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生活所迫,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刘姥姥得到20两银子之后,家境有所改善,为何不安分守已,而是厚着脸皮二进荣国府呢?
因为有四个强大动力,每一个都足以让她不顾羞耻。
01第一个:为了报恩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大多数人恪守的美德。
刘姥姥是一个朴素的庄稼人,二进荣国府,平儿见到她时,看见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将口袋里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往外倒。刘姥姥见到她后忙解释说:
“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刘姥姥说得很婉转,但是“穷心”两个字却把自己前来的意图表达得很清楚。尤其是她当众算出螃蟹宴需要的20两银子,既相当于普通人家一年的财富,更是王熙凤第一次给她的银子数量。她这样说的目的是告诉众人,她始终牢记贾家之恩。
所以刘姥姥和板儿背了两袋瓜果二进贾府,是回来报恩之举。
02第二个:为了获取财富
人所奋斗的一切都与财富有关。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也是为了利益。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前,对狗儿曾经说过一段经典名言:
“……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红楼梦》第六回)
刘姥姥所说有两层含义:一是京都里大户人家有钱,二是只要想办法就能从富贵人家获得财富。
一进荣国府,她顺利得到20两银子,让她对自己的认知更加认可。
她和板儿背了两袋瓜果二进荣国府,最低限度也能用两袋瓜果换取两袋值钱的财物。
事实上,刘姥姥离开时,两个口袋,一个装了两斗御田粳米,一个装了大观园的瓜果,价值远超过她背进贾府的财物。
除此之外,还得到王夫人送给她的两银子,王熙凤送给她的8两银子,贾母、平儿和鸳鸯等人送的衣物、药品等等,走时拉了一车财物。
所以,从结果来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得财富。
03第三个:为了见世面
见识,是引导一个生命不断完善的支撑和动力。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前,她决定前往时说过这样一番话:
“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红楼梦》第六回)
这段话深刻说明,刘姥姥进荣国府不仅仅是为了打秋风,还是为了能长见识。
刘姥姥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她在农村里就是有见识的人。
贾母宴请刘姥姥期间,刘姥姥怕失手打了杯子,让大家换木头杯子时,心里是这样想的:
“我时常在村庄乡绅大家也赴过席,金杯银杯倒都也见过,从来没见有木头杯之说。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们使的木碗儿,不过诓我多喝两碗。”(《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刘姥姥并不满足于在乡下见过世面,她还想能到长安里长见识。一进荣国府并没有机会见识贾家的富贵,二进荣国府内心自然会有这个想法。
事实证明刘姥姥的想法没有错,二进荣国府她游览了大观园,见识了林黛玉、贾探春和薛宝钗等人房间的摆设……虽然只有三两天的时间,却“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过的,都经验了。”(《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04第四个:为了帮助板儿成长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带着板儿是为了缓解尴尬,为自己作伴,是她进荣国府的客观理由。
二进荣国府,她带着板儿不仅是路上有照应,更多是想强化板儿与贾家的亲戚关系。
王熙凤、贾母见到刘姥姥时,把她当作亲戚,最根本的原因是有板儿的存在。
成长,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逆天改命的关键所在。
板儿是一个穷苦的庄稼人,只有与上层社会有交往,才有机会开阔眼界,开启人生的未来。事实上,贾家没落,巧姐沦落烟花巷,最终被刘姥姥救出,并许配给板儿为妻。如果没有二进荣国府,没有巧姐与板儿的相遇,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05结论及启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是世事洞明,是人情世故,是生活的大智慧。
知恩图报是她的本色,让她名正言顺进入荣国府;
获取财富是人之本性,是为了改变生活,提升生活的质量,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增长见识是一种精神追求,人生在世,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同等重要,两者孪生,并非只有物质满足之后才能有精神追求,两者往往一同出现;
帮助板儿成长是老一辈人对子一代人的重要使命,一个人经历得越多,才智会发展得越快,生活才会有无限可能,个人的成长空间才有可能得到拓展。
四种动力,对于刘姥姥及家人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她才会厚着脸皮二进荣国府。
作者:小涵读书。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