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评点#
一天宝玉来到沁芳桥边桃树下,细读《西厢记》。一阵春风吹过,身上书上地上立刻落满桃花。宝玉怕被践踏,就兜了花瓣,轻轻倒入河里。那花瓣浮在水上,流出沁芳闸去。忽听背后有人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大观园里有条河,两岸都是花,河水似乎都沁着芳香,宝玉名之沁芳。河上有闸门,闸上的桥也叫沁芳桥。桥下流水潺潺,落花浮荡。沁芳闸桥边有大片的桃花林很浪漫,很唯美,很有仙气。
宝玉来到这里坐在一棵桃树下把那《西厢记》从头细玩。小孩子读教科书不会细玩,因为他觉得没那么好看。他看得正入神,读到落红成阵那段美妙的景致,忽然一阵风吹落桃花,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这个画面太美了。宝玉怕抖在地上会被践踏,便用衣襟兜了花瓣来至河边,轻轻倒入水中。于是花落水流红真正出现了,水面漂着花瓣流出沁芳闸去。时下有个说法叫行为艺术。宝玉这个行为多么动人,一个少年,不忍践踏落花,那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品质,那是对生命的理解和爱惜。孩子不忍踏花这个行为的感染力胜过一切大道理。青少年读了这段,定能感受到美,因为太生动形象了。
这时宝玉忽听背后有人,他猜到来人一定是黛玉,因为他们有仙缘,他们都是来自天上灵河岸边的生命,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感应。
黛玉肩着花锄、锦囊,手拿花帚。这是美术作品中和戏剧舞台上林黛玉最典型的代表形象。宝玉提议把花葬入水里。林黛玉说撂在水里不好。接着她说了那花瓣不宜水葬,应该葬入花冢的道理。黛玉希望保护生命的洁净,这是非常感人的。她认为青春是洁净的,大观园干净,沁芳河干净,而外面的世界又脏又臭。黛玉觉得大观园这是一块净土,她要在这里埋葬自己的青春。黛玉对待生命态度很绝对,也很认真。在她看来人的生命到最后也不过如此。她未尝不曾想到那花瓣化作春泥更护花。自己命运不济,悲怆无奈,可是她希望其他姐妹们好,可怜而又善良的林黛玉呀。
宝黛二人收拾了落花,埋进花冢。这是宝黛二人第一次共同葬花。《红楼梦》是写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大悲剧,全书遍布悲凉。具体到书中也不少有甜蜜。第23回这个春天就是温暖的、甜蜜的、唯美的。就连宝黛共同葬花,也并没有悲伤。它是美的,美得令人窒息;它是浪漫的,浪漫得令人咋舌。足见宝黛思想境界的新颖和高雅。她们不约而同地对自然之物一往情深,甚至把自己的命运融入其中,他们是那样陶醉,那样痴情。无论作为文学形象,还是作为一种行为艺术,他们的形象美中,都渗透着传统的审美情趣,
而黛玉痴情又胜宝玉。他们对于落花,分别采用水葬和土葬两种方式,反映了她俩因为不同的生活境遇和主体差异,而造成不同的思想性格特点和深度。认真分析宝黛葬花方式,可以发现他们身上不同的品质和人生价值观。贾宝玉体贴一切,包括落花,尤其是姐姐妹妹和所有水做骨肉的女儿们;而林黛玉设身处地,由此及彼,她可怜女儿们生的不易和死的无奈,她要为落花选择一种清净的皈依方式。她认为泥土最干净纯洁,所以要将落花埋入泥土。《红楼梦》写花就是在写女儿。大观园里的女儿好似花儿般美丽、娇弱、生命短暂。如果希望她们永远纯洁美好,就让她们永驻大观园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