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介绍 >> 正文 >> 正文

四川阆中春节文化的大观园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5/19

四川阆中|春节文化的大观园

东西南北中,过年到阆中。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被全国名城保护专家誉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5A级风景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多项殊荣。

春节老人在阆中

春节发源地,阆中天下稀。落下闳,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因沿用秦时旧历误差太大,以致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现象,给生产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汉武帝命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组织编制新历。当时,皇家天象台历算人才奇缺,落下闳被同乡谯隆推举承担运算工作,其精确运算和“确立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日制度”,使国家历史、政治上的年度与生产、生活的年度统一起来,成就了《太初历》所制新历大大优于其他17种历法,为汉武帝采纳。元封七年(公元前年)五月,《太初历》正式颁布执行,并定此年为太初元年。《太初历》中各种天文观测数据以及各种推算数字,奠定了在世界科技史和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

落下闳创制《太初历》的成就,不仅对春节的“恒定化”起着拨乱归正、承先启后的作用,而且更为春节岁首的文化内涵作出了划时代的重大贡献。同时落下闳对奠定阆中古代天文中心的地位影响巨大,阆中人任文孙父子、周舒祖孙三代和寓居阆中的袁天纲、李淳风等天文历算人才继承了先圣落下闳科学求实的精神,继续仰观俯察进行天文、历文的研究,使阆中成为中国“天文人才辈出的灿烂星空”。因此落下闳被誉为中国的“春节老人”。年9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永久编号为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并被四川省评为首届历史名人。

如今在阆中,人们依然十分景仰这位“春节老人”,在他的故乡—桥楼乡建设有纪念庙宇和广场,而且在古城之南建设有春节文化主题公园,同时有观星楼、纪念馆,以展示其历史功绩。

如今在古城街头上经常看到穿着喜庆服装向游客赐福的“春节老人”形象装扮者。数位健康慈祥的老人身穿红色的汉服、头戴中式帽、手执竹筒或者赐福的旗幌,装扮成春节老人,迎着鞭炮声和锣鼓声,频频作揖向人们拜年,沿途给小孩子发放压岁钱的红包和赐福字,祝福吉祥。口中喊着:春又来、节又到,春节老人给大家赐福了!或者说: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古城阆中欢迎八方来宾,祝福大家春节乐游千般好,健康快乐万事成,春节老人给大家拜年了!

春节民俗的活化石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阆中年俗里,从冬月杀年猪开始就有了“年”的浓厚氛围,阆中城乡从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起,祭灶、扫尘、吃年夜饭和“坨坨肉”、守岁、烧福纸、祭拜天地祖宗、贴春联、燃放爆竹烟花、耍龙灯,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闹元宵等民俗原汁原味,盛行不衰。尤其是正月十四至十六,有放河灯、孔明灯和游百病活动,整个春节要到农历的二月二才结束。更有诸如亮花鞋、迎銮出銮、舞草龙、赶年、提灯会、巴渝舞、击鼓飘香、鞭春牛、演灯戏、牛灯、春倌说春、先圣巡春、春节老人赐福、张飞巡城、秀才赶考和民俗婚嫁等民俗文化活动,热闹非凡,堪称全国唯一。

“游百病”和“亮花鞋”民俗更是特色独具,韵味无穷。正月十六“游百病”既是阆中人的全民节日,又被列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广项目。据当地的民俗专家介绍,“游百病”是阆中独特的民俗。据史料记载,“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管乐之声,远近相闻,谓之走百病……”传说这天登高游走,会将身上的一切病灾游掉,一年四季健康通泰。“游百病”虽然是一种春节习俗,但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还有户外运动锻炼的科学性。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阆中来说标志着春节的正式结束,辛勤劳动的一年开始。这一天也是老观镇的“女人节”,当天不下地劳动,姑娘们都要穿着新衣花鞋赶场赴会,比一比谁的女红做得精细,然后大家载歌载舞,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安康幸福。“新年花开,恭喜发财。天地交泰,亮出花鞋。”随着司仪宣布今年的亮花鞋活动正式开始,在亮花台上,左花,右花,……亮花台上,姑娘一排排整齐的脚步,在亮花台上秀出自己的花鞋,最后由裁判选出“花魁“。亮花台上节目演完后,司仪、花魁、姑娘一起到老观古镇走一圈,再到广场上准备表演亮花鞋舞蹈。在年2月14日央视春晚现场,阆中春节文化民俗艺术团舞蹈《亮花鞋》压轴登场,让亿万中国人为之欢呼,有多人的宏大场面展现了阆中的千年风情,姑娘们轻移莲步,时而紧紧合住双脚,时而又像扇子一样打开,营造出足浪翻滚的视觉效果,俏皮活泼、千变万化的脚上动作让人眼花缭乱。亮花鞋这一古老习俗,阆中姑娘用美丽的绣花鞋晒出了幸福,用双脚跳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阆中的春节街头就好像进入到春节民俗的大观园,春节快到了,请到阆中来过年吧!

