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药很可能被人动过手脚,尤其是她常年吃的丸药,整个配制过程漏洞太多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味药材可能早已经被人“调包”替换掉了。
根据《红楼梦》第三回提及的“人参养荣丸”和第四十五回薛宝钗提及黛玉药方中分量极大的人参,我们可以得知,黛玉所吃药物中最重要的药材就是人参。
清朝普通人参的一斤的价格就要价值上千两银子,黛玉常年累月的用大量人参配药,贾府日渐衰落,如何能承担的起呢?
到了七十七回中作者大费笔墨特意写了王夫人给王熙凤配药时,整个荣国府已经找不出什么好人参了,薛宝钗还明确跟王夫人说,外面买的人参大多是假货。
这里应该是作者隐晦的在暗示黛玉的药早就已经被人动了手脚。
那么找出这个动手脚的人,我们应该先搞清楚黛玉具体都吃哪些药?从医生开方子到黛玉吃进嘴里,具体经过了那些程序?具体由哪些人负责?谁最有动机谋害黛玉?他/她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林黛玉平时吃什么药?有几个环节可以做手脚?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个先天不足,极怯弱的“病美人”,她刚一亮相就因为母亲生病去世,“哀痛过伤”大病了一场,好不容易才好起来。
当林黛玉到了荣国府,见了贾母和邢、王夫人等长辈,大家一看她的“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的模样就知道她有不足之症,这里黛玉自己介绍了身体情况是“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然后这里提到了林黛玉平时吃的一种药,叫做“人参养荣丸”,贾母当时吩咐了这样一句话“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注意,这里有一条脂批,叫做[甲戌侧批:为后菖菱伏脉。菖菱指的是贾府的支系子孙贾菖和贾菱。这里先做个标记,后面再说。
接着说人参养荣丸,是一种丸药,也就是成药,做好了的药丸子。《红楼梦》成书于乾隆中期,当时社会上药铺里已经有很多成药,《红楼梦》中也提到了很多丸药的名字,什么,比如调经养荣丸、八珍益母丸、天王补心丹、麦味地黄丸、梅花点舌丹等等。
比如大姐在逛大观园后病了,王太医看后说“不必吃煎药,我送丸药来,临睡时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是了。”又有第三十五回紫鹃提醒黛玉吃药,说“姑娘吃药去罢,开水又冷了。”
我们可以得知黛玉在贾府吃的人参养荣丸,也是需要用水研开喝掉的。应该是一个黑色的药丸子,她本人是看不见这个药丸子里有什么东西的,至多也就是能根据味道来判断,是不是跟以往在林家吃的一样。
至于用的是上等好人参还是劣质的人参或者人参须末,一概都是看不见的。这里面要做手脚的话,实在是很简单,只要以此充好就可以了
然后,黛玉除了吃丸药,也吃煎药,平时也吃,或者偶尔受了风寒也会吃。
紫鹃说过:“老太太们为姑娘的病体,千方百计请好大夫配药诊治”。宝
玉也说过:“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风寒,不过吃两剂煎药就好了,散了风寒,还是吃丸药的好”
那么在贾府煎熬中药汤剂,是在哪呢?这一点在晴雯生病那一回,明确写到宝玉要在屋里熬药,晴雯这样说:“正经给他们茶房里煎去,弄得这屋里药气,如何使得。”
荣国府有单独的茶房,主要负责茶水伺候,也负责给熬中药。如果林黛玉喝的汤药由茶房的婆子媳妇们给熬制,那么其中可以动手脚的机会就很多了,甚至都不用下毒,只要把珍贵的药材人参、肉桂偷偷拿走一些就可以了。
但是林黛玉喝的汤药并不完全是茶房的仆人给熬制的,在第五十二回,宝琴送了黛玉水仙花,黛玉要转送宝玉的时候说:
“我一日药吊子不离火,我竟是药培着呢,况且这屋子里一股药香,反把这花香搅坏了。”
可见黛玉平时喝的汤药很多都是在潇湘馆里熬制的,她本人是可以看到药材的,人参就算切成了薄片,也是很容易分辨大小多少的。而潇湘馆的仆人以紫鹃和王嬷嬷为首,都是对黛玉很忠心的,这一个环节不可能有人作怪。
但是,如果黛玉如果看见药材里的人参质量大不如前,她会向上反应吗?会跟贾母告状吗?显然并不会。
一来,黛玉寄人篱下,不愿多事;二来,黛玉其实也不太在意自己的身体。她曾对宝钗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这样的话,她很知道自己的病根本不是药物能治好的,什么样的人参都无济于事。
所以就算黛玉看到汤药里的劣质人参,她也会把这件事情压下来。就算嚷出来得罪王熙凤、王夫人这些管家的长辈,对她也更加没有好处。
黛玉或许正是因此领悟到了“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恶劣生存环境,也预感到了贾府的衰败,她曾对宝玉说过“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的话。
黛玉吃的药配制的流程如何?具体负责人是谁?
