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元春省亲后的担忧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0/31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写贾宝玉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折射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

昨日与孩子散步,我们一起讨论《红楼梦》,她问我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的自传,曹雪芹出生在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在他十三四岁之前,他一直过着富贵至极的生活,之后家道中落,开始一生穷困潦倒的生活,《红楼梦》是他呕心沥血的一部著作,讨论《红楼梦》,自然绕不开曹雪芹的身世。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曹雪芹一生正好经历的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也正是这段经历深深的影响了曹雪芹,才有了这部旷世巨著,一直传承到了现代。

我絮絮叨叨地说着,孩子听了,说了一句让我有些哭笑不得的话,“果然富不过三代”孩子摇头晃脑地说着,这话说得太过直白,却是最真实的话,封建社会里,所有官场里的荣辱兴衰都躲不过政治的斗争,所有人不过是这场斗争下的牺牲品,哪怕贵妃元春拼尽一生只求母家平安,最终也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那年元春坐八人抬绣凤銮大轿,由宫女们呼拥进大观园,在园内转了一圈。只见园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佳木怪石竹林掩映,树上挂满各种绢花,池中有螺蚌制成的彩灯。贵妃看后觉得“太奢华靡费“。后来众人作诗,元春在看到大观园里的盛世华景时,曾作诗云:“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我想那一刻,元春的内心除了对亲情的渴望,更多的是担忧,从元春的题词来看,她的诗词并不像黛玉的诗词那般风流别致,她的诗词更显平实,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平常,元春的诗词读起来就像现在的白话文,通俗易懂,但是透过她的诗词,我们更多的能够看到元春的内心,元春希望通过诗词来提醒家人不可太过奢靡,她对家族有一种隐隐的担忧,但是她身为后宫,不能干政,她只能透过诗词提醒家人。

后来在元宵佳节那晚,众人猜谜,元春自宫里传出字谜让大家猜,元春做的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贾政一猜就知道是炮仗(爆竹),他心里想着,“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就差没说出来,这东西不吉利,后来再看其他人作的,更觉伤心,什么算盘风筝海灯的,没一个是好兆头。贵妃娘娘从她的字谜里已经在向家族透露着信息,贾政身为朝堂之人,已经隐约地感受到了风雨,而此时的贾府已经开始有颓势之像,只可惜我们那位如宝似玉的宝二爷还沉浸在莺莺燕燕的风花雪月之中,完全体会不了自己的这位贵妃大姐姐的良苦用心。

每每读到此处,我着实佩服她,可怜她,我读懂她的担忧,也知道她的无可奈何,身为贾政长女,在家是弟弟妹妹的典范,大家闺秀的清规戒律束缚着她,在她入宫之后,她又身负重任,为家族担着一份责任,在宫里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宫墙之下,伴君如伴虎,元春有一般女子所没有的隐忍,也有着一般女子所没有的坚强,身在后宫,面对这波云诡谲的宫廷生活,她要自保,也要保住家族,这份艰难可想而知。

元春入宫二十年,一直没有子嗣,这多少让人觉得不对劲,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甄嬛传》里的华妃,从来后宫里所谓的宠与不宠都只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人如此,君臣也如此。

元春省亲的那天晚上,元春几次落泪,为亲情,为自身,为家族,清泪两行,终究抵不过宫苑森森,这就是封建家族的悲哀,这就是封建女子的悲哀,哪怕贵如娘娘,也有那流不完的泪,也有那诉说不了的情,更有那日日夜夜为家族的担忧。夜晚的风夹杂着蒙蒙细雨,我与孩子走在有些萧条的街道,孩子听着我的絮叨,终究她也发出了一声叹息,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