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优势 >> 正文 >> 正文

读红楼梦学写作159第49回琉璃世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4/10/31

第二天一早,宝玉因为心里记挂着赏雪作诗的事情,“一夜没好生得睡,天亮了就爬起来,掀起帐子一看,虽然门窗尚掩,只见窗上光辉夺目,心内里踌躇起来,埋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第四十九回由此进入第六个场景:“琉璃世界赏红梅脂粉香娃谋腥膻”。

场景开篇,曹师先让宝玉对“窗上光辉夺目”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判断,为整体行文节奏增添一点小曲折。

“宝玉一面忙着起来揭起窗屜,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的工夫,雪下的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棉扯絮一般。”前面有“日光”的预判,心内踌躇,生出埋怨,到打开窗屜,发现“不是日光”,而是“一尺多厚的雪”,天上还在飘鹅毛,顿时“欢喜非常”。这一段文字,曹师由内及外,先后描写了宝玉同学内心预想的景色与屋外现实雪景之间巨大的反差,以及宝二爷触景生情、前后的心理变化,虽然只是简单的对比技巧,但不仅通过反差制造出意外惊喜,更提振了书里书外大家的情绪,整体行文更加生动。

宝玉急忙唤人来伺候自己“盥洗完毕”,“只穿一件茄色哆啰呢狐皮袄子,罩一件海龙皮小鹰膀褂子,束了腰,披上玉针蓑,带了金藤笠,登上沙棠屐”,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忙忙的往芦雪广来。”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宝玉对这次去芦雪广赏雪早有充分准备。

宝玉同学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四下里一看,“并无二色”。这是大雪天出门的第一印象,必须要在文字中有所体现:“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盆内一般。”曹师通过远近距离和绿白二色的对比,加上“玻璃盆”的比喻,只用一句话便将园中雪景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还刻意控制了文字篇幅,防止雪景描写过重,喧宾夺主。

按照行走路线,宝玉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阵寒香拂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门前,拢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住了脚,细细的赏玩一回。”拢翠庵的红梅,在《红》书中名气很大,庵主妙玉,洁身自好,心高气傲,正与红梅的隐喻相得益彰。曹师安排宝玉在拢翠庵细细的赏玩,固然是顺路就便而为,但更多是为下文踏雪访梅段落设下伏笔。

“方欲走时,只见蜂腰板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原来是李纨打发了去请凤姐的人。”又是“遭遇”小插曲,为后文凤姐百忙之中在芦雪广出现做好铺垫。宝玉一路行来,曹师已先后完成了两处伏笔,可见行文节奏的快慢,需要根据情景设计要求,随时对应调整。

“宝玉来至芦雪广,只见丫鬟婆子正在那里扫雪开径。”下了一尺厚的雪,一会儿还有客人要来聚会,扫雪开径,顺理成章。曹师行文滴水不漏,合情合理。

宝玉进到芦雪广里面,曹师开始顺势介绍芦雪广的地理环境。

“原来这芦雪广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蓠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皆是芦苇掩覆,一条去迳,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后文贾母老太太要来,大家还要陪着老太太从这里穿过藕香榭去找惜春看画,因此,曹师借宝玉提早来到的机会,预先介绍一下芦雪广的地形,非常必要。

这时候,正在扫雪开径的丫鬟婆子们见到宝二爷“披蓑戴笠”走来,自然要打招呼,于是曹师安排大家笑道:“我们才说正少个渔翁,如今果然全了。姑娘们吃了饭才来呢,你也太性急了!”。

刚刚只是宝玉看见了扫雪的婆子,现在是扫雪的婆子看见了宝二爷。曹师笔下的文字顺序,分毫不差。

听到婆子的话,读者和宝玉同时意识到,原来宝玉同学/自己还没吃早饭。这种转折,暗示曹师已经完成了全部铺垫准备,需要让宝玉同学回归大部队,参加集体行动。

“宝玉只得回来”。刚走到沁芳亭,就看见探春正从秋爽斋出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带着观音兜,扶着一个小丫头,后面一个妇人,打着青(chóu)纸伞。”。探春同学出行,远比宝玉黛玉有排场。曹师笔下,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无处不在。

宝玉知道探春要到贾母那边去请安,“遂立在亭边等他到来,二人一同出园前去。”由于前面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因此曹师省略了两人的路途描写,直接跨入贾母房内。

“宝琴正在里间屋梳头更衣”,与前文交待的宝琴目前与贾母一起住保持一致。“一时众姊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饿”对于宝玉来说,只是借口,重点是“催”字。宝二爷更希望大家都迅速吃完,然后马上启程去芦雪广。

“好容易等摆上饭时,头一样菜便是牛乳蒸羊羔”。贾母便说“这是我们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吃不得。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罢!”曹师这种安排,是为接下来宝玉吃“茶泡饭”、准备炙烤鹿肉,做好铺垫。

于是众人都答应了。宝玉却等不得了,“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爪齑粉,忙忙的咽完了。”早饭草草应付了事,还是为了突出宝玉同学心焦难耐。

贾母老太太跟宝玉同桌吃饭,自然看得出来宝玉此时的状态与平日不同,于是发话道:“我知道你们今儿又有事情,连饭也不顾吃了。”便叫留着鹿肉与他晚上吃。这时候,在一旁伺候的凤姐急忙说:“还有呢!”老太太这才罢了。

老太太这番话,首先是曹师为了突出宝玉的非常状态,特意安排贾母直接点出问题再次强化;其次,是为了引出凤姐交代还有鹿肉,为接下来湘云和宝玉合计“弄鹿肉”进园子提供合理化依据。曹师笔下的设计线索连绵不绝,络绎不断。

这一段关于早餐的文字,生活气息浓厚。宝玉同学匆匆忙忙食不知味,进一步突出心里一点事情都藏不住,沉不住气的弱点。

这时湘云悄悄跟宝玉合计道:“有新鲜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到园子中弄着,又顽又吃。”前文曹师刚写了湘云的性格像假小子一样,这一回就撺掇着宝玉弄鹿肉到园子里吃。从顽、闹的角度来说,湘云跟宝玉同学恰是绝配。曾经有《红》学研究文章介绍,黛玉、宝钗、湘云其实来自曹师生活中的同一位原型人物,只不过曹师创作时把原型的三种不同的性格,幻化成三个重要的小说角色。湘云,就是顽闹享乐属性,因而是跟宝玉性格最契合的那一个。

宝玉听了湘云的建议,“巴不得一声儿”,就真的“合凤姐要了一块鹿肉,命婆子送入园中去”。第四十九回第六个场景到此结束。这个场景篇幅也不长。曹师首先描写了大观园的雪景和拢翠庵的红梅;接着描写宝玉同学对诗社和赏雪活动迫不及待,恨不得能立刻开始。隐藏在这种急迫背后的,是宝二爷热切期盼着能跟新加入的姊妹们在一起活动的心情。从创作角度来看,这个场景最突出的表现是“丝丝入扣”,需要反复研读揣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