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庆忠古语云“爱孩子的父母比比皆是,懂父母的孩子却寥寥无几”。为此人们常常慨叹,“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亲不待”,或者说“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五儿就是红楼中这样一位“别人家的孩子!”对,也是一个最懂母亲心、一心顾家的好孩子。
那么,五儿是谁呢?
《红楼梦》第六十回写道,柳家的有个女孩儿,今年十六岁,虽是厨役之女,却生得人物与平、袭、鸳、紫相类。因她排行第五,便叫她五儿。只是素有弱疾,故没得差使。
这段话主要意思是说,五儿相貌俊秀,模样不次于平儿、袭人、紫鹃等,但先天体弱多病,在大观园没有差事,仍由母亲柳嫂子供养。像现在很多孩子一样,毕业没有找到工作,老大岁数还在啃老,这样下去肯定不是个长法。为此首要问题就是想方设法替她找个工作。
那么,她们娘俩看好了什么工作没有?
看好了,而且很有眼光,就是到怡红院给宝玉当差。因为柳家的见宝玉房中丫鬟,差轻人多,且又闻宝玉将来都要放她们,故如今要送到那里去应名。芳官曾亲口告诉五儿,怡红院屋里正经还少两个人的窝儿,并没补上:一个是小红的,琏二奶奶要了去,还没给人来;一个是坠儿的,也没补。如今再要五儿一个也不算过分。
那么,为什么说五儿是“别人家的孩子!”或者是最懂母亲心的好孩子呢?
书中写道,五儿为了争取到这份工作,曾对芳官吐露真情,“虽如此说,我却性儿急,等不得了。趁如今挑上了,头宗,给我妈争口气,也不枉养我一场;二宗,我添了月钱,家里又从容些;三宗,我开开心,只怕这病就好了。便是请大夫吃药,也省了家里的钱。”读起来让人心酸,懂事得让人心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试看,五儿努力争取这份工作,第一是便是为柳嫂子“争口气”,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柳家的这份厨役差事,看似风光。其实从旧年以来,“连姑娘带姐儿们四五十人,一日也只管要两只鸡、两只鸭子、一二十斤肉、一吊钱的菜蔬。”够做什么的?其实“连日常两顿饭还撑持不住。”探春和宝钗都知道,“如今厨房在里头,保不住屋里的人不去叨登。一盐一酱哪不是钱买的?你不给又不好,给了你又没的赔”。后来秦显的女人经过核对,查出许多亏空来,“粳米短了两担,长用米又多支了一个月的,炭也欠着额数。”这便是明证。
另外,伺候主子,哪怕是二层主子,比如司棋,稍有不周或略不经心,厨房就会被打砸洗劫,而柳家的也只能“摔碗丢盘”,“自己咕唧了一回”,并没有其他法子。
就是这样一份辛苦的厨役差事,也曾被司棋的婶子“秦显的女人”觊觎,如果不是平儿主持公道,真像凤姐说的那样“将她娘打四十板子,撵出去,永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子,立刻交给庄子上,或卖或配人。”那么她们娘俩可真的就没有活路了……
母亲的辛苦不易,母亲不得已的功利与势利,也许只有五儿最懂。
五儿努力争取这份工作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家里。她亲口说道,如果她添了月钱,挣到工资,家里就比以前更加从容些了。可见她们的家庭并不富裕,努力工作挣钱补贴家用是她的首选。你瞧,多懂事的孩子啊!
第三个目的如果她能到怡红院当差,心情一好,病就好了。但后边还跟了一句话就是“便是请大夫吃药,也省了家里的钱。”看似为自己,其实还是为家里,与第二个想法基本相同。参加工作之后就有医疗报销,别的地方不知道,最起码怡红院有这个特权。
大家不妨回过头来再审视一遍。为母亲,为家里,唯独没有为自己,这就是五儿。多懂事的孩子啊!这样的孩子又有谁人不爱呢?
