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岛晓霞i自然全媒体
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i自然全媒体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特别的地图知识。
一般情况下,提到地图,大家想到的多是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省区市等行政区划地图。不过,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校园文化地图。
这个暑期,不少高校通过梳理自身的自然、人文、景观、文化元素,绘制成具有独特人文色彩的校园文化地图,在招揽新生时“秀”出了风采,也为即将踏入校园的新生们带来别样的体验。
图说随园有新意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其中,随园校区位于古城金陵南北分水岭西部的清凉山脚下。据历史文献记载,随园曾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上的宅院,其笔下的大观园取自随园,后清代文人袁枚购置这一园林命名为随园。大观园也好,随园也罢,都已湮灭在历史的风月之中。曾领风气之先的金陵女子大学,也已成为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旧址”。只有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尚在薪火相继、文脉相传。
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沈婕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近5年来对随园相关历史地理数据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基于地图故事的技术方法,从时空关联、历史层叠、多媒体展现等多个方面着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地图故事的“图说随园”系统。“图说随园”系统共分为六个模块,分别为项目总介绍(随园首页)、悠悠百年、风流人物、流丹阆苑、琳琅书画等。
系统的创新特色在于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两方面。从技术层面来讲,传统的GIS缺少时间这一属性,通过有时空属性的随园地图集,能更直观、更好地展现出随园历史及风貌,具有符合现代GIS技术和发展趋势的特点。从文化层面来讲,六朝古都南京赋有凝重而深刻的城市文化历史,该系统将历史资料、地理信息、历史地图等有机融入故事之中,展示随园的前世今生,追忆风云人物。
“图说随园”系统的交互式查询使用了百度地图API作为本项目地图服务的底层支撑,通过对API相关函数的调用,实现了地图叠加、POI点分布和相关资料的展示,能够让用户对随园地区有直观了解。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结合的方式展示与随园相关的人物生平、著作,通过JavaScript调整人物照片配色,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其次,该系统通过重叠图像对比的方式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及建筑照片进行细致的对比,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不同时期的变化,体现时空关系。
沈婕教授课题组不仅研发了“图说随园”系统,而且近两年来基于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地图集设计与制作》,设计与制作了多种类型的校园地图。这些校园地图全方位挖掘校园文化下人、材、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展示校园总体风貌,记录建校发展历程,辅助学校规划决策,传递校园文脉。
传承武大精神,展现珞珈之美
武汉大学
漫步于武大校园,既可以看到层峦耸翠的珞珈山,又可以领略波澜壮阔的东湖水。什么是“武汉大学”?她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
作为国内首部校园文化地图集——《漫步珞珈地图集》,旨在以全新的视角解答这些问题。图集由“珞珈印象”“历史传承”“自然人文”“科技育人”“校园生活”“珞珈一天”六个图组构成,辅以诗词、小品和散文,传递立体场景、人文情怀、诗情和画意,力求把一个五彩斑斓的武汉大学呈现在读者面前。
图集的设计者是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青年教师苏世亮、翁敏和亢孟军等。年他们发起成立武大城市化研究室。目前,他们已经设计制作了不少反映社会民生及方便居民生活的民生地图。最新出版的《漫步珞珈地图集》,内容选题充分反映了校园生活的实际需求,如校车路线、食堂美食、图书馆借阅、医院的可达性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图集里的地图元素、图形设计都非常精妙,武大的特色建筑及山水林木等环境元素很有中国风味道,非常雅致。
据武大城市化研究室团队介绍,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地图风貌,图集采用大16开开本,实现清晰与美感的结合。大胆的母子双封面设计,让武汉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得以更好地呈现。裸背装订的设计,实现页面平整打开,无死角阅读,让读者能够获得最完美的感官享受。哑光特种纸印刷,运用传统印刷工艺让每张图纸的表现更加细腻。校园全图环衬,还原出最真实的“漫步”之感。
《漫步珞珈地图集》也得到了诸多地理信息行业专家们的认可和推荐。“图集以场景和叙事为重点,内容翔实、版式设计新颖、可视化表达手段多样,兼顾科学与艺术,从多维度、多视角、多学科进行创意表达,代表了当前‘民生地图’设计与应用的前沿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说,《漫步珞珈地图集》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胆尝试和开创性作品,有效地展现了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漫步珞珈地图集》结合武汉大学一流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以图叙事,从历史、人文、自然、教学、科研等多角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武汉大学校园文化的底蕴和特色。”在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看来,校园文化是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高校品牌和软实力的直观体现。
“当我拿到《漫步珞珈地图集》样稿时,不禁感叹这么有创意,因为在中国还从未有过一本专属某所大学的地图集。不过,用一本图集讲述武汉大学这样一所具有百余年历史、历经沧桑又成绩斐然的大学,一点也不为过。”武汉大学黄仁涛教授非常喜欢这本地图集。
《漫步珞珈地图集》所承载的不仅是美景、知识与文化,更是情感、梦想与时光。它是了解武大魅力的窗口,是承载校园记忆的载体,是彰显武大精神的记录。
文化地图“形”“神”兼备
中国农业大学
年,手绘地图风靡全国各大高校。是年,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设立文化建设科。设计一款有自身文化气质的地图是科室老师们的首个目标。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级本科生丁捷在就业大厅展示的一幅东校区手绘稿,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经过联系,他又找来了另外两位小伙伴利用暑假时间一同完成手绘和排版工作。
如果说手绘地图重“形”,那么文化地图就要“形”“神”兼备。“形”已具备,如何体现“神”呢?
农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哲介绍,老师们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从《校园记忆》中精选了24个文化地标,每个地标配置秒左右的视听解说,并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