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我曾几次读过《红楼梦》,读的是曹雪芹和高鹗合著的一百二十回的两部不同版本。不过后来因为搬家,不知咋的把存书给弄丢了,《红楼梦》也就成了我记忆中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最近,因为构思一部长篇小说,章节内容涉及《红楼梦》,我便再次通读了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和高鹗合著的一百二十回《绣像全本红楼梦》,和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原著、脂砚斋主人评点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没想到,这次重读《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竟然让我放下了要写的那部长篇小说,决定先写有关《红楼梦》的读书札记,第一篇就写《红楼门外谈:脂砚斋猜想》。其中的原因,并非想挤身红学研究一群,而是我在重读《红楼梦》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个久而未揭的“红学之迷”:脂砚斋到底是谁?
一、脂砚斋的贡献
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伟大现实主义作品、位列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自面世以来,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手法,吸引了无数读者;更有众多的文人学者沉迷其中,以其博大精深的学识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促成了专门研究《红楼楼》及其相关考证的“红学”。
《红楼楼》的作者曹雪芹生于年,卒于年2月1日,处于清代乾隆朝中期。乾隆朝一度被誉为清代“全盛”的黄金时代;不过后来历史事实昭示,所谓“全盛”只是表面现象,乾隆朝实际是大清帝国由盛至衰的转捩点,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消亡前的回光返照。
据考证,从曹雪芹曾祖父曹玺起,曹家三代4人曾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达60多年,是康熙皇帝的宠臣。康熙皇帝6次南巡过程中,5次住宿在曹家府上。因此,曹家算是当时极其显赫的官宦世家。但在雍正朝初年,因宫廷内斗曹家屡受打击,最后至家产抄没。曹家后人包括曹雪芹在内,在家道破落式微之后迁居北京。曹雪芹在家族际遇突变之后,猫在北京饥寒窘迫的“悼红轩”中,饱含辛酸之泪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以其浩渺无涯的风华襟抱和深不可测的才情学识,将其家族由盛至衰三代人曾经的荣华富贵和命运的跌宕起伏,借助当时流行的章回小说形式,写成了《红楼梦》一书。
我们没有太多的证据,证明曹雪芹是历史超人,有敏锐的眼光,能精准把握历史命脉走向。我们现在能够说的只是,曹雪芹一生恰好处在大清帝国由盛至衰的拐点,同时也恰好生活在其家族由繁华走向没落之时,他书中真实反映了当时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在精细入微的人物刻画和入木三分的世态描摹中,抑且卓越地揭露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有意无意地暗示了封建时代必然消亡的历史结局。在这过程中,他依据自己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通过高度的艺术手腕,带着依恋和徘徊的感伤,唱出了一曲封建贵族阶级不可逆转地走向灭亡的挽歌。
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楼》是以曹雪芹家事和江宁织造府为素材和原型的自传体小说。按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的说法,小说最初以转抄本问世,题名《石头记》,也题《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书名。到了清代乾隆朝年,梦觉主人序本才正式将其书题名为《红楼梦》,而这时书的作者曹雪芹已在幼子夭亡的忧伤和贫病无医的凄怆生活中,逝世20多年了。
《石头记》稿成之初,即有人为其评点。从红学家考证、梳理后的资料看,《石头记》稿成后,有脂砚斋、畸笏叟、杏斋、梦觉主人等人为之评点,脂砚斋是早期抄本的一个主要评点者,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早期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评石头记》字样,人们便称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则是集各种脂评《石头记》版本而成,有曹雪芹亲撰的《石头记》前80回,包括全部脂砚斋评语。《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则是是后续的抄本。按时间顺序看,著名的主要脂评《石头记》有以下几种版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王府本、戚序本、列藏本、梦稿本、舒序本、郑藏本、靖本、甲辰本、程甲本、程乙本,而且市面都有过印刷发行。其中甲戌本只有十六回,即1至8回、13至16回、25至28回,回数虽少,但脂评有多条,是现存时间最早的一部脂评本《石头记》;己卯本:存四十回。即1至20回、31至40回、61至70回(内第60回、67两回原缺,系后人武裕庵据程高系统本抄配),脂评条;庚辰本:存七十八回,即1至80回,底本原缺第64及67回两回,批语之多为各本之最,总计余条,但前二十回基本没有多少评语;戚本:分别有戚序本、脂戚本。戚本是最早传印的80回脂本,此本抄写工整认真,清楚有条,错讹字极少,是脂本系统中面貌颇为精良的流传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是以戚序本为底本,并收录了现存八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的全部批语(包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本、蒙府本、列藏本等等)。
