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优势 >> 正文 >> 正文

京城古迹丨细雨流光中,探访那些历史上的燕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0/6

本文改写自《北京私家园林志》,原著作者贾珺。

提到中国古典园林,北京、河北的皇家园林往往与苏州、上海等地的私家园林相提并论,成为古典园林的两种经典。然而少有人了解的是,北京不只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也有渊源传统,在元、明、清均曾出现高潮。这些私家园林在历史的更迭当中,多数已难觅踪影;也有一些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如今名园的前身,而更多的,则伴随着园主一起留在了浩瀚史实当中。

虽然多数私家园林已不可追,但园林聚集之处往往正是北京城风光最好的地方,如什刹海、积水潭、西山等,园林以自然为借景,自然又以园林为点缀,共同构成如诗如画的风景,勾勒出北京城千百年的风仪与气韵,一直延续至今。

北海五龙亭(图片来源:unsplash,zhangkaiyv/摄)

01、始于燕蓟,盛于明清

北京建城,肇始于周初的蓟、燕,素为北方重镇,一直是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之区。在历史上,文化、经济发达的地区向来重视园林修建,北京的园林可以称得上是北方园林的风格代表。

早在战国时期,燕昭王即在蓟城建造离宫,为北京园林有史记载之始。隋改幽州为涿郡,建有行宫;唐复改为幽州,历任督帅、节度使常常在此建有府园、别墅,已基本近似于私家园林性质。到了金代,隐士王郁曾经在中都北郊修建钓鱼台别业,此后一直是北京一大名胜。

元世祖忽必烈登上汗位后,在金中都的东北部建造新城,因游牧民族向来“逐水草而居”,所以元代宫殿环绕太液池布置。皇城环绕太液池三海,城内私园则以什刹海海子为最佳选址。

元大都平面图(图片来源:《北京私家园林志》,贾珺/著)

明永乐十九年(年),朱棣迁都北京,大量官员随之北上,并在京城安家落户。开始时明王朝推崇节俭,私家园林的修建也颇为节制;到了万历年间,造园之风日渐大盛,以西郊海淀地区和什刹海周围为最多。

明代北京的私家园林建设已经蔚为大观,民国学者傅芸子先生总结为“旧京园林,盛于朱明”。明北京私家园林里最著名的,一个是米万钟勺园,另一个则是武清侯李氏清华园。

勺园和清华园比邻,均位于海淀地区,但风格颇有差异。勺园是文人园林的代表,欣赏雅致幽远的意境;清华园则充分反映了豪门园林的风尚,追求富丽恢弘的气度。明代京城名园从风格上大致就可以分为这两大类,此后这一传统也一直延续到清代私家园林的造园风格当中。

02、明代园林:勺园雅丽,清华恢弘

勺园旧址位于北京大学之中,是明代文人米万钟的郊园。米万钟,宛平县人,曾在全国南北不同地方任职,游历山水、心有丘壑,又擅长书法,曾与大书法家董其昌齐名。其人为官颇为清正,曾因得罪权奸魏忠贤而遭弹劾贬斥。

勺园在当时是京师游览胜地,留有诗词记叙众多,在如今的学术界一直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