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因为热播剧司藤,我又去了一趟香格里拉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3/3/30

近来的闲暇时光,我忙着在追一部奇幻悬爱剧《司藤》。这部剧的情节固然是一大亮点,也狠狠地磕了景甜和张彬彬这对CP,但真正吸引我看下去的,却是两个俗字:情怀。剧情里镜头一出现的时候我就觉得颇为眼熟,于是脑海中开始搜索关于这个地方的记忆。很快,又出现了几个镜头:火花已然碰撞!镜面般的湖水,倒映着清澈的蓝天、白云,群山连绵,这不就是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么。

数年前,我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甚至也是我第一次踏足云南),就被这里所吸引,独克宗、普达措、纳帕海,如潮般的回忆忽然就开始翻滚。我开始更用力地试图在《司藤》里找寻更多的线索,而与此同时,我决定开启一段重回香格里拉的行程。

此为本次3月行程纳帕海实拍图

而出发前的我未曾想到的是,这次行程中的一家酒店,成为最大亮点。它的出现,用全新的视角与方式展现出圣地香格里拉的时代魅力,它就是迪庆月光城英迪格酒店。

年9月,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年12月,中甸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如今,说到香格里拉,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迪庆州府香格里拉市。而独克宗,是位于香格里拉市区内的一座古城。迪庆月光城英迪格酒店正是位于这座古城的制高点。

独克宗,是一个按照佛经中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拥有年历史的古城,藏语发音中,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建在石头上的城堡”,二是“月光城”。过去对于穿越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这就是酒店名字的由来。

这次召唤我重回香格里拉的是《司藤》,更是我对香巴拉美景从心底里的偏爱与期待。和数年前的初次造访相比,这一次我去到的地方其实并无差异。酒店是新的,但美景还是老的。对于香巴拉这样的地方,我其实格外感动的就是这种“不变”。自然风光依然,人文风情依然,无论是纳帕海、普达措,还是独克宗、松赞林寺,都没有太多的变化,却依然值得一去再去。

纳帕海四季景致各有特色,夏末秋初是雨季,此时水量较大,纳帕海是一大片湖泊,湖边是一小片草场。而到了冬春旱季,湖面缩小甚至干涸,变成大片的沼泽草甸——依拉草原。

水草丰美的纳帕海

《司藤》中景甜扮演的司藤复活的地方就在普达措的原始森林,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片原始森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安静生长的树木,河边厚厚的青苔。不管是乘船游览,还是林中漫步,都能真切感觉到大自然到气息。

上次夏末拍的普达措,这次春初花未红

来到香格里拉旅游,那么噶丹·松赞林寺是不可或缺的旅行目的地,这里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噶丹·松赞林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

从酒店的客房阳台即可独揽独克宗古城全貌,特别是龟山顶的大佛寺庙,不过闲暇之余,一定要去独克宗古城走走,感受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

当银色月光撒满了白色的古城。古城内外宛若一片银装素裹,白色的古城被打扮得分外妖娆,于是当地人就把古城称做了“独克宗”。藏语“独克宗”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月光城。

独克宗古城

最让我怀念的,还是初次在独克宗古城的夜色下,在四方街与当地藏民载歌载舞,听着悠扬的歌声,迈着轻盈的的步伐。忘却都市里的烦扰,此刻月亮温情,歌舞也温柔,不知是潇洒的舞步踏碎了月色,还是婀娜的倩影婆娑在夜色中,让我沉醉于此。

月光城-英迪格

作为以“邻间文化”为核心理念打造的酒店品牌,英迪格钟情于诠释本地特色文化风情。而迪庆月光城英迪格酒店诠释的正是藏族的本地文化特色。从建筑物本体,到室内装饰,可谓是藏式文化大观园。迪庆,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独克宗,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这一切,都使这家酒店有足够的文化背书。

