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杂谈红楼大观园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5/11

今天有事凑巧,去了趟北京大观园。

看表面,其实就是一个趋向破败的园子,一群处于公园状态的大爷大妈在放松。如果要把它和红楼大观园联系起来,没有贾宝玉,没有十二钗,感觉好像是满园的“刘姥姥”。

看实质,它是这个世界最接近《红楼梦》的地方。

如何理解《红楼梦》呢?在我的认知中,它大概是世界文学史的巅峰。中国文学从歌到辞到诗到词到曲到明清小说这样一个过程。红楼不仅是小说的巅峰,同样涵盖了之前所有文体,绝对意义上的旷世之作。放眼世界文学史,也只有歌德的《浮士德》等少数巨著可与之论长短。

说到曹雪芹,堪称清朝最好的诗人,仅凭其中的诗歌都足以让曹雪芹在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如果把视角拉回曹雪芹本身,在他创造如此伟大作品的时候,很多时候却在饿肚子。最后落魄而死,连准确的生卒年月都无法确认。

白居易看到李白墓地时写道: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这话形容曹雪芹也合适。

论艺术文化,曹雪芹是历史顶级,然而千秋万岁名皆在身后,生前与孤独寂寞为伴。这种境况听起来总是让人黯然神伤,但是换个角度看,酒足饭饱之后怕是也写不出《红楼梦》。

在某一个瞬间,我突然想明白,十二钗的风姿必须饿着肚子时才能塑造到那个程度。贾宝玉的形象,必须是孤独寂寞到极点且满腹才华之人才能那么去雕琢。如果曹雪芹没有生活压力,没有落魄,那么他更大的概率也许就是去烟花之地喝花酒去了。

当然落魄归落魄,人生活到曹雪芹那个程度,已经无憾。

就人生而论,其实生前差距可能有很多水分泡沫,身后功名才是实打实的。

北京大观园是与众不同的,尽管很长一段时间,它看起来类似于一个公园。但不需要太细心就能看见,它真的与众不同。大观园里的每一个阁楼或转角,都透出浓浓的文化韵味。原因很简单,当时建设这么个园子,就是为了拍摄87版《红楼梦》。那个时代的电影人身上还有很多艺术气息与美学细胞,还在试图还原原著场景。而原著本身则是集中国文化于大成者。现代的电影人身上,美学气息很淡,艺术细胞很少;更多的是商人成分。因此现代的电影越来越快餐化,艺术则越来越少。因此从大观园里,不经意间,就可以看到那代电影人的执着。当然那种执着,也是属于经典的执着。

ps之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