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朋友写首诗,恬淡优美,末尾10字诉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2/8

秋天秋高气爽的季节最适宜出游登山了。湛蓝的天空之下,白云朵朵,凉风习习。公园中河湖里蜻蜓点水嬉戏,荷香飘荡,美丽如画。山林中布谷的清脆的叫声响彻林间,秋蝉在沙哑地嘶鸣,夜晚蟋蟀啾啾的鸣声都在为这个秋天作美妙的乐手。这样的秋天能不美吗?多年前的诗人孟浩然就在这样美好的秋天登山怀念老朋友写下一诗《秋登兰山寄张五》,令人沉醉。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在北山的白云深处,隐居在此多么快乐啊。出自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诗人隐居在白云深处,独自安享静谧的时光,自我愉悦,感叹这儿的美好。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怀念你啊,我站在高山上登望,心儿随着空中的大雁起伏飞翔。诗人因为过于思念老友,内心起伏不安,看着空中飞翔的大雁,也跟随着一起忽上忽下。秋天大雁南归,飞往另一个地方,那边或许也有令大雁想念的朋友吧。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秋天的暮霭使得心胸上蒙上了一层惆怅,秋天清秋的逸气又让人飞扬。秋天是个寂寥的季节,诗人又思念远方的朋友,让秋天更显得惆怅多情。虽然愁暮起,但是秋天又有清秋的逸兴,令诗人心绪飞扬。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傍晚了时时见到归村的人在在络绎不绝地走来,到了渡头上之后歇息话家常。这是描绘的傍晚人们忙碌归来的场景。这个场景很平常,诗人经常在此已经目睹很久很久了。其实诗人望向渡头其实也是在等待好朋友,看看归来的人有没有他。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远看天边的树木像荠菜成行,江畔的小洲则像个月亮。这两个比喻句,把树木比作荠菜,把小洲比作月亮。这两句细细品尝,值得玩味,仿佛诗人是用画笔勾勒出的一个独特的艺术境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老友啊,你什么时候拿着酒过来,在重阳佳节中痛快畅饮大醉而归呢。重阳节在古代是很重要的继而,古人大多在重阳节与好友相聚,一起登高玩赏。比如王维就曾写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重阳节因没回家乡不能和兄弟们共插茱萸而表示遗憾。

诗人和好友分离很久了,对好友甚是想念,思来想去已经是秋天了,重阳节就要到了,想着盼着能在两人能在重阳相聚,把酒聊天该是多么美好啊。诗人盼来盼去,思念之深,只能期待佳节重聚,诉说了美好的期待。之前给大家讲过他的那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也期盼重阳及节与好友再次相聚。而这句则是说喝个大醉,真是痛快淋漓啊。

纵观全文这首诗情深景美,思念之情真挚,景色恬淡优美。从深山的白云里到心儿随着大雁飞再薄暮霭起清秋发,树若荠洲如月,最后的携酒醉重阳。细细品读,耐人寻味。

重阳节传承至今,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配插茱萸的习俗,如今又添加敬老的习俗,因为“九”是最大的数字使得这个节日更是个老年人的节日。老年人他们年轻时为社会做了很多贡献,年纪大了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了,作儿女人的多体贴孝敬他们,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时光。笔者在此也祝愿全天下的老人们能够平安喜乐,健康长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