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观园 >> 大观园介绍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引发查抄大观园的绣春囊到底是谁的王

来源:大观园 时间:2022/10/22
卡泊三醇软膏价格是多少 http://pf.39.net/bdfyy/zqbdf/140219/4340676.html

绣春囊事件是《红楼梦》悬案之一,清静无暇的女儿境——大观园出现这等不堪物件,邢夫人自以为抓住了把柄,如获至宝一般封起来送给王夫人,不仅借此撕破了荣国府大房和二房的脸面,也给大观园带来一场无妄之灾。

那么绣春囊到底是谁的?其实不用着急,因为王熙凤已经告诉我们了。

绣春囊是谁的?王熙凤说的很明白

绣春囊这个东东,它不仅是刺绣版的小黄图,里面还有香料,具有不可描述的作用。

总之它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风月、劣质、粗俗、年轻小夫妻的私人用品。

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已婚人士也只能偷偷收藏,未婚的人别说佩戴,就是看一眼也是不知廉耻的行为。

尤其对大观园里的姑娘们来说,贞洁名声高于生命,一旦大观园里有绣春囊的消息传出去,众姐妹的名声尽毁,性命堪忧,贾府几辈子的老脸也都丢尽了。

所以,邢夫人对傻大姐说:别告诉人!这不是好东西。

所以,王夫人对王熙凤说:你婆婆才打发人封了这个给我瞧,把我气了个死。

所以,王熙凤这样泼辣爽利的人被冤枉时才会变了脸色,又急又愧,登时紫胀了面皮,跪下含泪哭诉。

既然绣春囊关系重大,王熙凤作为管家媳妇面对王夫人的责问,可以说是又羞愧又后怕。此刻她那聪明的大脑必然在飞速运转,准备完美的把这口黑锅甩出去,她确实也凭实力做到了。

王熙凤的回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她层层剖析,抽丝剥茧,不但为自己开脱,还令绣春囊的主人呼之欲出,她的话里包含这几个意思。

1、首先否定说自己没有这样的东西(绣春囊),因为这是个市场便宜货,就算她有类似的用品也是好的。

2、这样的东西她都在藏的很隐蔽,不会带在身上去园子里逛,否则和姐们们经常嬉闹拉扯,很容易掉出来就完了。

3、大观园内的年轻媳妇有很多,她是主子媳妇,那些和她差不多,甚至更年轻的下人媳妇都有嫌疑。

4、其它嫌疑人名单:贾赦屋里的小妾嫣红、翠云等;尤氏、贾珍的小妾佩凤、偕鸾,他们也都常到大观园里玩耍。

5、园里的丫鬟也很难多,难保都是正经人,年纪大一点的更可疑,她们有可能偷偷出去买东西,也有可能让小么儿们帮着买。

王熙凤聪明敏锐,在紧急关头思路异常清晰,这也能说明绣春囊的真正主人,我们从她的话语中就可以找到。

毕竟,谁还能比八面玲珑的管家奶奶王熙凤更了解宁荣二府的这些人呢?

我们来看看王熙凤都提到了谁:尤氏、年轻仆妇、丫鬟、贾赦的小妾们、贾珍的小妾们;

下面我们先用排除法来捋一遍:

首先,按照王熙凤所说,她不会用这样的劣质产品,同理可以排除和她同样阶层的年轻媳妇,首先排除的是尤氏,因为尤氏是贾珍的妻子,地位年龄都在王熙凤之上,不仅她可以排除,就连贾蓉的妻子也能一并去掉嫌疑。

然后贾赦的小妾嫣红、翠云等一大群可以一起排除。原因很简单,因为贾赦有一样特别的爱好,就是古玩,石呆子事件就是证明,这说明他的艺术品味不俗,他的小妾们用劣质品不能取悦他,说不定还要失宠。

第三排除的是园里的丫鬟,这个更简单,查抄大观园可不是随便翻翻,有的话早就抄出来了,可见丫头们是清白的。

剩下的就是两类人:年轻仆妇们、贾珍的小妾们。

这些人可就不太好说了,我先从嫌疑比较小的开始分析.

