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刘姥姥之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4/9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她先后三进荣国府,展现出来的高明智慧,尤其是与过往、现在和未来的和解,虽然隔了百年,却仍然显得那么睿智、那么深刻。

01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主动与逝去的繁华和解

刘姥姥虽然是一个年老的寡妇,但是她的身份也曾经是显赫之人,年轻时也曾经有过繁华。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姥姥在宴席上想要大杯子喝酒,王熙凤说有套杯拿来必须喝一套才行。刘姥姥心里暗想:

“我方才不过是趣话取笑儿,谁知他果真竟有。我时常在村庄乡绅大家也赴过席,金杯银杯倒都也见过,从来没见有木头杯之说。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们使的木碗儿,不过诓我多喝两碗。别管他,横竖这酒蜜水儿似地,多喝点子也无妨。”

刘姥姥为何会有这个想法?因为她以前经常到村庄乡绅里赴席。

从刘姥姥年轻时到乡绅大家赴席中可以看出她历经繁华,从她嫁女儿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刘姥姥到了女婿狗儿家里居住后,秋尽冬初,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闲寻气恼,刘姥姥出主意让他去找嫁给贾府的王夫人打“秋风”。刘姥姥为何要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20年之前狗儿之祖曾经与王夫人家里联过宗。那时王家是否已经位列四大家族之一无从得知,但即使那时并没有列入四大家族,王家的势力也非同小可。狗儿之祖能与王家攀上亲,势力自然不会太差;同样,如果刘姥姥家里太贫穷,也不可能将女儿嫁给儿狗儿为妻。

所以据此推测,刘姥姥年轻时即使不是大家闺秀,也是小家碧玉。

但是繁华落尽,刘姥姥成为一个乡下守寡的老妇之后,却依然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在女婿没脸去找王夫人时,她坦然放下曾经的过往,虽然心生胆怯,却仍然以一副弱者的姿态去登门求援。

人往往大都是年轻好胜,喜欢到处炫耀“老子当年如何如何”,等到落寞之后,很少有人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别说有积极进取的心思。所以“想当年”和倚老卖老的思想会很重,尤其是当了成年人之后,虽然看透却始终无法释怀,最终活在无尽的痛苦中。

0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主动与当下的侮辱和解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家境已经有所恢复,他带着板儿背了两袋瓜果到贾府,是怀着报恩之心来的。但是阴差阳错,贾母知道乡下来了个同龄的老人,便请她来畅谈。

刘姥姥在与贾母结缘的过程中,王熙凤为了让贾母更开心,在两宴大观园的时候,导演了一场精彩的闹剧。

她先是和贾母身边的鸳鸯哄骗刘姥姥,在贾府里吃饭有规矩,私下里让她说诙谐话。刘姥姥言听计从,酒席宴上,众人举杯,贾母说了一声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不仅如此,王熙凤为了让大家更开心,在刘姥姥出尽洋相之后,又想着法子捉弄她,让她用大碗喝酒。最终让刘姥姥在众人的欢爱中丢尽了脸面。

众人都以为刘姥姥不知道事情真相时,刘姥姥却在鸳鸯向她赔礼道歉时说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的这句话表明,她其实是心里有数的,是甘受侮辱的。

一个比贾母年龄还大的老人,面对后生晚辈,甚至是丫环强加给自己的侮辱,她没有怨言,坦然接受。这种胸怀的背后,是对世事的看淡,对侮辱的看轻。她没有韩信那种忍受胯下之辱的坚韧,而是对生活的一种豁达,对世人的宽容,而在背后则是对人生的一种和解。

03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是主动与将来的不确实性和解

未来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眼看着它起高楼;二进荣国府,眼看着它宴宾客;三进荣国府,眼看着它楼塌了。贾府没落之快,出乎刘姥姥的意料之外。但这就是所谓的未来,一直不变的就是永远变化。

贾府的变化是剧烈的。

甄士隐在预言时说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每一句的背后,脂砚斋都深刻地点出贾府具体的人和事。虽然《红楼梦》一书未完,但最终的结局却清晰地写出,昭示了贾府后来的变化。

刘姥姥的人生变化其实一直如此。无论是繁华,还是落寞;无论是在乡下受尊敬,还是在城里受侮辱,她都以自己的人生智慧、做事韧劲,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和人生的完整,与她相比,贾府从上到下,从老到幼,没有一人能如她一样活得通透。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这个道理成年人都明白,现代人的生活也都比刘姥姥要好得多,但是芸芸众生,最终都活成了贾府里的成年人,虽然遇上了好的时代,但内心的痛苦却无法释怀。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法与自我和解,与过去、现在和将来和解。所以,每一个成年人都要努力向像刘姥姥学习!

声明:本文系百家号独家文章。资料重点引自《乾隆庚辰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胡适藏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郑振铎藏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