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得了血山崩之后,积劳成疾,病倒在床,经过太医精心诊治过后,虽然能够下床行走做事,但仍需要用人参配药。
王夫人四处寻找无果后找到贾母,贾母让鸳鸯取出一大包人参,王夫人交给太医配药时,太医说道:
“人参固然是上好的,如今就连三十换也不能得这样的了,但年代太陈了。这东西比别的不同,凭是怎样好的,只过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的了。”(《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王夫人听完之后,让周瑞家的做好记号收好,派人外出购买并对外宣称用的是贾母给予的人参。
在这个过程中,王夫人为何要偷梁换柱糊弄贾母?
人参明明已经失效,为何还要还给贾母?
本质是不想让贾母知道人参不能再用。
生活中,上了年纪的人对物质往往看得比较重。珍藏了多年的人参,对于贾母来说很重要,所以王夫人让人买完二两人参替代,将剩下的归还给贾母,为的是让贾母安心。
从实际举动来看,王夫人的做法是在糊弄贾母。
王夫人为何要这样做?
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开始用这种做法对付贾母。撵走晴雯后,她声称晴雯得了女儿痨,骗过了贾母;江南甄家找她私藏赃物,她处置后并未向贾母汇报,贾母不让参与甄家之事,她仍然我行我素。在这种情况下,把失效的人参当作可用之物应付贾母,对于王夫人来说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实质上,王夫人更想通过此举在薛宝钗面前立下规矩。
贾府进入末世,贾宝玉的婚事渐渐明朗。贾元春端午节前赏赐礼物,暗示“金玉良缘”,支持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贾母虽然支持林黛玉与贾宝玉,但是最终还是认可了薛宝钗。在这种情况下,薛宝钗嫁进荣国府,成为大概率的事情。
面对薛宝钗这个未来的儿媳妇,王夫人想要维护婆婆的尊严,立下婆媳之间的规矩,是正常想法。处理失效的人参,在薛宝钗面前表现对贾母恭敬,从而让薛宝钗学习效仿,暗示出这样的规矩:哪怕是婆婆出了问题,儿媳不仅不能颇有微记词,还要努力维护婆婆的名声。
薛宝钗是一个聪明人,对于王夫人的做法心知肚明。对此,她没有保持一往温良贤淑的做法,而是奋起反击,让王夫人低头。
她首先制止周瑞家的外出买人参,随后亲自安排办理此事,主动帮忙找人购买人参。事情办妥之后,薛宝钗向王夫人说道:
“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薛宝钗一番话,表面嘲讽贾家,实则嘲讽贾母,本质是对王夫人的反击。
贾家历经百年富贵,无论声望还是势力都远远超过薛家。薛家、王家虽然在京都有自己的势力,但是与贾府相比相差甚远,所以薛宝钗和母亲、哥哥,以及后来的薛蝌兄妹,都依附贾家生活。所以,薛宝钗嘲讽贾家是幌子。
贾母是贾家的老祖宗,培养出贤德妃贾元春,撑起贾家上下千余人的生活;对待薛宝钗也是仁义尽至,不仅给她办过15岁生日,还当众表扬她比家里的4个女孩都优秀。薛宝钗对她只有尊重和感激,不应该有嘲讽。
所以,薛宝钗表面嘲讽贾家、贾母都不是她的本意,她的本意是向王夫人“叫板”,本质上否认王夫人的做法:百年人参已经失效,不应该珍藏,这样做就是没见过世面。
嘲讽的背后,实则是否认了王夫人对贾母的做法,打破了王夫人立下的规矩。
薛宝钗本来与王夫人关系非常深厚。金钏儿死后,她第一个私下去安慰,并把自己的衣服给金钏儿妆裹;无人管理大观园之际,她答应王夫人的请求,与李纨、贾探春共同管理家务事。但是夜查大观园之后,薛宝钗意识到贾家遇到危机,不仅搬离了大观园,还劝阻王夫人要节省开支,最终演变成暗中嘲讽。
面对薛宝钗的嘲讽后,王夫人无可奈何,只有假装糊涂的说:“这话极是。”
王夫人和薛宝钗之间为何会走到这一步?深层次的原因家族势力的此消彼长。
贾家兴旺,没成婆媳之前,王夫人不用立规矩,薛宝钗也会千方百计讨好她;贾家没落后,王夫人既想依靠薛宝钗还要立规矩,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受到薛宝钗嘲讽。
王夫人立规矩,薛宝钗破规矩,此事虽小,却深刻地揭示出一个深刻道理:无论是什么样的关系,相处之时都是以实力为前提,没有实力,立起来的规矩终究也会被破掉,碎成一地鸡毛,成为笑柄。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