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众所周知,怡红公子贾宝玉有四大丫鬟,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她们在贾府奴仆中的地位不低,有副姑娘般的待遇,也是整部《红楼梦》中比较重要的女性形象,更是串联情节、推动故事的主要人物。
87版《红楼梦》
晴雯和袭人,都是贾母指派给宝玉房里的,她们两位性格迥异,都是宝玉所喜爱的丫鬟,又分别是黛玉和宝钗的影子,在原著中她们都是多次上回目之人,是非常关键的,所谓“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也。
麝月见证和经历了贾府的兴衰荣辱,如同一面镜子,并伴随宝玉到最后
麝月
而其中的麝月往往会被忽略,作者曹雪芹对她的用笔并不算太多,但这个人却很了不得,她是完整见证贾府兴衰荣辱的唯一丫鬟,更是最后还留在宝玉身边的人,因此她的身世命运很值得探究,围绕她身上的谜团一点也不少,她的光芒也不该被晴雯和袭人所掩盖。
麝月
麝月在《红楼梦》原著之中,经常会被跟另一位宝玉房中的丫鬟檀云相提并论,看来她们俩或许有相应的关联,在贾宝玉祭奠晴雯所写的《芙蓉女儿诔》之中,有这样一句“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这是宝玉在追忆他与晴雯、麝月、檀云一起生活的点滴故事,可惜经过曹公的多次增删,这些内容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但通过这篇诔文,我们似乎还能看到一些端倪,名字里有“云月”,可谓风雅,而麝月、檀云分别对应着镜子和梳子,都是闺阁之物,似有所指。
宝玉在麝月身后,麝月对镜,二人在镜内相视。宝玉便向镜内笑道:“满屋里就只是他磨牙。”麝月听说,忙向镜中摆手,宝玉会意。忽听唿一声帘子响,晴雯又跑进来问道:“我怎么磨牙了?咱们倒得说说。”麝月笑道:“你去你的罢,又来问人了。”
麝月
麝月在宝玉所作的诔文中对应的是镜子,而麝月在原著中的多次出现也都跟镜子有关,比如宝玉帮麝月篦头遭到晴雯奚落一回,宝玉背后说晴雯的坏话,麝月就是从镜子里看到晴雯在偷听,还对着镜子向宝玉摆手示意,这也引起了晴雯的醋意大发;似乎镜子代表的就是麝月,而《红楼梦》中曾经出现了一面神奇的镜子“风月宝鉴”,可以正反面相照,所现也截然不同,麝月好像就是那把镜子,能够照出贾府的兴衰沉浮,也见证了一众女儿的悲欢离合,更是在贾家败落后,依然留在宝玉身边伺候的人,这一点是极其难得的。
麝月性格跟袭人类似,做事稳重,为人靠谱,所以将来才会被委以重任
宝玉听了这话,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因笑道:“我在这里坐着,你放心去罢。”麝月道:“你既在这里,越发不用去了,咱们两个说话顽笑岂不好?”