因脂砚斋二十年如一日地评点《石头记》,评点的次数、版本较多,评点内容繁杂,所作的评点中自称和作者关系密切,深知作者著书底里,与作者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了解书中所写的红楼之事,熟知作者著书过程中采用的多种奇妙手法,还不厌其烦地引导读者步步深入,从而发现线索,在某种程度上可说参与了小说的创作过程,因此脂砚斋的评点较为后人重视,将其甲戌以前(乾隆十九即年以前)的初评、再评的甲戌本,丙子本(乾隆廿一即年)、己卯本(乾隆廿四即年)的三评和庚辰(乾隆廿五即年)的四评,称为带有脂砚斋评语的八十回《红楼梦》脂评本系统,统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另一个系统,则是是经过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不带评语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程高本。
从脂砚斋批语的年代、章回和四评过程,联系曹雪芹卒于年,生前自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我们这些后人有理由相信,脂砚斋确实参与了《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的创作过程,曹雪芹也确实根据脂砚斋的评点对《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增删五次”。
因此,毫无疑义,由于对《石头记》二十年如一日的评点、整理、校订、注释、传抄,脂砚斋对《红楼梦》有重大贡献。
二、脂砚斋的评点
目前所见到的脂砚斋评石头记的几种传抄本,保留了几千条批语,有些批语还是用朱墨批的。从其批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脂砚斋的评点用心细致、分析中肯、批点到位,不仅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书中情节,领会作者意图,还给后人对《红楼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通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一书,我们从中看到:
1、脂砚斋的评点,说明其不仅参与了《石头记》一书的创作,并且最终决定其书名为《红楼梦》。在甲戌年之后曹雪芹尚在世的十几年间,从“重评”到“四评”,《红楼梦》原书稿一直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从重评一直到四评都保持此名。甲戌本小说正文有这么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说脂砚斋参与本书的创作,这体现为脂砚斋不仅对书中情节、人物描写、用语用词进行评点,还可以决定其中一些内容的增删。如第十三回写秦可卿之死,脂砚斋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2、脂砚斋的评点,揭示了《石头记》一书的主旨和总纲。脂砚斋在甲戌本第一回的侧批,认定“无材可去补苍天”是“书之本旨“;第二回,贾雨村看到“智通寺”门旁破旧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脂砚斋先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后又在“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处批曰:“一部书之总批”;甲戌本第一回中僧道曾言:“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脂砚斋侧批:“四句乃一部之总纲”;在警幻仙子说到有“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时,脂砚斋批:“点题。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
3、脂砚斋的评点,证实当时场景,揭示相关细节的内幕。第三回,写林黛玉初进荣国府见到贾母时,脂砚斋评点:“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好看煞!真有是事,真有是事!”书中写“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脂砚斋评点:“为黛玉写照。众人目中,只此一句足矣。”王熙凤出场时音容笑貌的描写,脂砚斋评点:“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写到“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脂砚斋在这段话中间先评点:“写阿凤全部传神第一笔也”、“‘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却是极淡之语,偏能恰投贾母之意。”书中写到“只见一丫环来回:‘老太太那里传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门”,脂砚斋批:“后房门。”,“由后廊”脂砚斋批:“是正房后廊也。”,“往西,出了角门”,脂砚斋批:“这是正房后西界墙角门”。“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脂砚斋批:“这正是贾母正室后之穿堂也,与前穿堂是一带之屋,中一带乃贾母之下室也。记清。”,“便是贾母的后院长了。”脂砚斋批:“写得清,一丝不错。”第五十二回未,“急得晴雯央道:‘小祖宗!你只管睡罢。再熬上半夜,明儿把眼睛抠搂了,怎么处!’宝玉见到他市面上急,只得胡乱睡下,仍睡不。一时听得自鸣钟已敲了四下,”脂砚斋夹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种写法,避讳也。”五十三回在“一时贾珍进来吃饭,贾蓉之妻回避了”后批:“自可卿死后未见贾蓉续娶,此回有‘贾妻回避’语,是书中遗漏处。”
4、脂砚斋的评点,透露了作者家世,感慨其平生遭际,表明其与曹家、贾府、宝玉关系亲密。第一回中癞头僧指着甄士隐大笑,在其所念的四句诗的第三句“好防佳节元宵后”,甲戌本有侧批云:“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第四回写门子告知贾雨村“护官符”谈及贾、史、王、薛四家,说“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脂砚斋评点:“早为下半部伏根。”;“第十六回甲戌本有回前总批:“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明点康熙六次南巡,其中五次驻跸江宁织造曹家的事。庚辰本在四次南巡接驾时侧批曰:“真有是事,经过见过”;第二十八回,宝玉等人在冯紫英家宴会上喝酒,庚辰本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甲戌本侧批:“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西堂是曹雪芹祖父曹寅的书斋。