其余的商品与大商店的几乎一样,普通商店里有的,在这里也能买得到。因此,周边的市民购物就到最近的最大的最全的军区服务大楼,南部农村甚至南部山区的来买东西,就叫做“市里”或“进城”,所以,当时的军区服务大楼,确实是市区南部商品供应的“一枝花”。
到了年,济南军区服务大楼划归给地方管理,改称英雄山综合服务部,隶属于济南市第一商业局。我记得年,我在一商局团委值班时,就在这座楼的三楼,我记得四楼还设有一个洗澡堂,一块五毛钱,就能在大池子里舒舒服服地“泡澡”。
到了年,英雄山综合服务部改称为济南市第二百货商店,这个时期也正是计划经济的年代,大部分的生活用品和日用商品,都是凭票供应、排队购买,由此可见,这里的商品经营一直是红红火火,供不应求。后来在改革开放、经济搞活的形势下,周边虽然建起了一些商场和超市,但是这里还是处于领头羊的位置。
年8月,随着八一立交桥建成通车,这里购物的人群川流不息,在市区的南部,它的销售业绩还是“老大哥”。
为了适应当时的经营形势和商场布局,尽快在市区南部升级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商场,年底,有关商业主管部门就把原济南市第二百货商店批准改建立项,改称山东华联商厦。年上半年开始施工改造,年底山东华联商厦隆重开业。
就是在山东华联商厦开业的头几年,其销售业绩也是很好的。那年开业时曾经创造了客流量日均20万人,日销售额多万元的记录。
济南市商业战线上“五朵金花”的冠名,由此诞生。
年11月,改组为山东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然而,火爆的经营状况没有好上几年,随着新型营销模式的冲击,“船大调头难”,传统商业模式终于被“后浪”吞没,日销售额急剧下滑,火爆人气昙花一现。
年以后,山东华联商厦逐渐退出了济南大型零售业市场的份额。
年9月28日,山东华联商厦腾笼换业,被山东银座和杭州大酒店整体租用。
山东华联商厦自从冠名以来,由旺盛到衰败,只用了10年。
(作者本人拍摄)
银座八一店(东馆),是山东银座商城开设的第三家店。年,银座八一店新馆(既西馆)开业。在这座大楼里,银座八一店(东馆)从赫赫有名到闭店改造,也只走了不到20年。
壹点号台柱子说事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