麝月
麝月,在宝玉房里的存在感其实远不如晴雯和袭人,她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类型,但宝玉却都很受用,而麝月在她们两个光环之下却很容易被读者们所忽略,她的为人处事也介于袭人和晴雯之间,没有袭人那样八面玲珑,也没有晴雯那样锋芒毕露,但从宝玉说她“又是一个袭人”来看,她的性格似乎更接近于袭人,看她之后的表现也确实如此,至少在抄检大观园时期,王夫人将她和袭人划为一类,为“粗粗笨笨”的,并不是王夫人所认为的妖精狐媚一类。
王夫人道:“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
87版《红楼梦》
麝月跟袭人同属宝玉房里的四大丫鬟之列,受袭人的影响必然很深,晴雯的到处树敌,麝月是学不来的,那也不是她的风格,她做事稳重,比较妥帖,因此根据脂砚斋批语里的透露,在袭人出嫁离开贾府以后,她曾千叮咛万嘱咐,“好歹留下一个麝月”,可见袭人信任麝月,认为她跟自己一样,能够照顾好宝玉,再就是贾府大厦倾倒之后,袭人都得离开,宝玉身边还是留下了一个得力的丫鬟,那便是麝月,麝月能被选中,足以说明她的重要程度。
麝月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有好的美德和很强的能力
宝玉笑道:“咱两个作什么呢?怪没意思的,也罢了,早上你说头痒,这会子没什么事,我替你篦头罢。”麝月听了便道:“就是这样。”说着,将文具镜匣搬来,卸去钗钏,打开头发,宝玉拿了篦子替他一一的梳篦。
麝月
麝月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把好手,在某些层面上甚至超过了袭人,更是远强于晴雯,宝玉给麝月篦头,说明了在宝玉心里麝月地位很高,主子能给奴仆服务,说明这个奴仆肯定做得也很到位了,而晴雯讽刺她和宝玉有不清不楚的暧昧之事,她的处理就很高明,并没有发作,也没有解释,也让晴雯都不好意思再继续发难下去。
麝月道:“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
晴雯
宝玉因为晴雯跌坏扇子,而跟晴雯发生了争吵,后来为了哄晴雯,把扇子给她撕着玩,还抢了麝月的扇子给晴雯撕,麝月也并没有翻脸,只是一个劲地说晴雯不节俭,这里其实就很能体现麝月的美德,她不会是个不知进退、我行我素的人,这也是她性情里比晴雯讨喜的地方。
87版《红楼梦》
宝玉笑问道:“你怎不同他们顽去?”麝月道:“没有钱。”宝玉道:“床底下堆着那么些,还不够你输的?”麝月道:“都顽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那一个又病了。满屋里上头是灯,地下是火。那些老妈妈子们,老天拔地,伏侍一天,也该叫他们歇歇,小丫头子们也是伏侍了一天,这会子还不叫他们顽顽去。所以让他们都去罢,我在这里看着。”
袭人
在袭人回家之际,宝玉房里的丫鬟都出去玩了,只有麝月自觉的留在房里,并没有也忘记职责,这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老练,也难怪宝玉那么尊重她,王夫人那么认可她,袭人出嫁也得建议留下麝月,因为麝月着实乃是个靠谱之人。
麝月
晴雯因为坠儿偷了虾须镯,要把坠儿赶出贾府,坠儿的母亲不愿意,跟晴雯发生了一番争吵,也是麝月出面,而且她的话很有力度,直接把坠儿妈的发难一一都驳斥了回去,有理有据有节,坠儿妈是包藏祸心的,她指出宝玉房里的丫鬟没规矩,直呼主人的名讳,而麝月几句话就把这个矛盾巧妙化解了,显示出了她过人的口才和清晰的逻辑。
麝月便开了后门,揭起毡帘一看,果然好月色。晴雯等他出去,便欲唬他玩耍。仗着素日比别人气壮,不畏寒冷,也不披衣,只穿着小袄,便蹑手蹑脚的下了熏笼,随后出来。
87版《红楼梦》
其实,麝月跟晴雯的关系挺不错,是少有的可以包容晴雯,并且不跟晴雯计较的人,所以晴雯才能在麝月晚上出门的时候,不好好穿衣服要出去吓唬她,麝月并不生气,只是几句玩笑话就打发了,说明她们之间的友谊是很深厚的,在晴雯生病还要出头教训坠儿的时候,也是麝月有着看似埋怨实则关心的举动。
87版《红楼梦》
