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宁海县,有一个葛家村,当地的村民人均乡村艺术家。
这个村里的艺术,并没有放置在冷冰冰的博物馆中,相反深入乡村,有着接地气的美,活脱脱一个现实版乡村风的大观园。
村里五步一景,十步一画,一个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乡村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村里有4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村民们创作了多件艺术品,数量堪比小型博物馆,还有一家美术馆、一个手工艺坊、一个画廊,甚至还有一个叫做“鸟巢”的建筑。
这个只有人的小村庄,有正儿八经“乡建艺术家”聘书的村民就有多位。村里随便遛个弯儿,都能撞见好几个艺术家。
凭借独特的乡村风艺术,葛家村不仅一年吸引了超过3万人次的游客,还入选了年度浙江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村民自己设计搭建的竹亭
01
一个高等学府和一个村庄
这样的村子,是怎么和“高大上”的艺术搭上关系的?
往日的葛家村,村里露天粪坑、杂物垃圾随处可见,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家里不用的废旧物品随意堆放,是典型的“脏乱差”小村。
但葛家村所在的宁海县,其实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多年前,东晋道教理论家和医药学家葛洪在宁海的山野中驻足了十年,他在这里炼丹周游,写出了《抱朴子》的炼丹法术名篇,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到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开篇写下:“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徐霞客在宁海迈出了他游历山河的第一步,而5月19日——这个《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也被纪念成为了“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从宁海西门出发上天台山,写下《游天台山日记》,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篇。
到了近现代,宁海县也涌现出了诸如民国作家柔石,现代画家潘天寿等众多文学家、艺术家。
如此丰富的人文艺术资源,给了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灵感:通过文化振兴,是否可以寻找到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他跑到了远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请来了艺术学院的丛志强教授团队。
丛志强教授图源/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裘立华摄
艺术,对葛家村的村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概念。
当丛教授带着3名学生来到村里时,村民们以为和往常搞建设一样,又要花很多钱,大拆大建,甚至不少人以为他们是“搞传销的骗子”。
到村里的第一天,丛教授把村民叫到祠堂上课,用精美的PPT讲理念、说案例,但几小时过去,人越听越少。
丛教授意识到,不能靠“讲”,要靠“干”。他走村入户,问听课的村民都会干什么?有的说会砌石头,有的是木匠、竹匠,就是没有说懂艺术的。
开早餐店的村民袁小仙说,教授问我会干什么,我说会做点裁缝,做点馒头,教授说我可以搞艺术。“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
第一天施工改造,多人的村子只来了26个人。丛志强几乎是推着村民们干。
他叫上村民,就地取材,把溪坑里的石头、山上的毛竹、废弃的瓦片等,设计加工成了躺椅、树桩、围墙和风铃……村子逐渐变得漂亮了。
在丛志强团队的建议下,袁小仙在面粉里掺了水果汁、蔬菜汁,组合成五颜六色的馒头画。受此启发,她也重新踩起缝纫机,做起了绒布玩具,一步步开出了粉小仙手艺馆。
渐渐地,村民们简单地明白了啥叫艺术。面对艺术家们主导的创意,他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并不完全接受艺术家的设计。
当时,艺术家想在村里的小广场设计一把椅子,椅背设计成了两个大圆弧。但设计图一出来,村里的泥水匠和村民们就炸开了:圆弧形的靠背,像坟墓。
村民不接受,丛志强便使了个激将法:你说我们设计不行,要不你们设计一个?
泥水匠葛运答应了,他用鹅卵石垒出波浪形做成靠背,设计出远山的形状,效果备受好评。
椅子被命名为“人大椅”
村容村貌的点滴变化,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从质疑到看热闹,再到参与设计、动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改造。
第一次驻村,人大艺术学院团队前后呆了12天,改造了10户村民庭院、8个景点。葛家村为此只花了5.1万元。
以前村里也搞过建设,光设计费就是十多万,一条道路改造花了万。村民们没想到靠自己动手,才花这么点钱就有这么好的效果。
村民自己设计的电线杆花坛,样式多达11种。图源/新华每日电讯
几个月后,小村庄已有78名村民自发成立了7个设计小组,大家都抢着干设计。
02
一场艺术试验
但这场艺术改造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玩艺术,而是激发村民的动力,让村民们主动干起来。
在来到葛家村之前,丛志强教授承接了全国各地不少乡村设计项目,但这些乡村往往“艺术家来了,火了;艺术家走了,凉了”。
这种培养村民为主力的模式,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试验。这场艺术试验的核心,就是艺术专家负责指导,村民们是设计主体,通过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培养出村民的创造力,打造一支本土的艺术设计队伍。这样的理念,被丛志强称为“融合设计”。
虽然丛教授团队离开了葛家村,但葛家村“艺术化”的脚步没有停止。
许多村民都要了丛志强的电话,遇到问题随时咨询他。各个设计小组建起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