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首如泣如诉的《葬花吟》,是在大观园中居住的贵族小姐林黛玉的心声。表面上,林黛玉是一位养尊处优、使奴唤婢、锦衣玉食的主子姑娘,有贾母的宠爱,有贾宝玉的怜惜。然而,这样令人艳羡的生活,对于林黛玉来说,是“风刀霜剑严相逼”。
为什么?因为她同时还是一个失去父母双亲,只能寄人篱下的孤女。寄人篱下的孤独,不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能填补的;失去双亲的痛苦,不是使奴唤婢的日子能慰藉的。更何况,还有她的舅母王夫人,并不待见这个毫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姑娘。
在这样“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里,林黛玉与另一个孤女——香菱,产生了极其珍贵的友谊。
从身份上来说,两个人并不太相配。在那个等级制度明显的时代,林黛玉是主子姑娘,香菱只是薛家被卖了的丫头,后来是薛蟠的小妾,是奴籍。但是,这并不妨碍两个人的友情。
第二十三回,林黛玉和贾宝玉在大观园分了手,贾宝玉去探望偶感风干的伯父贾赦,林黛玉准备回房去,走到梨香院墙角下,忽然听到里面正在排练戏文,便停住了脚步,听着“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戏文,心内感叹。正在此时,忽然背上被人击了一下,回头看时,正是香菱。
被吓了一跳的林黛玉道:“你这个傻丫头,唬了我一跳好的,这会子打哪里来?”香菱笑嘻嘻地道:“我来寻我们的姑娘的,找她总找不到,你们紫鹃也找你呢,说琏二奶奶送了茶叶来给你的,去罢,回家去。”一面说,一面拉了林黛玉的手,回潇湘馆来了。
一个人正在发呆,一个人悄悄绕到背后,开玩笑地拍了她一下。这往往都是很亲昵的闺蜜才能做出来的举止。很难想象,香菱对于薛宝钗,究竟敢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来。虽然从关系上来说,香菱其实跟薛宝钗更近一些。这一个很不经意的动作,其实已经表露出来,林黛玉和香菱,早就有了非同寻常的友情。
两人到了潇湘馆,也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不过说些这一个绣得好,那一个刺得精,又下一回棋,看两句书,香菱便走了”。看似什么都没错,却也表露出两人的亲昵。更是为后文的黛玉教香菱写诗,埋下了伏笔。若是两人只是点头之交,香菱学诗的时候,怎么敢找到林黛玉门上?
第四十八回,薛蟠远行,香菱终于如愿以偿地住进了大观园。当香菱和薛宝钗笑道:“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功夫,教给我作诗罢!”薛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子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她们说搬进来住,若有提起原因,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就完了……”
在众人面前,薛宝钗是一个非常处事周到的人,她交代香菱的这番话,也是这种性格的体现。但是对于香菱来说,却未免是一个小小的失望。
失望的香菱,只好求到了自己的好友林黛玉头上。林黛玉坦率地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约也还教得起你。”……“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林黛玉的调教之下,略通文墨的香菱,很快就可以做出很不错的诗来了。
既然做了香菱的老师,林黛玉对这个好友兼弟子,就格外的袒护。芦雪广联诗,香菱排在李纨后面,但是李纨声称,自己只起个头,后面就教给大家去做。所以,当众人都联了一遍之后,李纨就道:“我替你们看热酒去吧。”接下来,该香菱了,薛宝钗却命宝琴续联,这一下就乱了秩序,大家都抢联起来。本来香菱就是新手,这一乱抢,就没了香菱的机会。
最后,联诗结束,香菱依然还是只有最初做的两句。大家又提议咏红梅的时候,林黛玉便道:“我还有个主意,方才联句不够,莫若捡着联的少的人作红梅。”
很明显,林黛玉这是在给香菱争取机会,可是,这个机会再一次被薛宝钗抢了去。薛宝钗笑道:“这话极是,方才邢、李二位屈才,且又是客……我们一概都别做,只让她们三个作才是。”而联诗最少的香菱,并不在薛宝钗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大观园中,只有林黛玉才将香菱当做和自己一样的青春女子,从不认为她是奴仆;香菱,也只有在林黛玉面前,才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娇憨率真。两位惺惺相惜的女子,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大观园中,产生了最真挚的友情,很珍贵,也很难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