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而立之年的李白在安州受了冷落,便不再痴缠,别了安州,不远千里到了长安。李白想着,到了长安就是天子脚下,一定有得到赏识的机会。
一千五百多里的路程,是一段艰辛难忘的路。李白途经襄阳、南阳、内乡、商洛、蓝田,他迎着理想的光芒不断加快脚步。到了长安,已是盛夏,繁华的长安城,在这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里,更显盛美。
长安的天空似乎比别处要高很多,虽然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却没有亲近和蔼的温馨;长安的太阳似乎格外明亮,明媚得有些让人有些无所适从;长安的街道似乎特别平坦宽阔,但是却拉远了街坊的距离。
高大的垂柳就这样勾勒出宽敞的街面,美丽遮阳的林荫大道后有酒店饭馆、凉亭和叫卖的小贩。作为唐朝的京师,长安城的繁华果然不同凡响,皇宫的雄伟豪华,街市的叫卖声不断,人头攒动,摩肩擦踵的人们在这里售卖各种各样的商品物什,还有那些走街卖艺、卜命算卦、民间艺术等等,都深深地印在李白的脑海中。
虽然想象过这样繁华而又美丽的街景,但真正见到后,李白还是震惊了。这就是他一直梦想的地方,无数次在梦中见到过,却因为隔着重重雾霭看不真切。现在梦境就在眼前,李白却有些不认识了。不顾舟车劳顿,李白径直走到了城门前,但是进不去,他便在门前张望,心想,这赫赫百年的皇城,这梦寐以求的唐国清梦,终于来了。
那样的高耸好的城墙,怎么才能进得去呢?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自己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理想呢?李白感到一丝惆怅,面对这繁华得有些冷漠的街市,他迷茫了。
城门上有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春明门”,高大的三个门洞中不时有身着锦绣华服的达官贵人,由左入,由右出。向上看去,有整齐大气的城堞,有身着金甲的禁军,还有高耸入云的城楼。
长安城有十二道城门,一周大约八十里,就算骑着马,一天也是看不完的。这春明门并不是长安城最大的城门,最大的城门乃是正南的明德门,光是门洞就有五个。
李白走到一个卖瓜的老伯跟前,跟他打听哪儿有客栈。老伯说,春明门是长安城的正东门,城西有个金光门,当中有一条正南正北的大街,名叫朱雀门大街,中心那个路口是全长安最热闹繁华的地方,那里客栈很多,但是比较远。
这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就算到了那处,客栈怕是也满了。在唐朝,犯夜可不是闹着玩的,李白吃了一次亏自然不想再有第二次,于是就从这位老伯的建议,在东门的道政坊找了间小客栈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刚刚能看到些微光,就听得一阵阵鼓声,坊门隆隆开启。大街小巷中的店面也陆续开始营业,屋外的车轮声和叫卖声此起彼伏。
李白一早就来到了朱雀门大街,这里正对着皇城的朱雀门?,随口,他又到了东市和西市。与成都的闹市不同,这儿不仅大了十倍,货物更是种类繁多,南北各处的特产、舒方异物,令人应接不暇。李白走过许多地方,但是繁华至此确是前所未见。
李白走进了一家小店,店主是一位留着两撇小胡子的胡人。李白点了店里的一份特色,名为“八宝”。等那“八宝”上来后,李白早已等不及,他决定用胡人的吃法,在“八宝”里加上各种各样的佐料,然后浇上蜂蜜,混合着杏仁和葡萄干一起吃,吃的时候,他伸出三根手指将一撮魂在一起的食物捏成一个团,夹着送入口中。虽然盛夏酷暑难耐,但是他却吃得甚为开怀。
李白饱了口福,找了个阴凉之处,叫上一壶“碧涧春”,慢慢享受着惬意的时光。直到华灯初上,李白才回到客栈,逛了一天繁华的长安城,李白写下了今天游历的心情。随后,从行李中拿出岳父给光禄卿许辅乾写的信。
许辅乾是岳父许员外的外甥,这样算来也是李白的侄子。但是光禄卿是专门管理皇帝膳食的官吏,所以李白也没有什么被举荐的机会。许辅乾看过书信后,叫李白在自己家中暂住,等忙过“千秋节”,再寻找合适的人帮忙。
在许辅乾家中等候的日子是无聊的,李白开始游览名胜,去看看山山水水,人文景观,所有的一切都令李白目不暇接: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曲江地、慈恩寺塔等等,每处都有不一样的风景,恰似风姿各异的美人,摇曳着一片片盛唐的锦绣光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