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梨香院到底布局在哪里贾母为什么选择让薛家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5/27

从黛玉进府开始,贾府中就开始迎来一些重要的客人,当然黛玉并不能算是客人,她就是贾府的亲友,因此她在府中是与迎春这些人相似,不过待遇可能要比这些人更高一些。可随后过来的宝钗一家,她们也是重要的客人,不过她们毕竟是属于外客,不能像黛玉那样安置在院内,但也不希望让她们就这么离开,因此贾母就选择让薛家人住在梨香院。

这是梨香院第一次出现在书中,从此这个特殊的院落,也开始对贾府造成一些重要的影响,梨香院到底布局在哪里呢?

书中倒是有着明确交待,这座院落并不是非常大,它处在荣府的东北角,总共就十多间房舍。

这里是当年荣国公静养的地方,等于荣公暮年一直是生活在这个地方,不过贾母她在贾府中是住在西院,两边距离是比较远的。这也很好理解,像古代皇帝与皇后都不是天天住在一起,他们的身份不同,居住的地方也有着特殊的规定,要是皇帝天天住在皇后那里,也不太符合礼法的要求。

像贾政,贾赦这些继承官爵的人,都是住在府中的东侧,梨香院并非是府内的主宅,规模不大也很正常,荣公会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清修场所,主要是这里相对较偏,离着府内正房较远一些,它也是处在后半区,不会挨着热闹的前街,这里就是非常清净的地方,也适合养老。

为何贾母会把人安排到这里呢?

首先贾府中用来安排外客的房舍,是不能随意给薛家人用的,她们家与贾府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不能完全把她们当做是外客看待。在后宅里面,可以安置薛家这么多人的地方也是相对有限的,她们家这次过来,虽然名义上是送宝钗参选,实际上就是在贾府里面长住,这点贾母应该是比较清楚的,梨香院可以安置这些人,况且这里距离凤姐,王夫人居住的院落,还是比较近的。

薛家在这里,也不用与外客相遇,自然就省去了不少的麻烦,宝钗先天也有一些病症,她的病需要冷香丸治疗,通常制作这种丸药,也需要搜集各种麻烦的材料,然后把这些制好的东西放在梨花树下。这样就与宝玉有了对应,她的金锁与丸药,都能在梨香院里面与宝玉对应上,不过后来梨香院是出现了一些变动,它成了贾府培养芳官这些小戏子的场所,经常是在这里演习一些乐曲,她们住进来之前,薛家就搬到府中其他的地方居住了,那是由于大观园已经建成,有了宝钗居住的场所。

梨香院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由于它与梨园是非常相似,在古代这就代指一些戏曲行当,让芳官这些人在这里练习,也对应上了历史的典故。

之前薛家也需要做一些事情,他们家族在京城里面也有很多的产业,薛蟠虽然经常在外面厮混,但他也是与母亲等人一起在梨香院安置下来的,他们家需要交际,可他们家的客人并不见得是贾府的客人,不能说从贾府正门进来,然后找薛家的人。

梨香院就有另外一个地理的优势,它是直接就挨着后街,有门可以自由通行,因此薛家人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利用后街。贾母的安排还是非常妥帖的,不过从薛家之后,梨香院的定位就比较尴尬了,大观园建成之后,薛家的位置应该是在园子与荣府旧园的中间,像贾赦这些人的院子,就没有并入到大观园里面,因此薛家的院落是相对独立的,只有宝钗一个人进入到了大观园中,她的蘅芜苑距离自己家人的院落应该也不是非常远,这样也方便她们来回走动,在安置的时候贾府肯定要考虑到这点。

“梨香院”布局在哪?它的作用有哪些?

梨香院用来当做教乐场所,像宝玉,黛玉等人在园中行走的时候,都曾到过梨香院附近听乐,这就说明梨香院是等于与大观园连接在了一起,不过它没有直接并入,只是与大观园有着一道门方便来往,它的位置应该是处在大观园的正北,处在后门东侧。

贾府中有一些宴饮的事情,往往都是在大观园里面举行,芳官这些人作为贾府中的戏班,自然就要处在与大观园相近的地方,这样就方便她们随时进出。有些讽刺的是,梨香院原本是为了荣公清修才建造的,这里应该是清净的地方,没想到随后薛家来这里居住,倒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可让芳官这些人来这里居住,就有些问题了。

这些人来这里居住,就彻底违背了清修的理念,这是对于死逝荣公的一种不敬,戏子在古代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他们是属于下九流的类型,让这么一群人进入到荣公居住的地方天天唱乐,可见贾府对于祖宗的轻视。从这个时候开始,梨香院就再不清净了,这里好歹也有十多座屋舍。

书中对于这里没有进行什么细致的描写,它的建筑风格也不是非常明显,但芳官这些人在这里居住,随后她们被拆散进入到大观园里面,这些人在园中也惹出了不少的事情,被贾府给赶了出去,她们中像芳官这几个人就选择了出家,算是回归了清修之地。

紧接着,尤二姐自杀,她的灵柩就被放到了这里停放,贾府对于这个女人并不是非常重视,贾母还特意嘱咐不许往家庙里面放,因此她的后事也简单就安排了。把灵柩往这里停放,说明梨香院已经渐渐被贾府放弃了,这里已经不再是住人的地方了。

还有一点,梨香院的谐音就是“离乡”,像宝钗,芳官,尤二姐这些女人都是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了这里,她们以客的身份在这里居住,是非常符合院子的含义,同时这里是荣公暮年的住所,代表着一种终结,贾府中这些离开故乡的人,往往结局都是比较悲惨的,黛玉同样是离开家乡的人,她没有住在这里,但她来到附近的时候,听到乐曲也是勾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梨香院正是贾府结局的一种代表,它虽然不太起眼,但其中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贾府曾经的辉煌,终究是要走向末路,庞大的家族也难免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在梨香院的附近,园中是没有太多的主要建筑,大部分都是一些山水,这里已经是属于大观园偏僻的场所,因此基本都是一些风景。

可后来中秋夜宴,像黛玉等人联句,就是在梨香院临近的这个区域,她们与贾母等人都感到了悲凉,更关键的是,在夜宴的时候,突然就出现了悲凉的笛音,这在书中是一个疑点,笛音到底是谁传出来的?我认为可能就是从梨香院这里传出来的,这也符合了之前这里演曲的设定。

它等于是贾府的催命曲,从这之后,贾府开始彻底败落。小小的梨香院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不得不说作者的安排是非常精妙的,其实从最初宝玉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就感悟过一些真理,这为他后来出家埋下了伏笔。

人往往是在最后阶段才能明白一些真理,宝玉算是非常有悟性的人,因此他能在这里感悟,与梨香院相关的这些人,最终结局都不是非常好,而宝钗曾经也是这里的一个主人,她虽然没有出家,但她应该也是选择了彻底清修的生活,与红尘断了联系,这也是与此院相关人员中,归宿最好的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