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一次题咏中,两人心意相通
陈能雄/文
大观园竣工后,贾政携贾宝玉和清客们进园子中游玩,并为各处景观题匾作对。贾宝玉才情不凡,他题了“有凤来仪”、“蘅芷清芬”等匾额对联,博得了众人的夸赞。贾政命人把贾宝玉所题的四字匾额和七言对联先制成匾灯,等省亲之日,再请元妃决定,很多景观还没有名称,这是到时候专门请元妃选择几处赐名的。如贾元春给“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给“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
贾政和贾宝玉游园那日,有一个居所除了题写有四字匾额外,大家还商量着给它起个名字。这个地方就是后来李纨所居住的稻香村,贾政一行来到此地时,看到杏花娇艳如霞,有茅屋竹篱、田垄菜畦,屋边种有桑榆槿枳等树木,一派田园风光。贾政看了很喜欢,竟然动了弃官归农之念,他高兴地叫大家为这处景观题咏。清客们见此处杏花绽放,有乡村气息,都说要取名为“杏花村”,再用竹竿挑起一个酒幌,就更有诗情画意。
“杏花村”这个名字甚好,不妥之处,就是犯了杜牧诗中的正名。贾宝玉才思敏捷,他说此处应题“杏帘在望”四字,至于居所名称嘛,“杏花”二字太过粗陋,就引用古诗“柴门临水稻花香”之句,取名为“稻香村”。大家都拍手称妙,贾政却斥责贾宝玉在众位先生面前卖弄才学。
“稻香村”这个好名字没有被贾政采纳,也许是他嫌名字不够好,又或是贾宝玉一番“天然图画”的辩论触怒了他。我们不知道在元妃省亲那天,贾政有没有把“稻香村”这个名称呈报给贾元春阅览。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贾政把贾宝玉所题的“杏帘在望”四字灯匾,以及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悬挂在这个地方。因为贾元春在元宵夜给“杏帘在望”赐名为“浣葛山庄”就是从贾宝玉的对联词句中得来的。
贵妃娘娘都赐名“浣葛山庄”,这个名称就是定下来了。那么,后来此处居所为啥又改叫“稻香村”呢?是贾宝玉偷偷改回来吗?当然不是,贵妃娘娘的话就是谕旨,别人哪里敢擅自改动。关键时刻,还得看才华横溢的林黛玉,是她的一首诗感动了元妃,使“稻香村”这个好名字失而复得。
贾元春想亲自试一下贾宝玉的才学,命他为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各赋一首五言律诗。在规定时间里要写四首律诗,这个大费神思,贾宝玉写好《有凤来仪》、《蘅芷清芬》两首,才智已经有些枯竭,正在苦思《怡红快绿》这一首。林黛玉见贾宝玉急得满头大汗,就暗中帮他写《杏帘在望》这一首。林黛玉当年乘舟上京的途中,曾见江河两岸的农田风光,她略一沉思,提笔在纸条上写下: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我们从林黛玉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她与贾宝玉心意相通,起首两句“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寥寥几字就描绘了贾宝玉所题的“杏帘在望”四字中的景致。一个是贾宝玉开了题目,林黛玉就顺着他意思写了两句切题切景的诗句,真是“夫唱妇随”,知宝玉者莫若黛玉。
这首诗虽然是描写田园村庄的风光,但最后一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歌颂太平盛世,这符合应制诗颂圣的特点,很合贾元春的心意。全诗最引人入胜的是中间二联,为我们展开一幅春色无边的田园画卷,清新自然,优美动人。尤其是“十里稻花香”之句,有乡村美丽之景,也有丰收喜悦之情。贾元春暗自叫好,把《杏帘在望》列为四首之冠,并把“浣葛山庄”改名为“稻香村”。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在点评这一细节时说:“仍用玉兄前拟‘稻香村’,却如此幻笔幻体,文章之格式至矣尽矣!”小说的这段文字中又有夹批:“如此服善,妙!”小说作者就连一个景观名称都要大费笔墨,前后改动,我想是为了显现出贾元春对《杏帘在望》这首诗心悦诚服,尽管她并不知道诗作是出自林黛玉之手,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作者为了表现出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感。
自此,“稻香村”这个名称在一波三折后,终于尘埃落定。这中间不能不说有林黛玉的功劳,要不是她写的这首诗打动了元妃,元妃又岂会凤颜大悦,把自己亲赐的名称“浣葛山庄”改成“稻香村”呢?这不是当众打自己的嘴吗?同时,小说中的这一段描写也显现出了林黛玉的非凡才华,后来她为大观园的一些景观比如“凸碧堂”、“凹晶馆”拟写名称,贾元春、贾政看过后竟然全部录用。林黛玉的这首诗帮了贾宝玉一个大忙,让贾政从此对贾宝玉改变看法,因为宝玉所取名的“稻香村”,居然和贵妃娘娘不谋而合。
《红楼梦》中的这一回,在有些版本里的回目是:“助情人林黛玉传诗”,这让人浮想联翩,除了优美的诗歌外,还有他们两人温馨美好的画面。人们常说要为心爱的人写一首诗,林黛玉就是这样的人,她把最好的律诗《杏帘在望》献给了最心爱的贾宝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