绣春囊是谁的?贾母说的更犀利

傻大姐捡到绣春囊的时候,正是凤姐生病,探春李纨宝钗掌家理事期间。

贾府那些看人下菜碟的仆妇婆子们,一朝脱离了凤姐的重压魔爪,个个放飞自我。她们招朋唤友,聚赌开局,赌输了撒泼耍赖,甚至大打出手,直把荣国府搅乱得如乌烟瘴气的茶楼赌坊一般。

这一段时间内,大观园门户管理有多么差劲呢?且看贾母八十大寿的那天晚上: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且说尤氏一径来至园中,只见园中正门和各处角门仍未关好,犹吊着各色彩灯,因回头命小丫头叫该班的女人。那丫鬟走入班房中,竟没一个人影。(司琪、潘又安)二人便设法,彼此里外买嘱园内婆子们,留门看道。

……忽被鸳鸯惊散,那小厮早穿花度柳,从角门出去了。

要靠这帮人看顾大观园的姑娘们,真的还不如养几条汪汪来的实在。

婆子们懈怠放肆的后果非常可怕,宝玉的丫鬟都看见了有人从墙头上跳下来,宝玉闻听借势装病。王夫人担心儿子,这才吩咐仔细搜查在园内灯笼火把折腾了一晚上,动静闹得太大,惊动了贾母。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贾母忙道:“你姑娘家,那里知道这里头的利害?你以为赌钱常事,不过怕起争端;不知夜间既耍钱,难保不不吃酒,既吃酒,就未免门户任意开锁,或买东西,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盗,什么事做不出来?况且园内你姐儿们起居所伴者,皆系丫头媳妇们,贤愚混杂。贼盗事小,倘有别事,略沾带些,关系非小!这事岂可轻恕?”

贾母不愧是荣国府老封君,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阅历不是白给的,她这一番话,将一番混乱情形以及连带的利害关系剖析的十分透彻。

如贾母所说,大观园内姑娘们身边伺候的很多年轻仆妇,贤愚混杂,如迎春奶妈的儿媳玉柱媳妇儿、鸳鸯嫂子之流,她们的公婆、丈夫大多也是府里的奴才,经常外出采买,这种市面上常见的廉价绣春囊很容易得,

她们也都很年轻,日常进出大观园频繁,不用贴身伺候姑娘们,更不会拉拉扯扯,绣春囊带在身上也不怕,说不定很多年轻仆妇都有这个。

再者,发现绣春囊的地方是山石背后,也就是晚间鸳鸯准备小解的地方。古代没有那么多公共厕所,丫头仆妇们在大观园随地小便也是常有的。

那些上夜的婆子们,通宵开局聚赌,吃吃喝喝,或买东西,或找人很可能打发自家儿媳妇跑腿,又是晚上黑灯瞎火的,人有三急嘛,悉悉索索整理衣物,不慎掉了个绣春囊也很正常。

那么绣春囊真正的主人就此尘埃落定了吗?并没有,这么多年轻媳妇,作者并没有具体明写哪一个,总不能乱猜,何况还有人的嫌疑更大,证据更多。

绣春囊是谁的?宁国府贾珍小妾佩凤是也

贾珍的小妾们之所以没能排除嫌疑,反而成为绣春囊事件嫌疑人,这都要怪贾珍。

如果说贾赦好歹还有贾母约束,不敢闹得太过分。那贾珍这个年轻的宁国府主人,就彻底放纵了,可以说是没下限,没品位,没节操。和贾琏一样都是走肾不走心,“脏的臭的”没啥讲究。

贾珍有三个年轻的妾,她们分别是佩凤、偕鸾、文花,尤其是佩凤、偕鸾书中对她们的描写不止一次,而且性格、秉性都介绍得很清楚。

第六十三回原文:可喜尤氏又带了佩凤偕鸳二妾过来游顽。这二妾亦是青年姣憨女子,不常过来的,今既入了这园,再遇见湘云、香菱、芳、蕊一干女子,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二语不错。

