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图片 >> 正文 >> 正文

贾元春得皇帝宠幸,选为凤藻宫尚书,盛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0/8

贾元春得皇帝宠幸,选为“凤藻宫尚书”,封为“贤德妃”,而且盛宠有加,让她回到贾家去探亲,在小说里,这是件大事。现实中,讲到曹雪芹的身世,他的祖父曹寅也曾四次接驾康熙,亏空了不少银两,还好康熙知道是为他用掉了,暗地里又

给补起来,所以一次接驾是不得了的花费。皇妃回家省亲,贾家要盖个大观园,盖那么大的一个花园来欢迎元妃;还到苏州去买个戏班子,特别唱戏给元妃听。元妃回来了要举行法会、念经,就特别延请了尼姑道士,在园子里盖了庙给他们住。

大观园在《红楼梦》里面,是个非常重要的象征(symbol)。“大观”,大观全局,曹雪芹从高高在上的天眼,来看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大观园里那些花花草草,那些女孩子们都是花花朵朵,以宝玉为“诸艳之冠”,马上要演出大观园的一出戏来。像天眼看着园子里的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看着这些人生命的过程。大观园也是曹雪芹心中一个理想国,宝玉的理想世界。

在大观园里,是他跟那些女孩子们最快乐的青春岁月,大观园是宝玉和这群姑娘们的儿童乐园,度过他们的青春期(adolescence)最快乐的日子。

大观园的那些意义要怎么写?又来了!我想,有好多方式可以写大观园,你可以很客观地描述潇湘馆、怡红院、稻香村……什么什么,写了个半天,恐怕读者越看越糊涂。这么大的园子全是些花花草草,怎么讲得清楚?要选一个什么角度来写,这就是一个作家的功力了。

曹雪芹选什么角度?他选了贾政。贾政带了一群他的所谓“清客”到大观园。从前,这些

大官家里,总喜欢招来一些名士、清客,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一番,贾府里也有这么一群人。贾政就带了这么一群人进园,做什么呢?中国人嘛!每个景、每个亭子要题字,题对联,题匾额,这都要有学问的,古文根底、旧诗词根底很好才行。贾政本人《四书》读得很通,他自己谦称诗词不行(恐怕也是真的),要清客来题诗,又交代把宝玉带进来。宝玉不过十几岁的小孩子,做对联什么的,那群清客比宝玉题得好得很多,为什么要宝玉呢?实际上的原因

是:元妃还没出嫁的时候,宝玉识字是她亲自教授的,她不光是姐姐,对这个小弟弟也有母亲的宠爱和责任在里头,让宝玉来题写,当然是为了取悦元妃,显显他的才。贾政也知道宝玉的才在诗词上,虽然也狠狠地骂他秾词艳诗,专门搞这套东西,很不以为然,不过这时候派上用场了。当然,这是曹雪芹的刻意安排,让宝玉上场,读者就跟着宝玉的眼光来看大观园的第一次亮相,这个意义是不同的。

宝玉看大观园,他的评论,这里好,那里不好,这里怎么样,那里怎么样,他题的那些诗词,都是他对那个地方的形容。以后,谁是大观园的主人?怡红公子。怡红院的主人,就

是大观园的园主。在大观园里,他总领群芳,所以要他来品题大观园。这些题字题词,都是宝玉对大观园的理想。

曹雪芹就是博学,什么都通,又会看病,又懂建筑,画画也懂,无事不通。所以他写个《红楼梦》也是百科全书。我去过苏州好多次,也看过那些园林好多次,曹雪芹写园林的架设,就是江南风格。大观园在南京,有许多苏州庭园的借景,大家要慢慢看、细细看。中国园林的布置,处处有讲究,植物也有讲究的。潇湘馆种什么?竹子!林黛玉的笔名叫作潇湘妃子,大家都知道娥皇女英的故事,林黛玉喜欢哭,眼泪掉在竹子上变成斑竹,斑斑点点的斑竹。潇湘馆的竹子“龙吟细细,凤尾森森”,很漂亮的。怡红院里边呢,又有海棠,又有芭蕉。海棠是红的,芭蕉是绿的,红绿对开。一红一绿,是《红楼梦》里边最常用的颜色,这些都有讲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