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从红楼梦里走出来的人间智者,从头到尾毫发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4/7

贾府落难的时候真正站出来帮贾家的最少应该有三个人,刘姥姥、小红,还有一个焦大,焦大从死人堆里救过老太爷,最后还应该救贾府的小辈儿作为对应,做个假设,很有可能是贾宝玉的儿子被焦大所救,自然不会因为醉酒骂人,被赶到庄子里就不了了之了,多么希望有后四十回的原书原文可赏阅,一声叹息!

一声叹息之后,还好有刘姥姥这样一个和蔼可亲,让人如沐春风的老人家出现在红楼梦里,让人倍感接地气。

不觉得,耳边响起:“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刘姥姥这段话,真的充满了大智慧家的自我嘲讽,大智若愚堪与鲁迅先生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相媲美之!

王熙凤对刘姥姥好,就是为了讨老太太,太太开心。

刘姥姥也为了得银子,乐于被嘲讽,乐于当开心果。

王熙凤随手落个惜贫爱老的好名声,省得平时戾气太重,惹人非议。

林黛玉不喜欢刘姥姥,是因为刘姥姥行事粗鄙,也不讲究个人卫生,其他丫鬟婆子,主要是在贾府的,起码都干净礼貌,但是也因为“母蝗虫”这个典故,让我们看到了林黛玉诙谐的一面,比之薛宝钗,要更鲜活可爱。

王熙凤对鸳鸯好,喊鸳鸯姐姐,也是因为老太太信任鸳鸯,才不是因为自己和鸳鸯一类人,才对鸳鸯好呢。

刘姥姥太俗没有一点儿雅,林黛玉自然看不上,凤姐是人中龙凤,多面人,既容黛玉之雅,也容刘姥姥之俗,这是王熙凤多年历练,人事管理上得的宝贵经验,一眼便看穿刘姥姥实非等闲之辈。

她不厌刘姥姥,主要是哄贾母开心,刘姥姥心领神会做得也好,也更聪明,她不但讨好了贾母也讨好凤姐。

王熙凤不简单,谁能做到,在那样的环境里,作为管理层,不心狠手辣一些就要被别人踩,再说她的心狠手辣的对象也不是正义的化身,好人她也不欺负,比如刘姥姥,她的为人还是比较可以的,王熙凤惺惺相惜,人总是比较看中和自己性格比较接近的人,刘姥姥的慈眉善目不仅是表面的,而是从内心油然而生的,王熙凤自然明白,要比她的横眉冷目要强得太多,刘姥姥不仅服众还得人心。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是为报答王熙凤的第一次的接济之恩,也是与贾府攀亲戚之间的走动,说明她是知恩图报的人,且在大观园里,为大家带去欢乐,颇受贾母喜欢,就这样一个蛮受大家喜欢的农村老太太,侧面反应出刘姥姥情商高,会说话,且完美周到地让红楼群芳肆无忌惮地释放了压抑心扉的呜咽之气,一扫阴霾,林黛玉也通过刘姥姥,展现了幽默风趣的一面。

凤姐第一次对刘姥姥这个穷亲戚,确有打发之意,第二次绝对是想帮刘姥姥的,而且并没有看不起她,相反觉得刘姥姥够聪明,随机应变的能力太得体了,比之王熙凤的应变能力,也毫不逊色,不然她也不会让刘姥姥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了,王熙凤很尊重刘姥姥。

读红楼,人物好几百口,最佩服刘姥姥了,贫穷时到贾府低三下四任人戏耍,也不生气,也不记恨,贾府落难时敢于伸手援助,挺身而出,替王熙凤收尸,不惜一切代价搭救巧姐,这样懂得感恩的人最可交,最得人心。

在红楼梦里面,从头到尾安然无恙,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也只有刘姥姥一人。

在红楼梦里众多人物的结局里面,为什么找不出第二个人比刘姥姥的结局还要好呢,就是因为连作者都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爱惜百倍,刘姥姥,真真就是红楼梦里的人间智者,长命百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