从独克宗古城的大佛寺反眺酒店

酒店的整体建筑是放大版的藏式庭院建筑群,并沿山势缓坡而建。华灯初上时,整座酒店宛如星辰连绵,照亮了独克宗古城,完美演绎了“石头上的城堡”与“月光城”两大含义。

酒店外观

而从酒店大门打开的那一刻起,一场藏式文化盛宴就正式开场了。

抬头。在大堂的顶部挂有许多白色灯筒,它们是以转经筒为原型设计的,所有转经筒上都雕刻有经文。

侧头。大堂四角摆放有不少藏式木雕柜,如同本地藏民家中的一般。柜子上雕刻的花纹包含五色文化、玛尼石、氆氇等元素,十分有神秘感,大部分只有当地本土藏民才能顿悟其含义。酒店从各处收纳了各种藏式艺术品摆放在展柜中(包括前台的背景墙上也是),让所有的来客,在第一时间就沐浴在浓郁的藏地文化中。

平视。这是最精彩绝伦的,也是我心目中完美的arrivalmoment!

视线从大堂,穿过大堂吧,再穿过餐厅,一路畅通,穿过落地窗。不远处,独克宗的标志景观大佛寺的两栋建筑,宛如阆苑般闯入眼帘,并且牢牢地霸占住,久久让人无法从它们身上挪开。

最奇妙的在于,因为地势和光照的原因,一天里不同的时段,观赏到的景观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甚至云多云少,天青天氲,都有不同的感观。正午的清透湛蓝,傍晚的彤云留丹,夜晚的金顶普照,可我最爱的却是清晨时分的晓雾蒸腾,绝非人间之美景。

我已经数不清在这里拍过多少张照片,却觉得再多的照片都不及它真实美的万分之一。所以,下面这些图,莫嫌多,恕我实在不忍择去。

当我移步到大堂吧,这又是一个让我驻足许久的空间。这里的设计理念是把迪庆州的崇山峻岭和大自然的原貌还原,镂空的顶部设计是最绝的。服务员告诉我,随着每个时段太阳光射入的角度不同,这里会有巧夺天工的光影变幻,仿若呈现“眼里有星河,心中藏日月”之景。

犹记得,之后的某天,我在大堂吧享用下午茶的时候,发现我被太多大自然的氛围元素笼罩,仿佛就是迪庆藏式风情的缩影。

在这里我看到了绿植,看到了山水;

看到了马,看到了牦牛,看到了藏獒;

也看到了天空、云朵、日光与月光……

大堂吧的日与夜

再往前,空间自然过渡到了酒店的餐厅盛筵,我特别爱这个餐厅。

大胆的用色,浓郁的藏式风格,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不过最大的冲击仍然是全幅落地玻璃窗外,尽收眼底的独克宗古城全景。如果说在大堂,窥到的重点只是古城的核心大佛寺,那么在餐厅里,几乎是IMAX式的全景俯瞰古城,那种感觉就一个字:爽!

在这个餐厅里,还有好多撞击到我心里的点。源自藏族五色经幡文化的吊坠灯饰,以极为现代的形式呈现了出来。藏族经幡上都印有佛经,在藏传佛教徒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每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向神传达愿望、祈求庇护。那在这样充满祝福感的灯饰下用餐,是否也有颇为吉祥的寓意呢。

再看看餐厅早餐区墙面的装饰。这幅艺术品用手绘线条的表现手法,展现出迪庆层峦迭代的山脉和牦牛的形象。辅以展架上富有浓厚迪庆特色的食器和摆件,进一步强调了在地感和邻间文化。

而我最喜欢的是充满藏式生活风情的几个元素,餐厅上缘的护墙用的从藏式民居的装饰元素里提取出的吉祥纹等纹路。分隔空间的装饰墙上,“柱子”的灵感来源于酥油茶筒,更把藏族的美食文化点睛而出。

墙上的动物灯,地上的牦牛凳,还有各种小惊喜,都在餐厅里等着我。

与盛筵相邻的是酒店唯一的中餐厅包间“月光厅”,光是这名字就让我非常喜欢了。

如名字般充满诗意的,还有每天傍晚起,日光和月光通过玻璃洒在餐桌上的轻妙。可供16人用餐及休憩的这个空间,彷如一方净土,实用中透着唯美。

▲月影厅贴心的提供有制氧设备,客人有需要可以随时来这里补充“氧分”

餐厅外有个平台,自然是酒店观独克宗全景的最佳位置,平台旁还有一条小径,可以最便捷地通往古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