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月,是古诗词中最为常见的主题和意象。它们又分别可以与春夏秋冬四季搭配起来:春花、秋月、夏风、冬雪。
时至今日,春花、秋月仍为我们所欣赏,唯有冬雪,在江南,已经越来越难寻觅踪迹。
其实南方也并非不曾下大雪(两广地区除外),小仙是湖南人,印象中小时候冬天也经常会有纷纷扬扬大雪,年的那场大雪更是让我们记忆犹新。
不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在的湖南,想要渴望一场鹅毛大雪,几乎成了奢望。想要看雪,只能越过秦岭淮河,去广阔的北方。
或者,翻开诗词,在诗词中遇见一场大雪。
No.1《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这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所著。有趣的是,这首诗写的并非北方的大雪,而是柳宗元被贬湖南永州地区时所写。
古人评价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风格时曾说:柳文似泉,韩文似潮,欧文似澜,苏文似海。意思就是说:柳宗元的文章,像是汩汩的清泉,泠然刺骨、甘冽逼人。
这首《江雪》,虽然只有寥寥二十字,但其中的萧瑟、凛冽之气,已经跃然纸上了。
No.2《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是雄壮豪迈,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无穷斗志。
No.3《雪梅二首》
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茫茫的大雪,虽然也是无穷景致,但未免单调,如果其中点缀一两支傲雪的梅花,立刻就变得生动有趣了。“踏雪寻梅”也是文人的一大雅趣。在《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众姐妹以雪花为题联诗之后,也不忘去妙玉的栊翠庵折几支梅花赏玩。
南宋诗人卢梅坡就因此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梅和雪,到底谁更值得爱呢?
诗人经过一番思索,觉得雪有雪的美,梅有梅的俏,雪、梅一体,才是冬日最美的景色,才能成就十分的诗意。这两首诗,也带有宋诗的典型特征:重点不在写景抒情,而在说理。
No.4《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写到,济南的雪都是秀气的。属于北方的济南尚且如此,更不论南方了。想要看到豪迈的漫天飞舞的大雪,需要一路向西,远赴塞外。
“燕山雪花大如席”、“瀚海阑干百丈冰”、“雪拥蓝关马不前”,北方的雪,带有三分诗意,也带有三分猛烈。
No.5《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见惯了风雪的北方人,可能没有赏雪的新鲜感和闲情逸致,更愿意猫在家里,喝酒品茶。如果能约上三两知己对酌,就更加惬意啦!没有知己的话,看见行路的客人,邀约一起品酒赏雪,也是人间乐事——只不过不要叫到提着包袱独行的道人,因为他,可能是刚刚杀过人的丘处机。
我们喜欢雪,可能是因为它的洁白无瑕,可以覆盖大地上的一切污秽,也可能是因为春天正是在厚厚的雪花下悄悄的萌芽。
当雪过天晴,我们走出户外,春天还会远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