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文选自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原题目是“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本文只节选了一小段,课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篇课文篇幅有点长,不过大家也不用害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任务不重,我们就把它当作一次阅读训练,解决好核心问题就行了。
首先来扫除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感知内容。
从文中圈出有注音的字组成的词,认真读几遍。把文中出现的人名用横线画出来,看看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朗读课文一遍,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接下来认真读一读“阅读提示”,找出本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课文中的宝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本课的核心任务就是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语言评价贾宝玉这个人物。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大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很容易可以找出事情的起因:大观园外飘来一只风筝,引起大家的兴趣,大家决定放风筝。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是课文的主体,写了众人放风筝的经过。
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我们再细读第二自然段,从中画出直接描写贾宝玉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批注。
要求写清楚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这样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贾宝玉的什么特点。
比如第四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得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这句话描写了贾宝玉放风筝时的动作、语言、神态。他说丫头们不会放,争着想要好好表现一番,结果出丑了。”急得头上出汗“、恨的掷在地上”、“指着风筝道”这些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突出了宝玉天真、顽皮、率直的性格特点。
觉得别人非常简单事情也做不好,急着上去帮一把,结果发现事情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这样的经历很多人都有过。作者这段描写非常贴近现实,把虚构的人物形象写活了。
除了贾宝玉,其他人物的刻画也非常成功,比如黛玉、紫鹃、李纨等等。大家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感受一下这几个人物的特点,进一步领会结合具体描写准确评价人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做阅读题的时候经常要用到。
学到这里,我们对课题中的“趣”字已经有所领悟,文中很多情节都突出了这个“趣”字:
黛玉提议放风筝,小丫头们急忙七手八脚地去拿风筝,准备放风筝的工具。众人都拿自己的风筝来放,独有宝玉的风筝飞到房子那么高便落下来了,急得他头上出汗,众人都笑他。风劲过来时,黛玉接过风筝来放,感受放风筝的乐趣,却不舍得放走风筝。李纨劝她说放风筝也是放晦气。于是紫鹃绞断风筝线,也放走了晦气。三个风筝绞在一起,众人一齐收线,结果风筝线断,飘飘飖飖飞去,热闹非凡,十分有趣。“趣”字是课题的题眼,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写的。这也让我们明白了写作文要围绕题目的中心意思来选材,千万不能偏题。
这篇课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体现了贾府大观园在鼎盛时期,宝玉生活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虽然课文只是《红楼梦》中的一小片段,却也让我们见识到了这部鸿篇巨著的无穷魅力,它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清朝文人得舆在《京都竹枝词》中写道: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鲁迅先生也曾这样评价《红楼梦》: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学术界甚至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这样的地位,可谓空前绝后。这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我们不可不读。
当今这个碎片化阅读时代,能够沉下心来阅读整本书已经成了一种稀缺的能力,很多孩子的专注力已经被各类电子产品严重破坏,根本看不进纸质书。
这套彩绘版的《红楼梦》纸质精美,图文并茂,能带给孩子非常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正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一大利器。如果你正为孩子不爱看书发愁,那就赶紧入手一套吧。
¥5红楼梦茅盾节编彩绘本全4册四大名著系列青少年版无障碍阅读世界名著小说红楼梦6-12-15岁京东好评率93%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90购买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