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的花样繁多,除了我们熟悉的酥饼、春卷外,还有各色的包子、团子,点心是一种点缀,跟大鱼大肉的硬菜不同,点心小巧精致,最适合人们悠闲地品上一口。看宫廷剧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后宫嫔妃们平时难得见她们啃一只鸡腿,倒是整天各种点心伺候着,非常优雅了。
我国点心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有诗记载面食点心的做法了,汉代《急就篇》中写到:“饼饵麦饭甘豆羹”,饼饵就是饺子,大家回想一下,饺子的外形是不是像耳朵?所以饺子在古代就叫做“饼饵”,而麦饭则是一种小吃,将野菜和面粉混在一起,然后蒸出来的食物,而“甘豆羹”就是一种甜豆做的羹汤,说明古人已经很会有面制成各种食物了。
“点心”这个词始于唐代,到近现代,交通开始变得便利,各地的厨师也不断交融创新,使我国古老的点心艺术发扬光大。
在《红楼梦》中,关于点心的描写非常多,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节中,刘姥姥看到贾府中的各色点心,赞叹道:“我们乡里最巧的姐儿们,剪子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给他们做花样子去倒好。”可见这些点心实在是非常精美了。
刘姥姥赞叹的点心叫做“小面果子”,是这些果子按照鲜花的形状制成,还用奶油炸过,放到现在肯定会变成网红小吃;另外,给刘姥姥吃的还有一盒“螃蟹馅炸饺子”,贾母饿了,丫鬟们端上两个小捧盒,“那盒内是两样炸的:一样是只有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因问:“什么馅子?”婆子们忙回:“是螃蟹的。”光是螃蟹就已经馋哭多少现代人,然而司空见惯的贾母却说:“这会子油腻腻的,谁吃这个。”
如今“枣泥山药糕”这道经典的点心还依旧流行着,而在《红楼梦》中,秦可卿生病,老太太赏了一碟枣泥馅的山药糕,病入膏肓的秦可卿竟然“倒象克化得动似的”,也就是说,这个糕点非常细腻,容易消化。
在《红楼梦》中,“藕粉桂花糖糕”的出现频率也不低,从名称上看,是用藕粉和桂花制成,光是听名字,是一股香气扑鼻,清新异常。
另外,还有“怪俊的,雪白的”茯苓霜,茯苓本来就是一味色泽雪白的中药,而其中又加入了人奶,就算没有人奶,就用牛奶,非常补身子。
《红楼梦》中的点心还有很多,大家就自己看书去发现啦,如果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里说一说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