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柴洪舸与济南解放阁的三次相见,跨越50年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1/25

第一次见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年龄小,不太记事。算到如今第三次见你,已经过去四十七八年了。

你,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但又好像是某个具体的人。你坐拥美丽的泉城——济南,你是这座英雄城市最荣耀的标记,你有一个史诗般雄阔的名字——解放阁。

济南是母亲的娘家,父母在那里成的亲。那个“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也是我出生的地方。

老娘、姥爷在母亲两三岁时,先后被疾病夺去了生命。虽然老家儿不在了,但是亲戚还在,母亲儿时的玩伴还在。只是受当时经济、交通条件所限,鲜有回去。

那次,虽然不知道母亲前去的具体事由,小小的我也算是陪母亲走了趟娘家。

母亲忙她的事,表姐和母亲不出五服的本家弟弟(虽然我称他小舅,他跟表姐却因年岁相当,倒是很好的少年玩伴),自告奋勇,要带我这个极少回门子的妹妹逛逛济南城。因为年纪小,跟他们不熟,我又是个腼腆的孩子,交流也自然少了。只记得表姐热情好客,待我很亲。如果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还能看个眼花缭乱,长长见识。可我只依稀感觉逛了一圈,除了又热又累,没有什么特别印象。从大明湖抑或趵突泉回家的路上,表姐给我买了冰棍儿,我们站在一段类似城墙的下面,他们指着高高的城墙(也可能是远处的),说是解放阁(现在查资料,当时还没建起来,应该只是城墙上的基座),也或者只是说要建解放阁,记不清了。那时大概人小个矮,感觉城墙巨高,那个“阁”好像耸入云霄了。虽然具体情节已不甚了了,但它巨大体廓投下的阴影,在暑热的下午,感觉特别清凉,因之留下一丝模糊的印象。

第二次再见解放阁,竟然已经时隔四十六七年了。去年10月,我参加在济南举办为期五天的干部专题研讨班培训,地点是省粮食大厦良友富临大酒店。入住以后听人说,此处距解放阁不远。

由于培训相对封闭,课程安排、外出考察以及晚间研讨,搞得很紧凑,没有一点空闲。但是儿时的那次经历,还是让我暗暗动了心。借着一天晚上小组研讨结束稍早,走马观花般把住宿地做了大概了解,以备不时之需。作为一个路盲,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只好走走停停问问。只说顺着小路一直走,是黑虎泉,解放阁就在黑虎泉旁边。

一路沿着黑虎泉水系行进着。当登上几级石阶,忽然一面石壁迎立眼前,正是解放阁的巨大基座。转过拐角,看到石壁一侧刻着“解放济南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面镌刻烈士的名字。循底座右转,是“解放阁”三个金色大字,再右转就是解放阁的正面了。漆黑的夜幕下,塔顶象征人民军队标志的红色五角星,在夜灯照射下,显得格外鲜红醒目。驻足,默默凝视,行注目礼,片刻,转身走下石阶。对于夜色中没能看到烈士的名字,也没能为无名烈士默默祝祷,而一直深深遗憾。

没想到,第三次的相见不仅来的如此之快,更能让我细细地用心聆听你光辉的事迹,轻轻抚触你坚毅的身躯。

今年1月,山东金融文学编委会举办“建党百年”有奖征文,以文学特有的方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我也像其他文友一样积极响应,稿件一经“山东金融文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