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这些细节表明,贾政对唯一的外甥女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0/16

贾政对林黛玉虽然没有正面表示过疼爱,但从一些细节和其他故事中能佐证出,贾政对黛玉很疼爱,而且颇为欣赏。

一、林如海和贾政关系很好,折射出来当年贾政很疼爱妹妹贾敏,这种爱会延续到黛玉身上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贾雨村要到京谋复职,林如海没有托袭着爵位的职位更高的一等将军贾赦,而是托的工部员外郎贾政。

如海笑道:“……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之职,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之流。故弟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可见林家平日和贾政交往较多,这一方面说明林如海和贾政互相欣赏,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贾政和贾敏感情较深,平日里多所照应。其实这也好理解,贾政是贾母最疼的儿子,贾敏是贾母最疼的女儿,小儿子和小女儿自然有更多的时间绕在贾母膝前,两个感情更要好一些。

贾敏早逝,贾母怜黛玉孤单,接来亲自抚养。这中间也一定有贾政的意思,毕竟当时荣国府的当家人是贾政。

二、林黛玉入住的潇湘馆也是贾政喜欢的风格,在兴趣爱好上,潜意识中有相似之处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大观园落成,贾政领着一帮清客一起浏览大观园,对四处重要的院馆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贾政的第一印象已经表明了他的平生喜好和性格特点:

1.潇湘馆:

……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只见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两明一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里,又有一小门,出去却是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笑道:“这一处倒还好,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

要是天天坐在窗前读书、写诗,那是贾政梦想中的诗意人生,感性的第一认识就是非常喜欢。

2.稻香村

“倒是此处有些道理。虽系人力穿凿,却入目动心,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

贾政对稻香村的评语是“有些道理”,但“系人力穿凿”,入目只是有些动心。其喜欢程度与坐在潇湘馆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差多了。

3.衡芜苑

贾政对衡芜苑的第一印象是“此处这一所房子,无味的很。”,待步入里面看见大玲珑山石、许多异草,才只以两个字“有趣”形容,又说只是不大认识。这也与众人对宝钗的认识相一致。初次接触,不苟言笑,很是无味,待想深层次接触,虽觉有些趣味,但还是不能深层次了解。

4.怡红院

贾政到了怡红院,虽与众人细细观玩,也题诗作对,但竟然没有一句评价,唯有呵斥宝玉而已。

所以,贾政最喜欢的一种房舍还是潇湘馆。后来贾妃命众姐妹住进大观园,林黛玉也恰好看中了潇湘馆的那几杆竹子,实现了贾政没有实现的月下在窗前读书写诗的愿望。

三、贾政很欣赏林黛玉的才情。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贾府众人在凸碧堂庆中秋,史湘云和林黛玉席间开溜到了下面临水的凹晶馆去联诗。史湘云极赞凸碧馆的”凸“字和凹晶馆的”凹“字用得好,林黛玉说道:

“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

贾政当时可能虽不知哪些处是黛玉拟的,但凡黛玉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说明贾政对黛玉的用词非常欣赏,他欣赏黛玉的才情。

四、贾政对黛玉极是疼爱

有几次,宝玉和黛玉发生口角时,黛玉提到你欺负我,我就告诉舅舅去。一个小女孩受了委屈,第一个想到要告诉的人,一定是最亲近的人。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黛玉看到宝玉腮边的一粒胭脂印记,边给他擦试边说:

“你又干这些事了。干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就是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又当作奇怪事新鲜话儿去学舌讨好儿,吹到舅舅耳朵里,大家又该不得心静了。”

一句话中两次提到“舅舅”,足见和贾政的亲近。反观,整本书中,从未写黛玉如此亲切地称呼贾赦“舅舅”。

这也说明,平时贾政对黛玉极为亲切和关爱,黛玉和贾政没有距离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