芳官被她的干娘何婆挤兑,晴雯直接开骂,袭人也无计可施,何婆子振振有词,又是麝月出面,她明确警告了何婆子不能在主人屋里教训女儿,更是把何婆子闹腾对于宝玉刚刚恢复的身体不利的大帽子给其扣上,直接让何婆子再不敢继续闹事了。
麝月又向婆子及众人道:“怨不得这嫂子说我们管不着他们的事,我们虽无知错管了,如今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嫂子就心伏口伏,也知道规矩了。”便回头叫小丫头子:“去把平儿给我叫来!平儿不得闲就把林大娘叫了来。”那小丫头子应了就走。
麝月
麝月办事说话都能抓住关键点,而且总能用这些婆子下人们最忌惮的事来震慑她们,何婆子后来教训自己的亲女儿春燕,又是麝月打算请出平儿和林之孝家的,让何婆子又一次老老实实的了,可以说麝月是最会利用怡红院特殊地位发挥的丫鬟,也最懂得用贾府的主人权威来制约那些行为不端的恶奴。
麝月花签为荼蘼花,说明她将见证贾府的盛极而衰,陪伴宝玉渡过困苦时光
87版《红楼梦》
在《红楼梦》非常重要的宝玉生日之宴一回,众女儿们掣花签,解花语,是作者通过妙笔向读者暗示她们命运归宿的关键章节,这回的文字也是破解很多红楼之谜的重要依据,其中麝月抽中的乃是“荼靡之花”,而群钗们掣签所得之花,基本都是其各自的象征,也隐藏着其最终的下落结局,认真参悟,是可以感知一二的,而麝月在这里掣到的荼靡花乃是最晚开之花,此花又称佛前笑,也被认为是来生之花,这荼靡花开后,花期就结束了,荼靡花开,意味着良辰美景的终结,意味着春宵梦醒,也正好印证“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红楼谶言。
87《红楼梦》
而麝月的花语是“韶华胜极”,所谓物极必反也,最后的花开绽放以后,迎来的必然是一地凋零,这美好年华的逝去,也是家族盛世的不再,作者这是在暗示贾府之败,更是点出了麝月将会见证与经历这一切,她将是饱受沧桑变幻之人,是最后还留在贾家的奴婢。
麝月便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コ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
贾宝玉
难怪宝玉要藏住花签,因为他很清楚这并不祥瑞,而麝月个人的命运也将随着贾家的获罪而如雨打浮萍一般,宝玉也将从温柔乡跌倒苦难谷底,将会在狱神庙经受前所未有的折磨,也将遭遇生离死别,即使出狱他也将十分落魄,“王孙瘦骨嶙峋”,“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那个时候的宝玉会十分可怜,而他终将“悬崖撒手”,最后摆脱红尘,而麝月应该是一直陪伴在已经沦落到社会底层的宝玉身边,直至他的遁入空门。
在《红楼梦》中,跟麝月相关的两种意象,一个是镜子,一个是荼蘼花,说明了麝月是贾府兴衰的镜鉴之人,也印证了她是贾府之败的见证人,并陪伴宝玉渡过了人生最困苦的时光。
在八十回后原稿里,袭人无奈嫁给蒋玉菡,出贾府前建议留麝月在宝玉身边
麝月
因为八十回后的原稿佚失,我们只能通过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注,结合其他古本的研究,来还原麝月的归宿下落之谜,本来她的位置是袭人的,晴雯已经离去,王夫人又私许了袭人的姨娘之位,但随着贾府的败落,一切的计划都乱了,袭人不得不离开宝玉嫁给了伶人蒋玉菡,而袭人始终放不下宝玉,所以就把宝玉托付给了麝月,并强烈建议宝玉要留下麝月,这也是袭人对宝玉爱情的表现,而麝月继承了袭人“未竟的事业”,她也将宝玉侍奉得很好,只是无奈贾府的被抄,尽可能的护宝玉之周全,应该是麝月所能做到的。
麝月
麝月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女孩,她很会说话,也能讲出重点,而且她善良并富有同情心,跟袭人、晴雯等丫鬟的关系,都可以做到交好,也能够对出身卑贱的小丫鬟施以援手,她是很好的润滑剂,也深明大义,懂进退,知分寸,能够成为宝玉身边最得力的丫鬟之一,的确是麝月本身的素养和品质所决定的。
贵族贾府的兴衰和荣辱,麝月是其镜鉴,多情儿女的归宿与结局,麝月乃为见证,正所谓“荼蘼花事了,镜里识沧桑”。
纵横点红楼系列原创文章之四十七,请大家积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