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证明了整个曹学体系都是错的,脂砚斋不过是利用百家姓来隐写作者和脂砚斋的真实姓氏,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作者怎么会蠢到留真实姓名?曹雪芹这个名字其实借用宋朝话本。其实还有一门学问也是犯了和曹学同样的错,那就是如皋红学。如皋红学的理论有两个核心,一个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冒姓人,还有观点认为红楼梦是写顺治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的。
红楼梦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因为八十回之后的原稿佚失,于是后世的书商程伟元邀请高鹗收集残本,整理出版一百二十回全本,定名为《红楼梦》。好多的红学家在没有看懂红楼梦文本也不想弄懂书中那些秘密的前提下转而在版本和作者等领域大放光彩。仅仅一个作者就推出上百个人物,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江南织造家的曹学。他们认为曹雪芹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从康熙的奶母开始,到曹雪芹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还有所谓的曹雪芹的曾祖曹玺算起,至其祖父曹寅、父辈曹、曹,曹家祖孙三代四人在南京任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之久等等,一直到后前面我们也证明了红楼梦是一个晚明故事,而身为康熙包衣的曹家人是绝对不会为明朝的人物著书立传的,因此建立在江南织造家的曹雪芹的体系就是错误的。如果说曹学整体是错误的,那么其他的缺乏系列化考证证据的洪昇学,冒学,袁枚学,吴伟业学等不一而足也是有问题的。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批学者提出破除对“新红学”的迷信,考查论证了“新红学”理论的不实,著名作家克非先生投入极大的热情,以十年磨一剑的执着精神推出了《红坛伪学——全面透析考证派新红学》。它基本上彻底摧毁了“新红学”的理论基础,指出“考证派新红学”的伪科学性质和非学术的虚假特点。
关于“曹雪芹自叙传”的问题,克非说:“查遍《红楼梦》,只要不是牵强穿凿者,谁能从里面找出曹家的一个人物?一个故事?”紧接着,《红坛伪学》将江南曹氏家族与《红楼梦》贾氏家族各自排列了“十大事件”,证明这两个家族的完全不同,证明将“曹贾相连”完全对不上号,“南巡接驾”也好,“元妃省亲”也好,曹贾无法铆合。克非先生还层层深入,将《红楼梦》逐回比对,找不出江南曹家的“史”和曹雪芹的“传”,没有曹家的人物和故事。
其实在否定曹学方面,如皋红学也是功不可没的,红楼梦真事隐假语存,满纸荒唐言,所有的人名都是假的,凭什么曹雪芹就是真的?如皋红学的功劳就在于肯定红楼梦的作者只能是明末清初人,红楼梦也具有自传性质。因为开头就说:“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隠去,……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说起?说来虽近荒唐……”。胡适考证的生於清中期的曹雪芹(约—约)会把魏晋、唐宋元时期指为“如前”,但不会把距他一二百多年前的元明代(公元年-年)说成“近日”。只有明代或明末清初时代人才能把元代、明代视为近日。这个如皋红学一针见血,看的很明白。
如皋红学继续肯定了红楼梦作者和增删者应是极其熟悉明末清初戏剧的文人,而出生清朝中期的北京“曹雪芹”做不到的,同样他们只应生活在明末清初,亲眼看到过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服饰,才能作出如此过细的服饰描写。
但是如皋红学将冒辟疆看成《红楼梦》的作者,则是一个大大的失误,它也犯了和曹学一样的错误。还是从盲人摸象开始说,盲人摸象是一个成语,描绘的是认识不到事物的全貌,用一部分性质和特征对全貌进行概括和替代的现象。最早的盲人摸象出自《大般涅槃经》:“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杆;其触脚者,言象如木白;其触背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本来盲人摸象无可厚非,摸到哪里说哪里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盲人只摸象体的一部分,却粉要说是全貌,并且顽固的各执异说,固执己见而乱加揣测并排斥他人说法,那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腻想症了。
如皋红学和曹学一样,在这里都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还有就是断章取义和牵强附会。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如皋红学和曹学放弃了对象牙的研究转而研究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如皋红学和曹学放弃了对象耳朵的研究转而研究簸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如皋红学和曹学放弃了对象头的研究转而研究石头;其触鼻者,言象如杆,如皋红学和曹学放弃了对象鼻子的研究转而研究木杆或者石头杆;其触脚者,言象如木白,如皋红学和曹学放弃了对象脚的研究转而研究木白;其触背者,言象如床,如皋红学和曹学放弃了对象背的研究转而研究卧榻和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如皋红学和曹学放弃了对象腹部的研究转而研究瓷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如皋红学和曹学放弃了对象尾巴的研究转而研究草绳和皮鞭了。
古人研究学问还知道我注六经,大不了六经注我,但是把六经全部抛开,到了我注我自己的地步,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显然洪昇学,冒学,袁枚学,吴伟业学等都是这个思维下的错误论证。
红楼梦真事隐假语存,抛开那些淹没在历史洪流下的个人悲剧,那些明末清初的官员可都是在历史上留下印迹的,与历史方面有关的人物如严老爷、王老爷、张同圭、聋哑僧人、周太监、东平郡王、南安郡王、沈世兄、仇都尉、杨都尉、冯唐、冯紫英、卫若兰、秦可卿葬礼上的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等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重臣,他们的事迹是可以在史书上查到的。如皋红学和曹学在这些人物的解读里是没有半点作为的,基本上一个都找不到历史原型。
曹学顶多解读出来曹雪芹家族和李煦家族,可是四大家族如何解释?四王八公如何解释?江南甄家如何解释?甄家的宝玉怎么解释?史家弟兄三人如何解释?如皋红学在这里也是一样的懵然无知。
如皋红学认为,“曹雪芹”是假名,现代叫笔名。鲁迅姓周,巴金姓李,曹雪芹难道不能姓冒吗?可是如皋红学是按照什么联系把红楼梦的作者和冒姓联系在一起的?文史互证?史诗互证?百家姓?金石胡证?一个都没有,基本上还是曹学那一套错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还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的联系,还是不过换汤不换药而已,在加上一点,如皋红学读不懂大荒经,连红楼梦的地点都没有搞清楚。
如皋红学认为其作者必备的几大要素是:
要素一:他必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巨匠。诚然冒辟疆是明末清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水绘园诗词唱和的首领、诗词集《同人集》总编,但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巨匠多达百人,凭什么作者一定是冒辟疆?