第二十七回,写宝钗园中扑蝶听到红玉和坠儿的悄悄话,但怕她俩难堪,“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那里了?”脂砚斋批:“像极!好煞,妙煞!焉的不拍案叫绝妙!”同回写宝玉听黛玉哭道“葬花吟”,脂砚斋侧批:“余读《葬花吟》至交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次不能下批。”回未写“宝玉听了,不觉痴倒。”脂砚斋侧批:“石兄痴倒,余几乎哭倒。”第三十八回写众人题菊花诗吟螃蟹咏,黛玉“因说道:’我吃了上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令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脂砚斋批:“伤哉!作者犹记矮频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第七十五回“回前评”有“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对清”之语。又,例如小说写丫鬟用小茶盘捧茶,蒙府本脂侧批::“作者非身履其境过,不能如此细密完足。”第三回,当王夫人向林黛玉介绍贾宝玉时,开口便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甲戌本侧批: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蒙府本脂砚斋侧批我读至此,不觉放声大哭。写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甲戌本侧批:少年色嫩不坚劳,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闻此放声一哭。第八回,写宝玉被骗,“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甲戌本眉批:“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第十七回,宝玉陪父亲晋见元妃时,贾政说:“岂意得征风鸾之瑞”,庚辰本侧批:“此语犹在耳。”第十八回写元妃省亲,庚辰本脂眉批::“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第二十回,“前儿和宝玉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庚辰本侧批“倒卷帘法。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同是第二十回,李妈妈质问宝玉:“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庚辰本侧批:“真有是语。”“谁不帮着你呢”后,庚辰本脂侧批:“真有是事。”第二十二回的“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第二十三回,写贾政“忽又想起贾珠来”,脂砚斋却“批至此,几乎失声哭出”可见贾珠作为宝玉之亡兄,亦非虚拟,该哭的是宝玉,脂砚哭了。第二十五回,写宝玉“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甲戌本脂侧批:“余几几失声哭出。”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溜溜达达到了凤姐院里,因为凤姐不识字,让宝玉帮忙,庚辰本脂侧批:“有是语,有是事”:第六十三回,写贾蓉与丫环胡调,丫环说:“知道的说是顽”,庚辰本夹批云:“妙极之顽!天下有是之顽,亦有趣甚!此语余亦亲闻,非编有也。”第七十四回,写贾琏借当,庚辰本夹批:“盖此等事,作者曾经,批者曾经,实系一写往事,”第七十七回,写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庚辰本夹批:“况此亦是余旧日目睹亲闻,”
5、脂砚斋评点,深知拟书底里,透露文中的寓意,注释词语典故,揭示相关写作技巧和创作内幕。如甲戌本第一回有一段眉批总述“书中之秘法”的批语:“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其他批语提到曹雪芹写作手法:伏脉千里、春秋字法、横云断岭法、云罩峰尖法、拆字法、三五聚散法、偷渡金针法、不写之写、未扬先抑法、倒卷帘等等共四十余种。第五回写警幻向宝玉解说《红楼梦》十二词曲,说到“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时,脂砚斋评点:“多大胆量,敢作如此这文!”第六回,写袭人“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脂砚斋评点:“一段小儿女之态,可谓追魂摄魄之笔。”写凤姐正与刘姥姥说话,“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脂砚斋评点:“惯用此等横云断山法。”另外,脂砚斋在评点中为隐词廋语、难文僻字作出了注解,如“金蜼彝”注明:“蜼,音垒,周器也”;“海(上台下皿)”注明:“音海,盛酒之大器也”;甚至为当时刚发明的“逛”字注音,说明该字出自《谐声字笺》。脂砚斋在评点中指出书中人物、地点,作者运用了谐音、拆字等手法使其有所寓意。如“元、迎、探、惜”四春之名是“原应叹息”之意,“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霍起”是“祸起”,“娇杏”是“侥幸”,“凡鸟”两字合成凤姐的“凤”字等等,这些若不是脂砚斋揭示,读者是很难读得出来的。
总之,脂砚斋对《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是有重大贡献的。然而,这一神秘人物究竟是谁?与曹雪芹是什么关系?一直未被世人知晓,成为红学界至今尚未解开的一个大迷团。
*原创首发,图作者亲自所画,转发需联系我
原创作家:杨宇,男,年4月生于广东徐闻,年下乡龙塘公社插队,年回城工作,大专毕业,中共党员。曾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获多个奖项,喜欢画画、摄影和写作。文学作品见刊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珠海特区报》、《湛江日报》、《中国交通报》、《中国民航报》、《中国妇女报》、香港《文汇报》和中国诗歌网等。年退休后至今先后出版《梦美家园——他和她的故事》(长篇小说,73万字,上、下册)、《风起云飞》(长篇小说,51万字,原名《天旋地转》,获年湛江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和《风花云月》(长篇小说,56万字)等3部小说。现为珠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