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宝钗的结局,历来有一种说法是“黛死钗嫁”。其实曹公在原著中多次交待了钗黛的结局,今天从两场活动中来解析。
一、芒种节送花神
《红楼梦》中第二十七回描写了芒种节送花神的活动,四月二十六日花神退位众人来饯行。书中写道: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红楼梦》的底层逻辑是尚春爱花,贾府四艳以春为名,大观园中的女子则以花为喻。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遇到警幻仙姑,警幻出场唱的第一句歌词是“春梦随云随”。脂砚斋在这里敲黑板说,[开口拿“春”字,最紧要!](甲戌双行夹批)
芒种节之际,春天结束百花皆谢,这样的场景在大观园内却在搞庆贺。这实在有悖于曹雪芹对全书的架构,花神退位应该是一个悲伤的日子才对。
这一天,黛玉葬花悲吟《葬花词》,宝玉听后恸倒山坡上,这个名场面才是芒种节送花神的重头戏。曹公的笔墨兜兜转转,为什么把悲痛之情掩盖在喜庆之下?
花神比喻皇后,花神退位暗喻皇后被废。权力斗争历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皇后被废还会有新人补位,后宫新主人随之诞生。
后宫迎来新的掌门人,形势在她的掌控之中。对于新势力来讲,送花神的确是件大喜事,值得庆贺。先有原花神退位,才有新花神上位。
恰恰地《红楼梦》中有两位花神,她们是林黛玉和花袭人。黛玉袭人的生日都是二月十二日花神节,这个对子曹公早就拴好了。
袭为钗副,花袭人是薛宝钗的分身,接替黛玉的花神实际就是薛宝钗。第二十七回的标题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飞燕”“杨妃”类比黛玉宝钗的身份是皇后和妃子。
花神退位暗喻皇后被废或死亡,为什么说黛玉是被废而不是死亡呢?要用另一场大观园中的盛宴来解释。
二、生日宴猜花名
第六十三回,贾宝玉生日晚上在怡红院由袭人等为宝玉再行庆祝,晚宴上玩了猜花名的游戏。宝钗黛玉分别抽到牡丹和芙蓉花签。
宝钗是第一个抽签的,她抽到了牡丹花。牡丹花是花中之王,花签上写的是“艳冠群芳”。花签的注释又强调牡丹花是“群芳之冠”,可以“随意命人”。
这说明薛宝钗已经得到后宫最高权力,她可以随意命令任何人。牡丹花在群芳谱中的位置,好比皇后在妃嫔中的地位。本来的“杨妃”变成了花王牡丹,她的地位晋升到了皇后级别。花签上标注要“在席共贺一杯”,薛宝钗此时已经实现了青云之志,大家都要共同庆贺。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薛宝钗这边是“状元脸上的脓包—满是喜事”,林黛玉那边是什么情况呢?书中写道:
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
相对于薛宝钗的热闹,林黛玉的花签显得相当清冷。陪她喝酒的只有薛宝钗一个人,再次暗示薛宝钗送走了林黛玉,她才当上花王的。
黛玉抽到的芙蓉用“一枝”表示,说明是秋天的木芙蓉。唐代高蟾有一首诗《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中写道,“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高蟾身处晚唐,当时的科举惯例,举子考试之前,先得自投门路,向达官贵人“投卷”(呈献诗文)以求荐举,否则没有被录取的希望。这种推荐、选拔相结合的科举模式弊端大启,导致许多人靠攀附权势得到功名,跻身进士行列。高蟾以芙蓉自比,讽刺那些依靠拉关系得近天颜的红杏碧桃。
林黛玉得到芙蓉花签,暗喻她远离了皇帝被打入冷宫。废黜她的势力正是那些暗中结党、互相攀附的国贼禄蠹。
第二十七回写四月二十六日送花神,第六十三回描述贾宝玉生日却不说具体日期。这两回的情节遥遥呼应,暗写林黛玉被废黜皇后之位。
黛玉花签上的古诗“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诗中写道: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林黛玉曾经写《五美吟》,其中一首咏的就是明妃。薛宝钗在评价这首诗的时候,就提到了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中的句子“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黛玉在送花神时悲吟《葬花词》,其中多有句子正从欧阳修的这首诗中化来。比如: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这一句由“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转化而来,以花的颜色比喻血泪。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这几句说自己终年遭受风霜势力的逼迫欺压,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花期注定不能长久。一旦凋零被风吹散,四处漂泊再也找不到踪迹。
欧阳修诗中则写道,“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这一句感慨傍晚突然刮起了狂风,把花朵吹散,不知飘落到哪里。“狂风日暮”比喻的是当时朝廷接到匈奴呼韩邪的请求,要求公主婚配。
曹雪芹以回风舞雪的手法,借用“莫怨东风当自嗟”一句诗,把猜花名的情节牵回到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
葬花词中暗写林黛玉结局:
被宣布死亡实则被废
《葬花词》中有两句诗意思自相矛盾,却是交待林黛玉的结局。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这句诗的意思是,你们现在死去我把你们埋葬,却不知道我的死期是什么时候。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这句说得很明白,显然黛玉知道自己死在春夏之交。
曹公这么编排是什么意思?前一句黛玉在悲悼别人的时候伤心地想到自己不知道能活多久,后一句就说知道自己死在春残花落的时节了。
这其中暗藏深意,只能这样解释:黛玉还活着的时候,却被宣布死亡,所以她知道自己的“死亡”时间。事实上她被废黜皇后之位幽禁冷宫,生命控制在别人手里不能自主。
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的情节暗喻薛家势力对帝后的围追打击,薛家即“霜雪”,一年三百六十日,严厉逼迫欺压林黛玉的“风刀霜剑”就是薛宝钗。
薛宝钗之所以能得到牡丹花王的位置,是因为她以势欺人,废黜了林黛玉的后位。
再看第六十三回猜花名时林黛玉的座位,书中写道:
宝玉忙说:“林妹妹怕冷,过这边靠板壁坐。”又拿个靠背垫着些。袭人等都端了椅子在炕沿下一陪。黛玉却离桌远远的靠着靠背。
怡红院开夜宴为贾宝玉庆贺生日,芳官等人都嫌热,把外面的衣服脱了。林黛玉却还嫌冷,她远远地离着桌子。这个情形暗示黛玉已经出局,在贾宝玉和后妃们欢庆的宴席上,已经没有了林黛玉的位置。此时的黛玉俨然就是秋江上的芙蓉,被远远地冷落在一边。
结语
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送花神暗喻林黛玉退位;宝玉生日怡红院开夜宴,猜花名暗写林黛玉被打入冷宫;《葬花词》暗示林黛玉被宣布死亡实则被废。
林黛玉的原型何舍里氏,据记载她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诞下太子胤礽后去世。从《红楼梦》中解读的故事和这个结果大相径庭,小说中的何舍里氏化身为林黛玉。她在康熙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被废黜皇后之位,打入冷宫。五月初三生下胤礽之后,朝廷宣布了她的死亡。
薛宝钗的原型大佟佳氏在何舍里氏被废后,协理六宫,成为康熙后宫实际意义上的主人。
历史和小说,真真假假难说请。曹公荒唐言下的辛酸泪,又有谁能解得其中味!青溪一番说辞,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原创不易,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