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发展 >> 正文 >> 正文

对于这两位有名的美女,你更欣赏哪一个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0/16

萧萧语声:规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先你喜欢的人或东西,可能会渐渐不再欣赏。反之亦然。

01

如果依现代人的观点看,在古典名著《红楼梦》里,薛宝钗在恋爱上的情商,可说接近于零。但她在争取婚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情商,却远在林黛玉之上,且接近满分。对于这两位传说中的美女,在欣赏的态度上,大家历来是众说纷芸,莫衷一是。

02

有人做过调查,现在的男青年,比如说大学生,他们不少人表示自己是“拥钗派”。也就是说,如果必须要在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作为选择,他们更愿意选择薛宝钗作为女朋友或结婚对象。有意思的是,在有据可查的调查结论中,也有不少人认为,还是林黛玉更合适些。既然双方僵持不下,我们就以原著为例,来说说这个问题。

03

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这个章节里,林黛玉代宝玉作的诗,虽然不错,且被评为四首之冠。但从细节来看,黛玉好像并没有帮宝玉解围的意思,更像是她自己玩儿了一回。就整个过程而言,黛玉有点像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聪明俏皮而已。

04

而薛宝钗在这里,虽然只是提示贾宝玉改了一个字,但却索价高昂:三次严词教训。一次是,教训宝玉,诗中用“绿玉”是有意和元妃争驰;一次是,教训宝玉竟然想不起唐人钱珝的诗句;还有一次是针对宝玉称她姐姐,说自己不是他姐姐,元妃才是。其中,第二次教训,含有明显的讽刺意味。可见,宝钗把“一字之师”的权威、恩情,发挥得淋漓尽致。幸亏宝玉心理强大脾气好,否则,轻则愠怒,重则抑郁,后果不堪设想。

05

在本书第22回中,宝玉因受挫想去参禅,为防止他走火入魔,她们两人也想尽了办法加以劝阻。区别在于,黛玉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宝玉明白,自己的纠结和感悟是多余的,幼稚的。而薛宝钗,则如同两脚书橱,煞有介事、一本正经地向宝玉讲述古老的禅宗故事。从此可以看出,黛玉是少女本色,宝钗则为学究嘴脸。

06

在第25回里,贾宝玉因遭人嫉恨,且被施以巫术加害,死里逃生(贾府已经开始料理后事,棺材都准备好了)后,黛玉说了一声“阿弥陀佛”。但宝钗在这个时候,却回头看了林黛玉半天,并当众讥讽林黛玉。这个举动,实在不合情理,有违人性,全然没有恻隐之心。好像宝玉的生死,与她没有一丁点儿的关系似的。我若是贾宝玉,当时的感受,一定是毛骨悚然。

07

在书的第34回里,宝玉的屁股被打烂,卧床不起,林黛玉没有任何开导的语言,基本上就是啜泣,这是一种感同身受的疼,真正的心疼。仅有的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也都充满了关切之情,没有丝毫教训的意味。

08

而薛宝钗的态度却是,当宝玉跟自己哥哥被摆在天平的两端时,她首先要维护、要保护的并不是贾宝玉,而是自己哥哥的名声。哥哥的问题,回到家关起门来再理论;说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做到轻描淡写。宝钗的胳膊肘,里外分得很清楚。她最爱的,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男朋友、丈夫,滚一边儿去。宝玉原本是安慰的对象,但如果扯到了她哥哥薛蟠,于是,宝玉立刻就成了被批判和教训的对象。

09

另外,薛宝钗的行善有个特点:高调得扎眼。一颗小小的药丸而已,至于要自己“手里托着”送去吗?派个丫鬟送去,或者装在盒子里自己随身带去,就可以了。而且,开始时说一遍,临走再说一遍,唯恐他人不知道她送了一丸药去!即使是古代,屁股上的棒疮,也不是多么难治的病患。我不相信,堂堂贾府,请不到一个像样的医生,买不起一副有效的丸散膏丹。

10

一直以来,在贾宝玉面前,薛宝钗扮演的,不要说女朋友,连适龄的异性都不是。她是长辈,是导师,是救星;而且是封建家长式的长辈,严苛不近人情的导师,随时需要他人感恩戴德的救星。跟这样的人相处,不可能有平等的地位,不可能有心灵的自由,更不可能有轻松快乐的时光。

11

虽然薛宝钗在恋爱上的情商不高,但在争取婚姻方面,她的情商远在林黛玉之上,你看,包括贾母、王夫人在内的长辈,对贾宝玉婚姻有重要影响的元春,可能影响婚后生活的袭人,都被她搞定了。到最后,她就是如愿以偿和贾宝玉结婚了。在不讲恋爱自由、不重视爱情的时代,薛宝钗某种意义上说是个胜利者。

12

事实是,人在青少年时代,最爱的《红楼》人物是林黛玉;步入中年之后,林黛玉的位置会渐渐被薛宝钗所取代。无论是反思自身的为人处世,衡量他人的待人接物,还是出于对子女婚姻对象选择的考量,过来人都会认为,薛宝钗要明显优于林黛玉。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想来主要是实用主义的原因占上风吧。

13

人常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其实,还有一句是:中慎读《红楼》。因为经过一二十年的社会历练,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少,肩上、心中,责任很多,压力很大,往往会形成一套自以为合理有效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来自社会现实,来自切身体验。趋利避害,原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一切,却和文学的理想主义精神背道而驰。

14

文学作品所追求的纯粹、真诚、自由、境界等等品质,在当今这个经济挂帅的世界里往往是没有价值,甚至是反价值的。人到老年,人间贫富、祸福变幻见识得多了,功利心淡泊了,返璞归真,反倒比较容易理解文学名著中带有一定超前性、叛逆性的思想。文学名著之所以为文学名著,无不因为其有超前性和叛逆性。思想感情、价值观念中规中矩的作品,不但成不了名著,甚至连文学的资格都可能成问题。你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