餐桌上腊肉飘香

阆中美食有四绝,即:白糖蒸馍、张飞牛肉、保宁醋、保宁压酒。此外,关于阆中美食,人们用这样的八大怪来概括:张飞牛肉熏黑卖,白糖蒸馍红章盖;男女吃醋不争风,窑压清酒飘四海;奉国大米做豆腐,油茶馓子赶早台;凉面套勺热臊子,出炉锅盔夹凉菜。

阆中的牛肉怎么会与张飞扯上关系呢?相传三国时期,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张飞为巴西郡太守,郡府设在阆中。世人只知张飞勇猛,只有阆中人才知道他爱民如子、治理有方。张飞在阆中驻守7年,他通晓农业与手工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来到阆中后,他就立刻开始教民务农、发展生产并且教授种桑养蚕技术。同时张将军每次在打完胜仗,煮食牛肉犒劳将士,从而士气大振,因其外观特征为“表面墨黑内心红亮”恰好和猛将张飞的形象相似,故称“张飞牛肉”。

四川人的美食以辣为主,而阆中人过年最喜欢的就是腊肉。阆中人过年吃东西最讲究什么,那就是从头到尾,圆圆满满,所以腌制腊肉成为家家户户必修课,那家熏制的腊肉好,那家腌制的腊肉味道不好成为乡亲们和街坊邻居们评头论足的对象。

阆中这种方法制作的腊肉,肉质红亮,咸鲜适度,并具有香味,酒饭皆宜。在阆中,只要你想吃腊肉,人们就可以把任何动物肉制作成腊肉制品,腊鱼、腊鸡、腊鸭、腊兔、腊牛肉、腊红薯,只要你想得出来的,就可以制作成为腊产品,入冬以后就是腌制腊肉的时节,进入冬至以后,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开始熏制腊肉,家家户户的房顶上,烟雾缭绕,处处弥漫着特别的香味,家家户户都是腊肉车间。腌制后的腊肉红亮亮的,金灿灿、油汪汪的,尤其是腊肉炖制的蔬菜和蒸饭都有一股香味。

阆中的年,有其独特的文化色彩,也有鲜明的民间传承。自年以来,阆中市已经连续多年举行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连续多年在央视展示春节民俗,春节文化IP声名鹊起。文明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节日的形式一变再变,而千年不变的春节风俗却依旧散发着团圆的期盼和亲人相聚的呼唤。年春节将至,阆中云上春博会将有央视《我们的中国梦—东西南北贺新春》——阆中民俗大荟萃、四川卫视《一拍即合》看阆中、融入双城经济圈,川渝春晚看阆中、“记忆中的年味”全球优秀春节习俗大展播活、喜迎新年·夜游阆苑、落下闳节气粮仓“东西部协作·首届线上年货节”、(虎虎生威阆中年阆中市网络春节特别节目、春节文化之乡新体验、“桥楼寻踪”春节文化论坛、“阆中年味”线上摄影展十项活动“承包”欢乐春节。我们相信阆中浓浓的年味引起各方共鸣,进一步提升“阆中年”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阆中的年,意味着春节之源,中华民族的精神在里面,中国人民的感情在里面,华夏千载的文化在里面,你和我,都在里面!

来源:南充日报

爱阆中知阆中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