那么林黛玉吃的药里是否是王夫人动了手脚呢?这就要看看药物的配置流程。
《红楼梦》中多次写到贾府中人请医看病的细节,至于配药过程也有写到。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先请郎中——诊脉开药(汤药和丸药)——郎中确认药材——配制好了送来。
一般普通的常见药材就由郎中给提供,如果涉及到人参这样的贵重药材,由贾府自己出。
就在原著在七十七回中,王夫人要给王熙凤配制丸药“调经养荣丸”,需要用到人参,结果发现只有些“簪挺粗细的”,再就只剩下须末。王夫人的反应是这样的:
王夫人焦躁道:“用不着偏有,但用着了,再找不着。成日家我说叫你们查一查,都归拢在一处。你们白不听,就随混撂。你们不知他的好处,用起来得多少换买来还不使呢。”
然后王夫人又让人去问凤姐和邢夫人,都表示没有好的人参了,又去问了贾母,贾母有很多,让鸳鸯称了二两给王夫人,王夫人又让周瑞家的拿出去“拿去令小厮送与医生家去”。结果郎中看了之后说,贾母提供的人参虽然极好,但“年代太陈了”,已经过期了。
王夫人就只好吩咐人出去买,却被宝钗拦住了,宝钗这样说:
“姨娘且住,如今外头卖的人参都没好的。虽有一枝全的,他们也必截做两段,镶嵌上芦泡须枝,掺匀了好卖,看不得粗细。”
这一段看似家常的细节描写,其实信息量非常大。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贾母和邢、王两位夫人和王熙凤她们手里都收藏了人参。但是邢夫人本就抠搜,甚至还要问王夫人要人参,贾母的人参都放过期了,可见之前很长时间都没有拿出来用过。
那么作为当家主母,王夫人主管贾府中配制丸药的事情,所需要的人参都由她出,包括林黛玉的人参养荣丸。
那么林黛玉吃的药是这样来的:王夫人是负责提供人参,郎中负责确认人参品质,然后完成配药,送到贾府里来。
在人参养荣丸的配置的过程中除了王夫人,还可能会涉及到周瑞家的、小厮、郎中等人经手。
在人参养荣丸的配置的过程中除了王夫人,还可能会涉及到周瑞家的、小厮、郎中等人经手。
王夫人的确是不喜欢黛玉的,但是要说她在药里做手脚基本不太可能,因为还要经过郎中这一环节,给黛玉看病的是王太医,那可是贾母的人。
王夫人犯不着损坏自己的当家主母名声,得罪贾母,故意给黛玉用劣质的人参入药。
书中倒是提到过王夫人曾给黛玉换过一个鲍太医,但是贾母很快就给黛玉换回来了。王夫人要是想害黛玉,真的大可不必用“换药材”这么低端又惹眼的办法。
那么究竟是谁动了黛玉的药,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环节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采办。
贾府日常配药的人参是哪里来的?负责采买的人是谁?
王夫人在七十七回突然发现人参没有好的了,可见她也对这些东西不太上心,而且听她说“用不着偏有,但用着了,再找不着”里的意思大概这也不是第一回找不到了。
结合黛玉在四十五回中说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可见贾府早就出现了人参这种珍贵药材的供应短缺情况。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系列问题,王夫人以前用的人参都是哪里来的?是谁采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古代的人参作为珍贵的药材补品,只在上流社会流通,除了皇家的赏赐,也在权贵世家之间经常作为礼物被送来送去,甚至女儿出嫁也可以作为贵重的嫁妆陪嫁过去。
贾母的人参被郎中评价为“如今就连三十换也不能得这样的了”可见是极品,但既然过期了,自然是珍藏多年的。也就说以往贾府配药,贾母并没有拿出这些人参来使用过。
王夫人放人参的匣子都空了,可见用量之大,所以她手里的人参除了亲朋世家送的,更多的就是外面采买的。
负责采买的事情自然由王熙凤这个管家媳妇安排,她手底下一共有负责办事的子侄有好几个,其中就有我们前文提到的贾菖,贾菱。
因为王夫人好像也不怎么能认识人参的好坏真假,只知道看大小。按照宝钗的说法,外面卖的很多假货,看着比较粗,但实际是假的。
那么假的人参肯定就比较便宜,反正上头也不认识,那么负责采办的人自然尽可能的捞油水,以次充好,买了些“镶嵌上芦泡须枝”的假货来敷衍塞责,也是非常正常的。
看看王熙凤手下办差的子侄哪一个不贪心黑钱,贾芸种几棵树苗就支领了两银子,贾蔷采买“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耗费5万两银子,贾芹管着水月庵,贾珍都嫌他贪的太多。
所以如果真是贾菖,贾菱两个负责采办人参等贵重药材,肯定少不了要做手脚,以假乱真,他们只想多捞一些银子,哪里会管黛玉的死活呢?
所以,综上所述,林黛玉最后虽然是泪尽而亡,主要是心病,但是与她平时所吃的药也不无关系。
里面大量需要的贵重药材人参,可能早已经被负责采买的子弟偷偷做了手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因为书中已经由宝钗点破了人参作假售假的事实,而配药的主要负责人王夫人显然并不能辨认人参的真假。
南山橘暖/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