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花欲燃吖
禁书《金瓶梅》:一个女人对欲望的放纵,才是劫难
开了《金瓶梅》的头,今天就继续聊聊西门府内的事,话说这西门家大庭院和红楼大观园的起起落落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我上一文所说,一正一邪,一黑一白,一美一丑,将人间百态呈现到大众眼前。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西门庆死后,整个家族轰然倒塌,众佳人依次散去,最后只剩下一个人守着颓败的园子唏嘘不已,这人就是吴月娘。
吴月娘是西门庆的正妻,一家的主妇,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
她是《金瓶梅》书里唯一一个正派的人物,因其太正而成为全书中分歧最大的形象。
一群好人里,有那么三三两两的坏人就显得格外的突出,同样一群坏人中间要是有那么一个好人,那就更是引人注目,好人堆里的异类是难同化的,坏人堆里的异类确是极难明哲保身的,所谓是学坏容易,学好难,一颗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汤。
吴月娘就是这西门府一滩淤泥中开出的唯一一朵“白莲”,崇祯本批评她具圣人之心,是一个可敬的贤德之妇,而清代的张竹坡一反常态,效金圣叹攻击宋江的故伎,处处指责她奸诈、贪婪、愚顽及纵容丈夫做坏事等等,竟论作全书中最坏的一个女人。
所以,她究竟是真性情还是假正经,竟比潘金莲等人更难判断。
其实作为一朵“白莲花”,我倒是认可吴月娘的些许手段,觉得作为当今女人在经营婚姻之道上是可以学点皮毛为自己所用。
一、“白莲花”第一招——包容
吴月娘圆月形的白脸,细细的眉眼、樱桃小口,生日也被定在阴历八月十五上,人间团圆日那一天,这也是作者留给她的好处,月圆人圆,万家灯火,她是金瓶梅中唯一善始善终的女人,也算得了圆满。
苏轼在诗中说“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道破了她的人生悲喜,看似圆满实则也有遗憾,自古没有两全其美事,她得到的圆满也不过是相对而言,在家、人、情三者之间平衡,八月十五,也象征了她维系婚姻的一种手段。
一团和气!
西门庆是个好色之徒,整天不是在开狂欢party,就是在去往狂欢party的路上,party自然少不了酒色,男男女女奢靡无度。他身边兹要是有几分颜色年龄合适的女子没有不被染指的,无论是人妻还是兄嫂,又或是小女,丫鬟,奴仆,凡是被大官人盯上的,只要是人类就逃不出西门的五指山。
年龄不合适的也不要紧,他可以等,养在一处,唤人教习礼乐,从《金瓶梅》那时起就有“养成系”了,所以嫁给这样的一个男人,要么如潘金莲之流也都举止放荡,浪在一处也算臭味相投,要是太正经,恐怕不出三日就要气死在家中了。
可看这吴月娘非但没被气死还得了一贤妻的美名,深受这位大官人的敬重。
西门庆在收用李瓶儿的时候提及吴月娘,他说:“我这正头娘子是个好样的,若不然,怎能容得下府里那么多姐妹”,她容下了西门庆正儿八经娶下的五六房妾,又默默忍了他在府中同其他丫鬟胡闹,也纵容了西门在外的风流韵事,这非是她生来大度,而是她看的通透。
她的包容有目的,她深知这个男人的习性是改不了的,求爱得不到,不如求个安稳富贵,能坐稳这西门府大娘子之位,至少衣食无忧,和众姐妹和和气气,博个好名声,免去了一顿算计。
西门府内就如皇帝后宫,女人争宠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大娘子就如皇后,若不能贤良大度,保不齐什么时候被人暗算拉下马,潘金莲和孟玉楼前夫丧期未过就急着嫁人,还能在乎她一条人命不是。
她占这一美名得尽好处,西门庆万事对她极为放心,家中内眷大事皆是她做主,钱财支出也为她所用,西门庆是个好本事的,几个女人都是倒贴嫁过来的,这些财产却都寄放在了吴月娘之处,都是她的隐忍换来的。
婚姻经营之道其中有一项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得糊涂,彼此包容对方的一些缺点,寻常百姓家考虑不到西门庆这种苦恼,只是学会容忍男人的一点小毛病;如果嫁入豪门,比如赌王那样的家庭,三妻四妾是稀松平常事的话,身为妻妾之一就得学会吴月娘的这点本事了。
二、“白莲花”第二招——示弱
影视剧集中我们总能看见一些白莲花的人物,就是习惯装腔作势,柔弱不能自理,以退为进来彰显自己的长处,好得到男人的赞美或怜惜。
这吴月娘不常用此招,但是一旦出招,直击要害,堪称经典。
吴月娘因李瓶儿一事惹怒了潘金莲,于是这潘小六就挑拨离间,教唆了西门庆和吴月娘夫妻不和,彼此冷战疏远。
吴月娘明白前因后果却不急着辩解,也不同西门庆硬杠,她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时机让西门庆“偷听”到她在佛前自诉,大意是我一心都为相公着想,他怎么对我都不要紧,西门家不能无后,只愿这些姐妹早日为官人诞下个一儿半女。
西门庆又感动又愧疚,这府中唯有月娘对自己一片真心,全为自己,怎么能和她置气呢,于是这一夜就宿在了月娘房中,重修旧好。
三、“白莲花”第三招——舍得
有舍才有得,大道理都明白,可若真要叫人去舍,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坦然,这是人的本性。
大厦倾颓,一朝衰败。
当时金兵侵犯中原,抢了东京汴梁,徽、钦二帝被掳北上,中原无主,兵荒马乱之时,吴月娘打点细软,与玳安几个男女仆从领着15岁的孝哥儿逃难。
吴月娘在郊外遇见普净禅师,随着他来到了一间寺庙歇息,当天夜里,她听见这禅师为战乱的孤魂做超拔诵经,她受到了触动,想起这半生浮沉,人聚人散,终究是黄粱美梦。
她将儿子孝哥送到禅师座下,法名“明悟”。
不久国分南北,中原有主,兵戈退去,吴月娘回到了西门府,好在庭院还在,她认了仆人玳安为义子改名西门安,承受家业,人称西门小员外,最后70岁善终。
她在这后半生中两次舍,才换来最后的“得”。
第一次,舍了亲生儿子入佛门,半生孽善恶了结,只愿孩子从此六根清净,不步西门庆前尘,修了正因果,才有一生福,战乱颠沛流离,或许也因为这一次舍,保住了孤儿寡母的命。
第二次,舍了家财万贯,吴月娘手里有些积蓄,回到西门府,她看破红尘,从此施粥济贫广结善缘,她不贪图这富贵,肯让外人接管西门府,空空来空空去。
《金瓶梅》读了半本,心中常感吴月娘这人与红楼中的薛宝钗有些根源,都是看似端庄贤惠实则也非绝对单纯之人,从人性来讲,人都是自私的,利己的,既能平衡她人又不让自己失了好处,这也是一种本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