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资源 >> 正文 >> 正文

古代女子如何释放闺中烦闷从红楼梦贾宝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1/1

《红楼梦》第63回中,贾宝玉过生日,很多人都来道贺。宁国府的尤氏也不例外,她带着佩凤、偕鸳二妾过来贺喜,并和宝玉一起在大观园中游玩。

佩凤和偕鸳二妾看到院子里有秋千很高兴,就想上去玩一会儿。这时,贾宝玉笑着说:你们两个上去,我来送。佩凤、偕鸳二妾吓得小心翼翼,不敢荡得太高。

曹雪芹花费笔墨描绘了这样一个小细节,看似无意,却也让我们了解到,荡秋千这项活动在大观园里是很常见的事了。

在我国古代,在古板的封建思想束缚下,女子是不能轻易走出深闺的。不是在家里看书,就是做女红。这样的日子时间长了,难免就会产生烦闷。问题来了古代女子如何释放闺中烦闷的?

秋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具体年代已无从考究。至少要追溯到上古时期了,先人们为了采摘果实,经常需要徒手抓住藤蔓在树间荡来荡去。这也算是秋千的雏形吧。

到了春秋时期,以嬉戏为目的接近现代意义的秋千才开始出现。在《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

在汉武帝时期,皇宫中已经开始盛行荡秋千了。闲暇之余,那些常年身处后宫或闺房的女子,有时间可以走下楼来,到院子里玩一会儿秋千。

秋千是一项有点惊喜刺激的体育活动,女子们荡秋千的时候,能在刺激和热闹中,释放心中的苦闷,让心情变得舒畅。通过秋千来回摆动,悬在空中的女子也锻炼了胆识。

所以,秋千的流行,反映了古代女子深处闺中,无法释放,生活枯燥的悲哀。

另外,秋千构造特殊,两根绳子系着踏板,人站在上面,前后来回摆动。而古代女子的衣服和现代人的不一样,衣裙飘飘,随风起伏。加上女性天生的柔美体态,让秋千多了很多美感。

怪不得,在古代一些画作里,经常能看到女子荡秋千的画面。唯美的环境,漂亮的服装,柔美的女子。加上画家高深的艺术造诣,画面感让人过目不忘。

在古代,荡秋千这项活动也只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能见到,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游戏之用。生活清苦的一般老百姓,很难玩到。

唐代诗人杜甫也有诗句描绘秋千:“十年毗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现在,秋千已经演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活动,在广大民间也非常流行。在一些公园或者健身场地,都能见到秋千的影子。尤其是在一些运动比赛赛事上,秋千运动也成为了比赛项目之一。

而且,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秋千,各自的秋千还代表不同的风俗和习惯,有一定的文化和象征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