注意,这里作者写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其实是反话,因为下文中佩凤、偕鸳学着宝玉叫芳官“耶律雄奴”又叫错了音韵,或忘了字眼,甚至于叫出“野驴子”来,言谈举止粗俗轻浮。

佩凤说:“罢了,别替我们闹乱子,倒是叫‘野驴子’来送送。”偕鸾又说:“笑软了,怎么打呢。掉下来栽出你的黄子来。”

贾珍在宁国府中秋家宴上又让佩凤吹走紫箫助兴,佩凤吹的非常婉转动听,。

我们不难猜想,佩凤言行略显粗俗,又懂乐器,可谓色艺双全,不难猜测她应该是外头歌坊买来的。

佩凤出身风尘,有绣春囊这样的物件很合理;贾珍相好的多,佩凤需要争宠才能立足,她能用得上绣春囊;宁国府管理混乱,不管是她进贾府之前,还是进贾府之后,都是很容易获得绣春囊。

而且她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佩凤,与偕鸾的名字正好凑趣,所谓鸾凤和鸣,颠鸾倒凤,都是表示男女之事。佩是随身佩戴的意思,把颠鸾倒凤的男女戴在身上,不正是绣春囊么?

那么为什么说绣春囊是佩凤的,而不是偕鸾的呢?因为佩凤戏多呗。

就在第七十一回原文:贾母八十大寿,佩凤就跟着尤氏参加了贾母的生日宴会。林之孝家的用小茶盘托上,挨身入帘来,递给尤氏的侍妾佩凤,佩凤接了才奉与尤氏,尤氏托着走至上席。

也就是这一回,鸳鸯撞破了司棋私会的事情,紧接着就是傻大姐捡到了绣春囊。

佩凤无论是在年纪、身份、时间、地点、个人需求各方面都很符合绣春囊主人的身份。

末了,我要为历来绣春囊的嫌疑人、刚烈勇敢的司棋大丫头洗白一下:

绣春囊不是司琪的,潘又安的嫌疑都比她大

历来大家怀疑绣春囊是司琪的,理由很简单:司琪和潘又安私会是在山石旁边,傻大姐也在山石后面捡到的绣春囊,而且这两件事一前一后紧挨着发生,且都是和风月相关,也不怪惹人怀疑。

但是这个绣春囊还真不一定是司琪的,理由有这么几个:

1、司琪能当上迎春房中的首席大丫鬟,必然有她的过人之处,除了性情刚烈之外,处事稳妥干练是必备素质。假设这个绣春囊是司琪的,当天她和潘又安在山石后面私会被鸳鸯惊散,司琪非常害怕,精神高度紧张。这样的私密物件,她就算带着也不敢露出来,必然是贴身收藏,丢了也能很快发现,她肯定会立刻回去找,也就没有傻大姐的事儿了。

2、查抄大观园的时候周瑞家的在司棋箱子里搜出的那些男人鞋袜,情书说明司琪是个谨慎的人,这些与潘又安的私密物件都藏的很妥当,如果不是这样查抄,是不可能被发现的,何况是绣春囊那样的东西。

3、司琪日常需要伺候迎春饮食起居,经常也要做出许多弯腰、伸手的大动作,闲下来也会和小姐妹们一起玩闹,就如同王熙凤说的“拉拉扯扯,倘或露出来”让人看见可不是闹着玩的,撵她出去都是轻的。

所以,绣春囊应该不是司琪的,潘又安的嫌疑都比司琪大。

一来,这种外面市场上卖的劣质小物件非常符合潘又安这种底层小厮的身份;

二来,潘又安青春年少对于绣春囊的喜欢,就如同宝玉对于小黄书的钟爱没什么两样。

第三,在被鸳鸯撞破之后,潘又安火速逃往他乡。

他是怕司琪被追究,牵连自身?还是发觉了自己的绣春囊不见了,深知惹下大祸逃才之夭夭呢?

综上所述,绣春囊主人应该就是宁国府贾珍的小妾佩凤。

正是“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宁国府的绣春囊引出了荣国府查抄大观园,一家人自己内斗自败,搞得人心惶惶,不仅是贾府种种内部矛盾激化的表现,也是贾府大厦将倾的预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11.html