也许有人会说小红也很懂事,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其实不然,小红的抢“巧宗”与“攀高枝”,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而五儿却是为母亲为家庭,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五儿优于小红之处。
那么,她们娘俩为了得到这份工作,都靠谁牵线搭桥呢?亦或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原来她们“正无路头”,可巧这柳家的是梨香院的差使,她最小意殷勤,伏侍的芳官一干人比别的干娘还好。芳官等待她也极好。如今便和芳官说了,央及芳官去和宝玉说。
可见她们娘俩在园子里也没有什么靠山,与上层也递不上话,接不上头。好在柳家的有一手高超的厨艺,除了在饮食方面取悦照顾外,也只能靠拼命的拉拢巴结、攀附献媚罢了。
趁芳官来厨房给宝玉定晚饭,柳家的极力邀请她进来逛逛,并现通开火给芳官炖茶。见芳官打趣小蝉的热糕,就将给五儿买的糕先给她吃,并任由芳官将糕掰碎了,扔着逗雀儿玩。直到见人散了才仔细询问工作的进展。
五儿是趁芳官应母亲的请求,来厨房送“玫瑰露”的机会催问。并且事后极力拉拢取悦。为报答芳官,她没有告诉母亲,将舅舅当班分得的“茯苓霜”门礼,用纸另包了一半,趁黄昏人稀之时,自己花遮柳隐的来送芳官。在回去的路上,藏躲不及,与林之孝家的撞了个正着。她词钝意虚不说,况且与母亲的话并不对榫,加之小蝉、莲花儿和几个媳妇子的挤兑挑拨,从而引起“玫瑰露”与“茯苓霜”事发。
那么,最终五儿当差怡红院办成了没有呢?
只能说是办成了,但却一波三折,结局令人意外。
芳官先是与宝玉说了,宝玉依允。可“先是因为病着,又有事”,却“没有来得及和上头说。”后来芳官又与赵姨娘吵闹耽搁了,准备“过一两天再提”。最主要的是老太妃已薨,贾母婆媳祖孙等俱每日入朝随祭,得一月光景。又送灵去一月方回。这期间凤姐病了,探春理家。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探春连平儿屋里的事都驳了两三件。
诚如芳官所言“如今正要拿人作筏子呢。寻我们屋里的事没寻着,何苦来往网里碰去?倘或说些话驳了,那时候老了,倒难再回转。且等冷一冷儿,老太太、太太心闲了,凭是天大的事,先和老的儿一说,没有不成的。”春燕也曾对五儿说“姐姐太性急了。横竖等十来日就来了。”
从上述对话可以看出,芳官与春燕这件事情办得是十分谨慎稳妥的,无可挑剔。如果贸然去被驳回,把事情办“老”了,也确实难再“回转”。不过五儿“太性急”也是可以理解的,摊上谁也都会这样的。
“玫瑰露”与“茯苓霜”事发后,林之孝家的将五儿交给上夜的人看守一夜。众媳妇抱怨,又有素日一干与柳家不睦的人,见了这般十分趁愿,都来“奚落嘲戏她”。五儿心内又气又委屈,竟无处可诉,且本来怯弱有病,这一夜思茶无茶,思水无水,思睡无衾枕,呜呜咽咽“直哭了一夜”。
后来全亏平儿干练,判冤决狱,查明真相,仗义行权。“玫瑰露”与“茯苓霜”事件水落石出,五儿清白放回。遣返陈显的女人,柳家的官复原职,照旧当差管理厨房。
按理说五儿该有个圆满的结局了,其实不然。红楼梦六十二回,宝玉委托春燕全权照顾芳官,春燕却说:“我都知道,不用你操心。但只五儿的事怎么样?”宝玉明确答道:“你和柳家的说去,明儿真叫她进来罢。等我告诉她们一声就完了。”芳官听了,也笑道:“这倒是正经事。”看来事情似乎已经完美结束。
可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却给了另外一个答案。宝玉问起五儿之事,春燕答道:“我才告诉了柳嫂子,她倒很喜欢。只是五儿那一夜受了委屈烦恼,回去又气病了,那里来得?只等好了罢。”宝玉听了,未免后悔长叹……
那么,五儿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呢?
脂评庚辰本《石头记》第七十七回写道,王夫人在驱逐晴雯之后,呵斥芳官不安分守己,成精鼓捣起来,调唆宝玉,无所不为!芳官分辩并不敢调唆什么。王夫人笑道:“你还强嘴。我且问你,前年我们往皇陵上去,是谁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丫头五儿了?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进来了,你们又连伙聚党遭害这园子呢!”
承接上回,联系此句可以看出,五儿自那次气病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好起来,也没有进园子来,最终是“短命死了”……
程高本《红楼梦》故意删除此段,将五儿复活。在七十七回后插入五儿与母亲一起探望病重的晴雯,并解救了晴雯嫂子对宝玉的骚扰。在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里,又用大幅章节对五儿进行了描述,也算是用心良苦!只是与前述故事情节不很契合,语言失意,牵强附会,五儿性格前后矛盾,判若两人!
补缀一笔,前者五儿是最理解母亲的心思,而续书作者显然是理解错了女儿的意愿!
半瓶玫瑰露,半包茯苓霜,浇灭了一个女孩子的上进心,诛杀一个懂父母、爱家庭的好孩子……
征稿:qq.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