要素二:应生于世代官宦书香之家,有贵介公子生活经历。诚然冒辟疆父輩上溯六代外放为官,五世冒鸾、十一世冒起宗贵为进士,其父冒起宗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督理七省漕运,正是《红楼梦》中的“所赖天恩祖之德”,号称“巨富豪门”。可是贾府有一个女子嫁入皇宫,隐文本里还有一个皇室公主下嫁贾府,冒家有这个殊荣吗?
要素三,要有广泛的社会交往來,医卜巫娼都通。诚然冒辟疆六次到京参加科举,连续多日在南京桃叶渡招待宾朋,来者不拒,耗资不菲。后加入复社,参与发布《留都防乱公揭》,退隐如皋水绘园后,也招待上千文友诗词唱和,“士之度江而北,度河而南者,无不以如皋为归”,冒辟疆拥有巨大社会声誉和社会交往经验,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但是贾宝玉的真实身份决定了他厌恶那些禄蠹,也绝不会去参加科举,何况还娶了六次?
要素四,熟悉女性,广交女友,有丰富的女性故事素材。诚然冒辟疆六次科举,每次都流连南京与苏州等风月场所,与秦淮八艳中的陈圆圆有婚约、在李香君住所三十天每天一论文问世、与董小宛归隐九年、吴蕊仙更是为他专程赶到水绘园……他还与其她名妓往来,夫人一位,先后纳妾五位(其中就有袭人晴雯型通房丫头),好友在《冒姬董小宛传》称冒辟疆“所居凡女子见之,有不乐为贵人妇,愿为夫子妾者无数”。其对女性之关心了解,可谓世间少有。可是文本里的贾宝玉身份尊贵,他都是在贾府和外面到贾府避难的女子多一批来往,很少出去风花雪月,到冯紫英家里属于被邀请,从没有与所谓的名妓交往的愿望和事实。
要素五,要有坎坷的人生经历,乃至风尘碌碌,一事无成。诚然冒辟疆六次科举未遂,却险些被阮大铖抓捕杀害,归隐后明朝覆灭,冒辟疆南下逃亡,结果僮仆被清朝大军屠杀二十余个,而资产被抢劫一空,家道中落,到晚年,冒辟疆庶出的弟弟变卖祖产,冒辟疆不得不搭建三间草房,把茅为盖,挂席为门,绳枢瓦牘,仅敝风雨,靠卖字为生,正是《红楼梦》中的“茅椽蓬牘,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的原形。但是贾宝玉的尊贵身份显示出他根本不会被明朝任何一个官员抄家和虐待,相反抄家的是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军,而且贾宝玉是一个残疾人,贾府败落后拖着一条残腿四处漂泊,文本里说他重点在无锡和会稽流亡,这些地方估计冒辟疆根本就没有去过。
至于冒辟疆和贾宝玉同是情种的说法也站不住脚,晚明情教泛滥,情种多了可以成千上万,难道他们都是贾宝玉不成?把冒辟疆和秦淮八艳等女孩爱戴更是一个败笔,秦淮八艳大部分都是娼妓,社会最下等卖笑卖身之人,而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皇室后裔,二者根本不可比较。至于唯一的“两府一园”却有点关联,《红楼梦》中的贾家建筑格局是:宁国府、荣国府和大观园。诚然这“两府一园”的格局世间只有冒家,二者绝非巧合,从这一点就可以断定贾宝玉的原型就是冒辟疆也属于牵强附会,说不定脂砚斋真的与冒辟疆有过往来,甚至在冒辟疆的府邸躲避战火期间,脂砚斋借鉴了他的府邸的格局修订了大观园的格局也未可知。
将董小宛比作林黛玉更是无稽之谈,如果把董小宛比作林黛玉,则贾宝玉的正妻薛宝钗的历史原型是谁?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历史原型尚无法自圆其说,更不要说贾府那些金陵十五钗了,冒辟疆的老家在金陵吗?至于从戏班子到美食来考证人物的关联更是匪夷所思。后面唯一有联系的就是通灵宝玉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写《石头记》的人必然热爱石头,这是自然。冒辟疆爱石有癖,他的终身好友将自家花园的假山石全部移赠给他,辟疆大难垂死,念念不忘的是假山之类的硕大的奇石。可是贾宝玉喜欢的却是可以含在嘴里的通灵宝玉,而空空道人和手头的对话里的那块石头,其尺寸大小自然也和假山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历史考证冒辟疆是公元年去世的,而红楼梦里的脂砚斋死在曹雪芹的历史原型以后,我们考证出来曹雪芹的历史原型严绳孙死在公元年前后,自然脂砚斋死亡是在公元年前后。脂砚斋以九荀高龄在无锡圆寂,冒辟疆呢?
综上所述,如皋红学将冒辟疆看成《红楼梦》的作者是一个大大的失误,顺治董小宛的故事更是无稽之谈,红楼梦的作者也不是冒辟疆。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