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介绍 >> 正文 >> 正文

刘姥姥游大观园是贾府最充满欢声笑语的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1/14

“刘姥姥游大观园”是《红楼梦》中很重要的一个场景,从全文的基调来说,他是贾府最鼎盛,最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刻。

虽然那时候的贾府已走下坡路了,但从表面来看,刘姥姥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贾府注入了新鲜血液,把外面鲜活的生命带入贾府中,给贾府增贴了不少趣味,以及人间最真实的欢乐。

以前有儒家思想束缚着的这帮人即使笑也是端着,或者假笑,从没有像刘姥姥游大观园这次笑得如此畅快,不顾形象。

当刘姥姥说出那句“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那句时,看看这帮上流社会的人笑成啥样了:

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在桌上只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这应该是贾府的人笑得最不顾形象的一次了吧,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了。

但很明显的是,虽然刘姥姥受到了贵宾一样的接待,吃上了庄稼人一辈子都吃不起美食,可这些陪着的人里面有几个是真心呢?

很多不过是为了贾母的脸面,想逗老人家高兴;又或者太闲太闷了,如今来个乡下人逗趣,何乐不为呢?大部分人都是把刘姥姥当小丑看待的。

其中王熙凤最为明显。

王熙凤见风使舵的本领那可是一等一的,一看贾母的神情就知道贾母喜欢刘姥姥留下来,遂立刻热情邀请,着手安排。

原文是这么说的:

凤姐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说些给我们老太太听听。”

这句话也再次证实王熙凤的说话水平高超,让人一点听不出“轻视”,反而让人听了很舒服,有种被需要的感觉。

刘姥姥在贾母处吃了茶后就开始给贾母他们讲故事,把老太太们哄得高高兴兴的。

这王熙凤又适时地派人来叫刘姥姥过去用饭,用完饭,便立刻把刘姥姥送回贾母处。因为看出把刘姥姥留下来是遂了贾母心了。

所以说这凤姐察言观色的能力真是无人能及啊,不动声色地既笼络了刘姥姥的心,也把贾母安抚得妥妥贴贴的。

再说这姑娘丫鬟们也没有一个真心喜欢刘姥姥的,只不过是把她当作笑柄,取笑一番。

鸳鸯那时就对李纨几个说:“天天说外头老爷们吃饭都有一个凑趣的,拿他取笑。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清客了。”

鸳鸯的话倒是和凤姐一拍即合,凤姐立刻和鸳鸯商议如何取笑刘姥姥,让她在席上出丑。

这也就有了之后饭桌上那一幕。

这些人都拿刘姥姥做笑柄,作为他们解闷的工具,不过其中有一个人是真的敬刘姥姥,真心实意待她。

这个人便是贾母。

留刘姥姥住宿、观园

王熙凤留下刘姥姥是为了讨好贾母,贾母自然没有要讨好的人,她留下刘姥姥是真心实意的。

一是想让自己有个伴,说说话,听听乡下趣闻;二也是想让刘姥姥见识见识城里的新鲜东西。

另外老太太让刘姥姥游园,说走的时候也带点东西回去。这算是一种礼尚往来,是认下刘姥姥这门亲戚了。

看到李纨的花便叫刘姥姥过来戴

第二天他们游园时,贾母看到李纨拿了一些花,便拣了一朵大红的戴簪于鬓上。然后又立刻招呼刘姥姥过来戴花。

老太太先是自己戴了,说明老太太是喜欢这花的,并不是“己所不欲”;自己戴了后立刻招呼刘姥姥过来戴,那是真的把刘姥姥当客人,想要招呼好她。

后面凤姐给刘姥姥插了满头的花,取笑她那和老太太又不是一个境界了。

叫孙女惜春给刘姥姥作画

刘姥姥逛了一会园子,觉得好得不得了,贾母问她这园子怎么样时,刘姥姥说简直是人间仙境,以前看了那些画,觉得人间真的有这样的仙境吗?没想到到了这里,竟然比这画上的还好。

要是有人能照着这园子画一张画让她带去给家里人也瞧瞧,让他们也开开眼,便死而无憾了。

听了刘姥姥的话,贾母立刻招呼惜春,让她给刘姥姥画一副。

要不是真心待刘姥姥,怎么会使唤自己的孙女帮她做事呢,把刘姥姥的话当耳旁风,听听过,随声附和几下就好了。

之后惜春给刘姥姥话的时候就没那么情愿了,几位小姐又以取笑刘姥姥为乐,连黛玉都把刘姥姥比作母蝗虫。

赠送名贵“软烟罗”

要是赠送点瓜果、鲜花的不算什么,那么送名贵的“软烟罗”绝对表达了贾母对待刘姥姥的真心,甚至贾母把刘姥姥当贵宾对待了。

这“软烟罗”历史悠久,样色新颖,像烟雾般缥缈,很是美丽,是皇家珍品。

连见多识广的王熙凤都不知道这“软烟罗”,还是听贾母细细说来各位方明白。

这么名贵的东西,贾母一出手就给刘姥姥两匹。

可见她对刘姥姥是真的好。

贾母其实不仅对刘姥姥这样,她对所有人都是慈眉善目的,对于那些弱者更是同情爱怜,是真正的爱贫惜弱者。

之前在清虚观,王熙凤对一个跑错路的小道士又打又骂的,贾母看到了反而拉过他来,不仅给了银子,又嘱咐身边的人不要吓着他,还说他也有自己的亲人,在外面受人欺负了,他家人可不得心疼。

老太太真的是太好了,所以作者也给予她最圆满的结局,儿孙绕膝,寿终正寝。

在贾府这个乱世中,能有这结局的,也就只有贾母一人了。

-END-

你好,我是麦子,专注经典文学、名著解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