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源自初中课本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里面写道:“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所以到了苏州,当然“免不了俗”要去园林逛一逛。
其实选择逛苏州园林,内心还有些忐忑,中国造园艺术和古典园林建筑学问都很深,作为一个只对它们略懂皮毛的人,真的能够欣赏这些园林的美吗?答案是,可以的。于我而言,走进园林,更像是在参观古人的家宅,移步换景又自成一体——不仅是青砖黛瓦的庭院,还包括里面的家具陈设和生活气息。那一草一木,一石一水,平常看来毫不起眼的景物,却在不同的园林中被赋予了灵性,让我清楚地感受到园林意境之美,也更加好奇背后的故事。
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拙政园,一直最受世人称颂,而它的“身世”也颇为曲折,先说说它明代第一任主人王献臣。王献臣出身官宦世家,从小聪明过人,年仅21岁便考中了进士,去了礼部行人司,起点比同时期的唐伯虎还高。可惜为人正直的王献臣无意得罪了东厂太监,从京城被贬到地方,后来数次起起落落,最终心灰意冷,借由父亲丧事之机,彻底在40岁那一年告别官场。
回到苏州老家的王献臣,亲自带地理先生在姑苏城东找到一处地势平坦、水域充沛的废墟,并邀请自己的好友、“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共同来设计。文徵明可不是简单挂个名而已,他对拙政园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其所描绘的《拙政园三十一景色图》,被后人评价为,不仅是明代山水画的代表,也对拙政园的造园格局与园林风貌有重要价值。
究竟造了个什么样的园子呢?尽管当时姑苏城内造园攀比之风盛行,尤其热衷搜罗奇花异石,比如建于拙政园之后的留园就因冠云峰名绝一时,但王献臣反其道而行之,希望用自然山水而非人工雕琢来打造“舒朗”的安居之所。水,自然成了园中的主角,建筑反而变成突出水域的配角,绕水稀疏分布,风格朴实。如今置身园内,会发现还保有当年水面开阔的模样,视线所到之处多为花草树木和池水,隐约能体会到王献臣最初造园时想“独自逍遥”的心境。
园中的植物,也是为了突出自然野趣,据记载,当时有柳隩、玫瑰柴、桃花沜、芙蓉隈等。有趣的是,王献臣因信奉道教,以食果为神仙象征,在园内种植了大量果树,而这些果实,被制成明代江南十分兴盛的果脯,竟成了王献臣辞官后重要的经济来源。
至于“拙政园”这个名字,出处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句子“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拙政”二字既是王献臣的自嘲,也透露出他隐逸的倾向。而据说耗费了整整17年,园子才好不容易建成。
之后的年里,拙政园多次易主,不乏吴三桂的驸马王永宁、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等著名历史人物在此入住,其中现存的“见山楼”,名字就是李秀成起的。还有一位名人曹雪芹,年少时也曾跟随祖父曹寅在拙政园小住,虽然他笔下《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为虚构,但从书中多处对大观园的细节描述,可见拙政园的亭台楼阁等早已深深植根于曹雪芹脑海中,才铸就了令人惊叹的“纸上园林集大成者”。漫步在拙政园内,总能不经意间觅得红楼中相似的景致,可谓其乐无穷。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拙政园的中园,私以为这是与明代面貌最为相似的。从主建筑远香堂开始,进入枇杷园内,可回望雪香云蔚亭,也可于听雨轩小憩,有由动入静之感。出了枇杷园后,沿路而行,梧竹幽居是一处可赏四季美景的地方,绿漪亭、荷风四面亭、待霜亭和雪香云蔚亭分别主打春夏秋冬四景,颇受游人青睐。
而从荷风四面亭经“柳阴路曲”廊,转北即至,三面临水,有曲桥相通彼岸。深秋时节,残荷、野果相映成趣,如同《红楼梦》书中写道:“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回廊,也是跨水接峰,后面又有曲折桥。”画面一下子鲜活起来。
就这么按照环水的路线游弋,每次总能发现不同的韵味,正所谓常游常新。唯一不变的,便是拙政园中蜿蜒的水域,轻易就把人引入一种宁静安谧的境界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