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红楼梦》是梦幻、唯美和浪漫的,呈现一种虚实相映,若幻若真的迷离色彩。但是,《红楼梦》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经典杰作,它忠实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用写实手法刻画了众多传之于世的经典人物,其中不少卑微者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这些卑微者或系封建家庭庶出,或为贵族旁支,或贱卖的丫头佣人,或贫寒的乡村老妇……曹雪芹以别样的情怀细致地描写他们的现实处境,展现他们被侮辱受歧视的心理感受。
贾环,贾政的儿子,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只因托生在赵姨娘的肚子里,与贾宝玉的地位便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众星捧月,一个是备受冷落;一个要风得雨,一个畏畏缩缩。
他的存在是贾宝玉继承贾府家业的潜在威胁,故而他和他的母亲一直受到王夫人姑侄的厌憎与嫌弃。庶出是他脑门上一块醒目的标签,使他身为主子却低人一等。同父异母的姐姐贵妃元春从未喜欢过他,赏赐礼物人人有份,独他没得。贾母不喜欢他,王夫人讨厌他,贾府上上下下趋炎附势,都对他另眼相看,连身边的丫鬟都暗地瞧不起他。
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不公平的待遇扭曲了他的心灵,他顽劣不堪,不思上进,心中充满忌恨,总想找机会报复宝玉来发泄心头怨气。曹雪芹对他充满同情与怜悯,深刻揭示了这种性格形成的环境与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刘姥姥,一个朴实善良谙于世故令人敬服的乡下老婆婆,是《红楼梦》里最亮色的人物之一。刘姥姥本依傍女婿一家过日子,家中贫寒,因年关临近一家吃穿都无着落,不得已上京求助,凭自己的智慧敲开了贾府之门,从而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
她有着劳动人民的大智慧,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独自带着孙儿上京认亲;她有着庄稼人质朴乐观、幽默诙谐的本色,在贾府上上下下周旋,讨人欢喜;她有着知恩图报仗义救危的美德,在贾府遭难时挺身而出不顾一切地搭救被狠舅奸兄出卖的巧姐。曹雪芹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这个自己非常喜爱又深受读者喜爱的乡村老妇形象,体现了曹雪芹对下层劳动人民由衷的赞美和欣赏。
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红楼梦》第一回)这是她小时候的可爱模样,她就是香菱,原名甄英莲,是《红楼梦》里最先出场的女性人物。
她的身世十分悲苦,四岁被拐卖,是她人生劫难的开始,自此她流落异乡,再也没有见过爹娘,也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尝尽人间苦楚。当她被呆霸王薛蟠看中买走,则又是一场劫难的开始,“菱花空对雪嘶嘶”,预示了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命运。
她被宝钗带进大观园,有机会结识众姑娘,拜黛玉为师学诗,并成为“海棠诗社”的会员,这是她人生中最快乐最安宁的一段时光。曹雪芹把她塑造成一个娇憨温和、纯洁天真、惹人怜爱的女子:年轻的小媳妇子,生的好齐整模样。自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为人行事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她不上。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六回里对她的描述,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位薄命女子一生的遭遇是大观园群芳命运的缩影。高洁清幽的莲花委落红尘,陷于污淖,任人作践,实在是真应怜(甄英莲),香菱的命运是曹雪芹为天下女子所谱写的一曲悲歌,令多少人伤怀不已!
贾芸,贾府西廊五嫂子的儿子,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拮据,一心只想谋个好差事,解决生计问题,
他认宝玉为父,求贾琏帮忙找工作,未果之后,只得掉头来找王熙凤,其间费尽周折,尝尽炎凉。被亲舅舅拒之门外,幸得泼皮倪二舍银相助,费尽心机接近凤姐,将礼物送出,强忍煎熬等待机会……这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随机应变,聪明机灵,吃苦耐劳,这个人物形象在贾府那帮骄奢淫逸庸碌无为的子孙中无疑是个亮点,熠熠生光,是曹雪芹心中对没落贾府所寄托的希望所在。
卑微者形象是曹雪芹的另一番深情所在,它们与众多的红楼群像一起,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立体的人物形象长廊,反映着整个封建社会从上到下、从贵族到平民的生活风貌。在曹雪芹的笔端,悲悯情怀如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汹涌,打动无数读者的心,令人动容!
(内容原创,我是“东岸青山一水流”,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